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6 06:52宋淑霞张征峥峥马翠卿宋小天曾瑞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免疫学硕士研究生

宋淑霞,张征峥峥,马翠卿,宋小天,曾瑞红

(河北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河北石家庄 050017)

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具有强大的理论性、系统性及广泛的应用性[1,2]。科研意识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课程的学习是培养研究生形成多维度及独立思考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为后期研究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2]。医学免疫学作为渗透到多学科的基础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学免疫学教学作为我校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20学时),每年都有近100人次的基础医学、药学及预防医学的硕士研究生选修该课程。选修医学免疫学的硕士研究生一般有一定的免疫学基础,但不同研究生对免疫学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再加上受到授课学时的限制,研究生免疫学授课有一定的难度。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课程应立足于让研究生掌握免疫学主要知识点的研究现状,了解相关知识点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发展趋势,且应体现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因此,为了达到授课目标,我们对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授课形式及内容进行探索,并在研究生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1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授课模式与内容

本校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授课选用了曹雪涛院士主编的《医学免疫学》作为参考教材,在授课过程中,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补充了近3年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将授课过程分为3个模块。

模块1:传统教学部分。授课12学时,授课内容:“抗原与疫苗”、“抗体与抗体工程”、“补体”及“细胞因子与临床”、“感染免疫与黏膜免疫”、“新型固有免疫细胞及固有免疫”、“免疫记忆”。

模块2:专题讨论部分,共8个学时,分4个研究领域,即“固有免疫记忆与炎症反应”、“肿瘤免疫治疗”、“代谢性障碍或疾病与免疫”、“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授课教师提前对每个研究领域提出4个问题作为研讨课的“题库”,请同学们针对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模块3:同学们自主学习。为了让同学们能尽快对以前所学医学免疫学的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与硕士阶段免疫学课程进行衔接,请同学们课下通过本教研室开设的慕课在线上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部分:由授课教师主讲,课后给同学们留1~2个思考题,如“治疗性疫苗研究新进展”、“训练免疫发生机制”、“ILC3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等,写800字左右的小综述作为考核的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

专题讨论部分:将选修本课的研究生分为16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题库”中的问题,课下查阅文献、准备PPT,每个小组汇报15分钟,讨论10分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控制讨论的节奏,并及时引导,如在针对“肿瘤免疫治疗”研究领域的“CAR-T细胞治疗”进行讨论时,授课教师提出“抗PD-1抑制剂能否促进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在CAR-T治疗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耐药”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打开思维的大门。在讨论课上,有些拓展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的,鼓励学生课下查找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特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兴趣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求同学们将所汇报内容进行总结,写成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讨论课纳入考核,占总成绩的70%。

2 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授课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在2018级及2019级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课程中采用了上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授课结束时及结课后1年,分别对选修本课的201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调查问卷。授课结束时及结课1年后,分别有86%及92%的同学对该课授课模式及授课内容感到满意。尤其是已经进入实验室、开始进行毕业课题研究的同学认为,医学免疫学的专题讨论模块,对提高自主学习及文献查阅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对尽快融入科研团队、理解科研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对培养团队合作与交流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考核方式,授课结束时及结课1年后,分别有25%和20%的同学认为考核压力较大。这部分同学认为,已经习惯了闭卷考试,对开放型的考试方式有些抵触。实际上,这个结果可能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同学对“研讨问题”不感兴趣或对相关的知识点较陌生。虽然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符合研究生教学的需要,但我们深知授课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精炼,研讨的“问题”也需要紧跟免疫学发展,适应非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需求”。

3 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授课的思考

本教研室录制的慕课,重点突出、短小精悍、图文并茂,非常有利于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后续课程的衔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对于研究生授课内容也可以录制慕课,利用课上课下结合的方式,将非常有利于研究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免疫学知识, 有利于授课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介绍免疫学前沿与热点问题及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问题。所以,教学改革没有终点,在教法上要尽量挖掘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好网上教学优势,提高研究生学习的乐趣。

在传统授课方面,受到教学学时的限制,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在简要介绍知识点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重点介绍相关知识点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与临床相关的问题。如在介绍“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一章时,首先介绍新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s)的分类、功能特点及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重点关注该细胞在过敏性哮喘、糖尿病及炎性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授课结束后,让同学们课下思考“为什么低剂量IL-2可以治疗IBD,其机制是怎样的?”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ILC3可通过分泌低水平的IL-2诱导Treg细胞分化,从而调节Th1及Th17的活性,给予外源性的低剂量IL-2可以治疗IBD及某些自身免疫病。通过传统授课内容,让研究生了解医学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科学问题,对其开展科研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传统授课方法虽然最简单,但授课内容对授课效果及实用性至关重要,授课内容的优化是核心问题。我们的体会是,研究生授课内容既要与本科生的免疫学知识有衔接,又要有一定的高度、深度,同时,还要结合临床问题,才能更好的被同学们接受。

研讨式授课模块中,授课教师给出的讨论问题,是在对本校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调研后设计的,讨论问题覆盖面较广,紧跟研究前沿热点问题,且多数属于跨学科的交叉问题。当然,专题讨论的问题应与时俱进,并尽可能接近非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故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对硕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调研,设计出更好的、吸引同学进行探索的“问题”。

总之,多种教学方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综合应用的观点越来越受到重视[3-5],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教学内容多、重点难点多、临床应用广的硕士研究生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正如王珍等[6]所说,免疫学发展日新月异,授课教师必须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逐步建立适合本校研究生需求的授课模式,以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免疫学硕士研究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