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生长就是“向着一个后来的结果,逐渐向前发展的运动”。儿童,始终处于这样的生长中。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儿童的生长,也即促进每个儿童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生长。教育是否获得成功,重点看它是满足还是扼杀了儿童持续成长的欲望和需求,是拓展还是缩减了儿童的人生可能性和选择性。
一百个儿童,一百种样子。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的影响,儿童有了不一样的表情、不一样的动作、不一样的想法……也就会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生活和不一样的生长样态。基于以上理解,我们进行了“生长性”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研究,将“儿童本身具有生长的需要和能力”纳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视域,坚持“以生命为本,以生趣为翼,以生活为源”的整体思路来设计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引领教师在课堂教学、学科拓展、特色活动中,根据儿童的经驗、需要和能力来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创设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提升师生的言语世界、思维视界和精神境界,进而唤醒师生“沉睡的潜能”,创造“可能的未来”。
本期专题,着重从理性认识、实施路径、操作样态等方面,呈现课程建构和实施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以及不同学科实践和操作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由于受学识、资源、研究能力等的制约,肯定还有不少地方有待进一步考证或调整,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