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东华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片文章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抓住文中叙事艺术特色进行详细的分析,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的深入性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艺术特色
教师在进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具体教学中,需要将重点放在小说的艺术特色上。在其他高中语文文本中,这是难以体现的重要特点。基于此,需要不断呈现听觉对小说中小物件的把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与艺术素养。
对听觉方式的妥善应用
施耐庵在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听觉描写方面,同时采纳了两种描写方式进行:“模糊化”、“清晰化”,通过结合两种描写方式,给予读者不一样的阅读感受[1]。主要原因体现在,文章的叙事特色能够与文中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完全结合。这也是作者在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进行创作时的主观呈现,同时也是读者对小说阅读固有的相关需求。例如,在山神庙前,作者为了将故事带入高潮部分,以对听觉的特殊描写进行。如“……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基于此,当陆谦等人在将草料场烧毁后,无法进入山神庙,只能够在庙门口进行交流,而林冲能够清晰的听到他们的谈话内容,而在此时的听与在酒店时的听觉体现方式中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两种分别呈现为上次听的模糊、这次听的清楚,即便这次听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依然能够对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恍然大悟高太尉会将自己置于死地。而金圣叹作为古典文学家评论家,在此处所给予批评为“看着分明,声声不漏”。这也是作者能够熟练的应用听觉描写。通过这一次的听使林冲改变了以前的做法,从而成为造反英雄的纯熟境界。
对平常物件的细致呼应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生活化的场景。《水浒传》作为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虽然部分内容具有十分浪漫的色彩,但是仍具有强烈的生活化特征。基于此我们需要对小说中对现实生活的关照格外关注[2]。在小说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在故事中可能不够引人注目,但是却并不是完全没有作用。部分物件事对故事情节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也可以对故事中人物的刻画进行完善。例如,在《红楼梦》这一经典作品中,所提到的金锁与麒麟都是较为平凡的物件,但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成为了重要、不可缺少的一种物件。同样在《水浒传》中,林冲之妻在被高衙内玷污之后,林冲拿起尖刀去找陆谦。由此可知,每一次林冲在怒火时都会带着尖刀。通过这一表现,能够感受到林冲的人物性格。
对巧合情节的合理安排
在古典小说中,通常对巧合情节都十分注重,例如《水浒传》中,能够呈现出情景的巧合行,还能够更加深入的刻画人物形象,在表达历史意义方面也具有与其他表现手法不同的探索[3]。基于此,可以说明所谓的情节“巧合”的存在是具备了较为深刻的文化根源。在小说中,巧合情节除了对听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意外,还有以下几点作用,其一,能够对情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二是能够在故事情节中快速引入新出现的角色;其三,能够为下文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做好伏笔。其四,能够在听众读者心理中呈现出一种良好的体验感。
例如,将林冲发配到沧州后,遇到了熟人李小二,而陸谦等人此时也到达了沧州,李小二偶然偷听到他们在密谋[4]。过了几天,林冲买酒时住处被压倒,而林冲到古庙中居住又碰到了仇人。文中出现多次巧合事件,但是每一次巧合都作为故事的节点,并进而成为看点,十分吸引听众读者。在《水浒传》这一作品中,作者的写作手法独具匠心,处处相照应。体现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代表作具有清晰的层次感,每一环节都紧紧相扣,通过不同小物件的呼应,促进听觉艺术特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作品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详细讲解促进学生对叙事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通过听觉艺术所具备的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此篇作品中所呈现的结构周密无间的效果,更加体会作者作品的中心思想,促进学生对作品特色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童志国.指向学情中心的阅读教学实践——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20(9):30-36,43.
[2]赖华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与"火"[J].语文课内外,2020(29):1.
[3]戴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陆谦形象的艺术功能发覆[J].语文建设,2020(23):46-50.
[4]詹丹.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两次偷听[J].语文学习,2020(5):61-64.
[5]林丹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叙事视角初探[J].语文课内外,20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