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学习是高中生较为常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对科目多、任务重的日常学习生活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文章将以合作学习为重点,从该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及相应效果两方面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一、 引言
高中生物教学注重知行合一,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为达到此教学目的,需要课堂内的所有学生均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不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利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完成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势在必行。
二、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化策略
(一)注重差异性分配
差异性分配是小组成员分配时所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较差的分配结果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合作学习效果,而且有可能引起学生间的矛盾,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因此要在进行成员分配时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差异、学习能力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等,尽量做到以强带弱、能力互补、性别平均,例如成绩较好与较差的学生搭配、理论知识扎实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搭配等,在增强小组综合能力的同时避免矛盾冲突。需要注意的是,为提升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成员分配时要给予学生一定自主选择权,但不可完全由学生自主成组,避免学生完全根据成员关系进行组合,削弱合作学习效果。
另外,在合作小组划分完成后,要由教师以各小组的学习特点与短板为基础为各小组分别布置不同学习任务,再由组内成员自行分配成员角色,使每位成员均能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促进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可在学生小组推举出小组长后再进行成员角色分配,包括记录员、操作员、总结员等,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此次生物实验,以此为学生提供能力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主体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以来我国各阶段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之一。在此理念要求下,教师要找准自身定位,既不可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为教学活动主体的角色定位,也不可彻底退为旁观者,而是要以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当中。对此,教师首先要随时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状态,包括成员分工情况、合作进度及学习质量等,当发现学习进度长时间停滞不前、成员分工不合理等现象时要及时介入并加以指导,帮助学习活动继续进行;其次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实现对于生物学科难题的合作探究,当出现思路偏差、观点不同时,教师也要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探寻错误思路的产生根源,从根本入手纠正错误;最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纠错,此为学习成果正确性的最后一道保障,教师要在课堂最后留出一部分时间对各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查漏补缺,使合作成果达到最优。
(三)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通过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學生间的竞争、合作与意见交流,唯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以上元素达到最优效果,而沉闷且压抑的课堂氛围则会使学生不敢进行观点表达与合作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提升课堂引入环节的趣味性,利用部分生活情景进行学习内容引入;其次要注重自身教学态度,要亲切、和蔼,拉近师生间距离;最后则要对各小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此提升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另外,由于合作学习必定存在讨论与争辩,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质量,还要加强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力度,通过行为礼节、讨论礼仪的日常性渗透及教师在噪声过大时的临时干预双重手段控制学生的谈论音量,且对部分“问题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着重改善其学习态度。
(四)设计合理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的最终教学成果评定需要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行判定。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机制能够激起学生的合作欲望与竞争欲望,有利于学生以更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高中生物学科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完成学习目标的高标准实现。具体而言,评价机制包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是教师评价,由教师从专业角度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且评价要以正向为主、查缺补漏为辅,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第二是小组自评,由小组代表对本组表现进行评价,要以中肯、客观为标准;第三是小组互评,同样要注重评价客观性,互评优势为从旁观角度观看小组学习与小组自评的关注点不同,能够发现更多学习过程缺陷,有助于学习质量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章为例,在本章内容学习过程中,可在教师完成对基本授课内容的讲解后,由各小组分别进行细胞模型制作,并将成品按顺序进行展示,再由教师、小组自身及其他小组分别给出评分,并说出评分理由,包括模型制作亮点与不足,如颜色选择、各组成部分占比、模型完成速度、各成员参与度等,最后将评分累计相加,阶段时间内得分最高的小组可获得文具等奖励。
三、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提升课堂活跃度
由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理论性与专业性较强,所以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不自信、害怕问题回答错误被其他同学嘲笑而不敢回答问题,造成课堂氛围死气沉沉、仅由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出现。而在生物课堂完成对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后,教师每抛出一个难点问题后均会给学生小组3~5分钟左右的探讨时间,经过组内成员的共同分析与互相肯定,学生基本都会对自己的答案具有充足自信,从而提升回答问题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主动举手回答教师问题,课堂活跃度由此提升。
(二)提升背诵效率
高中生物学科偏文,具有背诵量大且知识点相似容易混淆、逻辑规律难以理解等特点,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以往学生单打独斗的背诵模式,以小组成员间互相扶持、互相鼓励、互相提问等方式进行背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短期记忆,同时,小组内成员还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特点完成对以往知识点的复习性、考核性背诵,以此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点的长期记忆。例如在教师完成对某单元课程的讲解后,小组内成员通过同伴合作背诵及周期性提问的方式,往往能够提升背诵效率、缩短同数量知识点的背诵所需时间,并加深对于知识点间逻辑关系的理解深度。
(三)培养竞争意识
高中生物学科的合作学习模式会将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在讨论问题时,小组内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分歧,且各小组间也同样会出现此类情况,竞争意识由此产生。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意识已经成为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因素之一,学生在学校培养出竞争意识,势必会在其未来发展道路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间的意見交流与观点争辩、成果比拼与积极进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不甘落于人后的竞争意识,从而实现对学生竞争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将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其中所产生的分歧也可以一起讨论,并以讨论结果与教师相交流,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以合作探究方式得出的问题答案,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记忆、促进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程度加深,而且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友好合作的关系建立,另外学生们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长处、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降低学习难度
传统的生物学习以教师统一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以及自我风格的培养,使学生缺乏自我观点的表达能力,基于此,学生往往会在学习中表现出学习困难、羞于向教师请教问题等现象。而通过合作学习,利用学生间平等的身份关系、相互尊重的和谐态度,能够实现学习方面的互帮互助,缓解学习困难无从解决的尴尬局面。同时在合作中,学生不再是单独个体,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学科内容学习,此举有利于学生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并增加解决学科难题的固定渠道,使学习难度大大降低。
(六)激发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也是我国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正能够激发我国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生物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新理念的贯彻,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断利用创新思想完成对疑难问题的解答,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性格特征、学习特点基本定型,且具有一定差异性,使得其思维方式和理解问题的方向也都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合作学习模拟下,可利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同角度想法的相互佐证,对学生思维方式产生启发,从而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
四、 总结
总而言之,通过对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广大高中生物教师提高合作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并结合上述应用优化策略不断完善合作教学模式,使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常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晶.关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106.
[2]张莹,高聪.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0):204.
[3]董洁.高中生物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93-94.
作者简介:
蔚甜,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