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共鸣与情感的共振

2021-03-25 20:48马晓菲
江苏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

马晓菲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感知;共感联觉

感觉是大脑在刺激作用下对身体各感官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我们身体的表面;另一类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等,这类感觉的感受器位于内部器官的表面,如肌肉、呼吸道等。同一类感觉中的某一感官受到刺激或兴奋并扩散到另一感官的体验,我们称之为共感;而第一类感觉通道受到外界的刺激并引起第二类感觉通道的体验,这种现象叫联觉。如听到振奋人心的音乐时,我们不禁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这一过程既有听觉享受,又有动觉体验。

共感联觉,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当刺激一种感官时,它会自动地反馈并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感官通道,这是一种能够跨越单一感官知觉的非凡体验,是感觉经验的组合;同时,这又是超越这两类感觉之外的另一种感觉。将艺术的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以听觉感官为基础,强调身体参与、互动,充分发挥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的联动,让体验者不仅仅用一种方式来感受音乐,便可称为多感觉的联动。

体验幸福要以审美素养为基础,而我们的审美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人的感性素养。通过共感联觉的审美效应,可以把感受音乐变成一种感受幸福的方式,让人在叩击心灵的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体验。

一、共感联觉的审美功能

(一)人类的刚需

音乐是人类审美需要的产物。有研究表明,出生后6~8个月的婴儿就会产生音乐审美需求。以笔者儿子的成长经历为例,当他只有8个月的时候,每次哭闹,笔者只要唱欢快的歌曲,他便会停止哭闹,并和笔者一起随着音律舞动小手,并且还会自觉地跟着节拍点头。当笔者停下歌声,他随即又哭闹起来,再唱,他马上又把小手舞起来。而当他12个月的时候,笔者又发现一件更好玩的事情:每当笔者深情地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他的脸上马上会转为哭泣的表情;当笔者唱起《数鸭子》这首欢快的歌曲时,他会兴奋地眯着眼睛,举起手和笔者一起互动。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学者格雷格·鄧恩说出了其中的奥秘:听音乐时,大脑的各个区域会开始有触动;当你演奏音乐之时,这个触动开始越来越多;当你创造音乐时,触动就像焰火一样喷射出来。所以,音乐对大脑各个功能区域的作用比别的单一的学科要更加全面,因为运用到的感官区域特别多。如演奏钢琴,既要用眼睛看乐谱(视觉),又要用耳朵听琴声(听觉),双手还要弹琴(触觉和动觉),嘴巴还要唱音符(动觉),且脚还要踩踏板(触觉、动觉)。这一过程表明演奏者整个大脑的各个功能区域都在活动,这可以有效培养儿童的记忆力、专注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行为能力以及音乐的情绪控制力等。因此,共感联觉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

(二)人类的本能

人在通过音乐感受进行学习与创作时,会本能地通过胼胝体将左右脑连接起来,使得大脑更好地发育。大脑有左右两个皮质层,分别掌管着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域。顶叶主要负责人的触觉、味觉等,颞叶主要处理听觉、记忆和情感信息,枕叶主要负责视觉,额叶负责管理思维、个体需求等。人的大脑皮层是由一个个神经元细胞构成的。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就是看其大脑神经元细胞的联结是否丰富。当我们在聆听音乐时,人的神经元细胞会自动开始触动。通过音乐对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刺激,将触觉、听觉、视觉、动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联结,能够更好地促进人脑发育。大家都知道,儿童在长身高的时候,要多运动,增长骨骼肌肉。那么,当大脑发育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答案是学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创造。创造需要动脑,不仅要把学习的知识吸收进去,还要把学到的知识经过思考消化再反馈出来,这是大脑最高级别的调动。这个过程会不断刺激大脑,促进神经元细胞触动、联结、生长。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听到摇滚音乐响起,整个人就会立刻兴奋、心潮澎湃;听到柔美而典雅的音乐,马上会安静、轻松下来。可见,共感联觉不仅是人的基本需要,更是人的生理本能。

二、共感联觉的审美特性

(一)官能性——声音先于符号

有研究表明,胎儿在15周~20周就开始发育听力,大约24 周~28周可以听见一些声音,但那时还在发育期,所以听得不是很清楚。往后,随着听力器官逐渐发育,出生后的婴儿虽然看不见,但是听得到。当杆状细胞开始凸显,先看到黑白,接着,细胞慢慢开始发育,会感受到色彩。由此可见,先耳聪后目明,故基于共感联觉的教学应以听觉感官为核心,经由音乐刺激大脑各机能,引起另一种或另几种感官的感觉经验,虽然教学的形式可以变换,但核心基础不变。

(二)实践性——感知先于认知

美国音乐教育家爱里奥特曾说:“对儿童来说,游戏本身即是一种学习,将游戏运用于音乐教育中,能让音乐学习不再枯燥沉闷,使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之下,快乐自信地学习音乐。”通过游戏的学习,学生的印象最深刻,因为那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游戏带入课堂,和学生一起玩,让学生多感觉联动,让学习游戏化,让教学多元化。

(三)参与性——体验先于发现

儿童自由自在地在音乐的世界中获得的官能享受,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感觉经验。因此,让儿童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参与性是至关重要的,由此会激发其自觉深入探索音乐审美的灵感。这样的过程实际上给了儿童最好的礼物,那便是教给他们如何去学习、运用、创造。这样的课堂,学生不再乏味、沉闷,因为他们一直在不断地体验、思考,而不仅仅是接受教师的想法,体验教师的体验。这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四)创造性——探索先于反思

儿童天生喜欢探索世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通过课堂中多感官联动、交互和沉浸式的体验,学生会主动探索,发现新鲜事物,收获新的体验,从而增进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我们可以在课堂中邀请学生去探索、创造,然后引导他们在小组、集体中分享并反思自己的成果。教学应遵循从感知到体验,再从认知到理解,最后由反思到创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获得对音乐的实践体验,发展即兴创造能力并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由此,学生的学习会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音乐与生活,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三、基于共感联觉的音乐教学

我们常说,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可是他们在看动画、玩手机的时候,为什么能如此专注?这不禁引人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保持注意力。其实,学习并不一定都是枯燥的,关键是教学方法要运用得当。

(一)巧用音乐形态:点和线

音乐的形态有强、弱、高、低、快、慢、长、短、连、断……从本质上说,这些基本元素从古至今都未改变,变化的只是它们的形态。

1. 形态各异的点。

点是指单个音符。每个音符都有自己的情感:开心、兴奋、悲伤……如果音符都一个样,那么演奏的音乐就会很相似,缺少灵动。于是,作曲家要努力让同一个音符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让欣赏者感受到的点更加丰富多彩。

玩转力度变化。图1中的点,大小一样,均匀排列。很明显,它们呈现的音乐强弱是一致的。图2中的点有大有小,说明音乐的力度有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点来引导学生创造出不一样的音乐,不同的强弱对比。反之,亦可在听到有力度变化的音乐时,用形态不同的点来表现。

玩转长短节奏。比如四个点表示一样的时值节奏,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食物来念?生日蛋糕、红烧牛肉;三个字:汉堡包、冰激凌;两个字:饼干、比萨;一个字:糖、面等(见下页图3)。这些有趣的音乐节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朗朗上口,非常易学。

玩转和声织体。当学生都熟悉了这些有趣的节奏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展分组游戏。比如:一边负责叫卖一个字的食物,另一边负责大声说两个字的节奏。于是二声部的节奏练习就组成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简单的音高、强弱变化。此时,叠加的层次就会显得非常有和声感。

2. 千变万化的线。

将千万个点串联起来,就变成了线。在音乐中,我们称一条条线为乐句,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乐段。这些线条有高、有低,有曲、有直。当千变万化的线条组成了有音乐性的乐句时,音乐的旋律线也就随即产生。

玩转旋律高低。音乐作品都由高高低低的音符组成。当同音进行时,我们就会看到图4中的直线行径。当我们把有高有低的音符,用线连起来后,就会出现图4中有起有伏的旋律线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带着学生一起用“呜”哼鸣,沿着不同的线条,创造出完全不一样的乐句。

玩转长短节奏及和声。“XX X”和“X XX”是很多学生经常会混淆的两个节奏,特别是低年级。针对这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这些童谣式的念白,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非常好玩有趣,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再如:不同颜色、长短的线条可以这样玩(见图5):师生合作,教师先用第一、三行线条作第一声部,唱“呜”,学生用二、四行线条作第二声部,唱“哈”。当师生同时哼鸣,我们就会听到两个声部的叠加。这样的教学,要比直接让学生自己看着音符学唱更有趣味性。

玩转旋律高低、速度快慢。运用人声,带着学生用“呜”哼鸣,一条旋律线条就出现了。随着它的高低起伏、疏密节奏,可以哼出有音律变化和快慢不同的“呜”。当然,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运用到音乐欣赏中,依据这些千变万化的线来表现作品中的旋律变化。

(二)当点遇到线——玩转共感联觉体验

1. 将抽象的音符,变成有趣的音画。

共感联觉体验的核心是以听觉为基础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学生画音符,而是先让学生用耳朵听,然后再用点和线表现音乐。当点比较密集时,便代表这里听到的音乐又短又快;当线条画长的时候,即代表这里的声音是长和连贯的。这样的活动,会让儿童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学。

再来看,当点、线、休止符,上了五线谱之后,又会呈现怎样的音乐呢?这时音高、旋律、乐句就出现了(见下页图6)。如果我们把乐谱用图谱表示,就变成了一幅可视的音画。学生会觉得在读谱的时候非常好玩,同时对音乐的形态也会概念化。

将音乐进行视觉化处理,是最常见的共感体验。此时,音乐审美过程可以转化为音画欣赏过程,听觉体验可以转化为视觉体验。这一过程能促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由此还能发展他们的表达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审美能力。

2. 将抽象的音符,变成好玩的律动。

身体律动是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之一。它体现着“此时此刻”的情绪,并与一个人的共感联觉体验紧密相关。因此,儿童可以通过身体律动感知自己作为能动性的、感性的,且处于思考状态的个体而存在,我动故我在,我在故我动。在欣赏音乐《星星波尔卡》时,有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起了快乐的身体律动。这是一首三段体的乐曲。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A段大家跟着音乐一起左右踏节奏,B段的时候学生听出了变化,要求往中心点先进再退,当听到XX X节奏反复出现的时候,便是进入了C部分,大家自觉地利用身体,有的互相击掌,有的拍手拍腿,玩得不亦乐乎。接着教师给这首音乐又设计了一个手指操,在XX X节奏出现的时候,特别强调手指的律动。反复聆听律动充分调动了儿童的听觉、视觉、动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体验,使他们完全沉浸在美好的音乐节拍里。

3. 将抽象的音符,变成生动的乐器。

还是以点、线为例,当加入节奏乐器后,我们会听到音乐是有层次的,声部是堆叠上来的。

如图7,第一条表现的音乐形态应该是相同的节拍,均匀的节奏、一样的强弱、不变的音高,我们可以选用响板或双响筒;第二条直线应该是想表现一个长音,我们可以用碰铃、木琴敲击,甚至用人声唱一个音高并用延音来表现;第三个音乐形态,明显有了强弱变化;第四个高低起伏的线条,我们可以带学生玩一个声音游戏,用“呜”哼鸣表现音的高低变化;第五个、第六个图谱所表现的音乐形态明显较上面四个更为丰富,有强弱变化,有音律的起伏,还有节奏的改变。对此,线条出现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发出高低连贯声音的乐器,如竖笛,而点状的我们可以用打击乐器,如三角铁、木鱼等。带学生玩这样的声音游戏,笔者认为,没有一个学生会抗拒。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逐渐了解音乐的特性,并激发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要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结合,要遵循儿童的天性。借助共感联觉体验,可以让儿童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当他们被培养了听、唱、奏、讀、写、动、创、赏等这么多审美能力之后,慢慢就会形成一种鉴赏能力,会喜欢探索一些新的事物,会主动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