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贤
摘要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在系列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中,形成了研学旅行与学科融合的基本策略。在资源转化策略上,注重分析资源特点,明确核心价值;筛选、盘整资源,确定研学点。在学科融合策略上,注重主题切入,以少胜多;做好研学内容与学科课程的横向统整和纵向统整。在活动实施策略上,基于学科融合设计教学方案和学生研学手册。
关键词 研学旅行;学科融合;素材性资源;教学性资源;研学手册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2-0047-03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成部分,它天然具有综合性、多学科融合的特性,成为当下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和课程改革新的生长点。但从各地实施的现状看,研学旅行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只旅不学,研学味不足”“缺乏系统规划,课程性不够”“缺乏跨学科设计和操作意识,学科课程融合度不高”等。
基于此,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从最初将传统春秋游活动改进、迭代,走向利用地域资源开发基于学科融合的研学旅行系列课程,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路径,保障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和常态推进,同时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带动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本文仅以“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为例,介绍我校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相关策略。
资源的取舍、使用和规划,是开展研学旅行的首要工作。我们的思路是:将基地(场景)的素材性资源转化为教学性资源,主要策略为全面梳理,把握核心,择点而用。具体操作流程包括如下方面:全面梳理基地(场景)素材性资源,多角度分析资源的特点和文化价值;从学生年段的适宜性、资源的价值性、融合学科的匹配性等角度,确定地域资源的筛选原则和资源盘整维度;择点而用,确定研学点和研学专题。
笔者仅以我们开发的“浙东唐诗之路”研修旅行项目为例阐述这一策略。
首先,具体分析路线中的资源特点,明确其核心价值。绵延250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其山水之美,令无数文人骚客探幽寻隐,览胜觅踪;人文之丰,融合儒学、佛学、诗歌、书法、茶道、戏曲、雕刻、民俗、方言、神话传说等,关涉汉语文化的元素俯首可拾;唐诗之多,450多位唐朝诗人到过此地,流传至今的唐诗有1500多首,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留下诗篇,中小学教材中收录了不少描写这里的古诗句。这条研学路线可谓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一座宝库,其核心价值是唐诗与文化。
其次,全面分析资源中的教育元素,筛选教育资源。研学点的山、水、诗人、诗歌、风俗、人情、人物、故事等都是蕴含着积极教育意义的元素。我们首先对“浙东唐诗之路”的教育元素进行全面梳理,然后从景点、典故(传说)、诗词三个维度对这些教育元素加以分析和归类整理。我们把每个可以作为研学点的地方罗列出来,然后查阅资料,找出对应的典故(传说)以及与唐朝相关的诗人诗歌。如剡溪口景点主要有车骑山、嶀山、剡溪九曲,风物传说主要有王子猷溯剡溪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谢灵运垂钓与石壁题刻等;诗人诗歌主要有李白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杜甫的“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张籍的“春云剡溪口,残月镜湖西”,白居易的“白蘋湘渚曲,绿筱剡溪口”等。
最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具体研学点。全面梳理后,我们依据景点的重要性、资源的多元性、活动的安全性三原则,充分考虑线路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以及与小学生年段的适宜性,选择了萧山义桥的渔浦,绍兴平水的若耶溪、柯桥的镜湖、越城区的兰亭,上虞的曹娥、东山,嵊州的剡溪口、金庭观,新昌的沃洲湖、天姥山,天台的天台山等6地11个景点作为研学点。
课程的统整常以某一种综合学习主题为切入点,聚焦学科融合,通过跨学科学习触发各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展开有意义的学习。在统整课程的推进过程中,学生自然地置于“中心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让“学习与生活直接链接”,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 主题切入,以少胜多
我们在对每一个景点资源盘整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主题作为切入点进行跨学科统整。课程统整时,我们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则,在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浙东唐诗之路”课程主要定位于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选取好玩、有趣、有文化的内容进行点面结合,以少胜多。例如:“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设置了诗路溯源、鉴湖与黄酒、古代文人游戏、走近古越国、字谜与楹联、始宁传奇等探究主题。
2. 横纵结合,有机融合
横向统整,指研学项目学习内容与年段(学期)教材内容的重构。如曹娥站的研学主题为“解谜曹娥庙”,研学任务之一为寻找中华第一字谜“绝妙好辞”踪迹,搜集分类曹娥庙中各种书法字体的楹联与匾额,并通过制谜和猜谜进一步研究汉字、感悟汉字。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要求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我们把这两方面内容进行统整,在行前准备阶段安排“遨游汉字王国”这一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然后通过参加“解谜曹娥庙”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这样的统整与学科教学紧密融合,同频共振。
纵向统整,指研学项目学习内容与跨年段教材内容的重构。如大佛寺站的研学主题为“大佛寺中的墨迹题刻”,需要通过抄录、整理、展示大佛寺中的对联题刻,并通过搜集、欣赏、尝试创作等方式感悟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韵律美。对联学习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四次(分别在二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每次呈现的对联内容各有侧重,涵盖了学生生活中的常见对联种类(春联、自然景观联、风景名胜联、趣味对联),各册的对联都是以“日积月累”的形式编排,学习目标仅为欣赏与背诵。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有能力进行更深入的对联文化研究。在行前课中,我们把对联知识学习与之前学习的四次对联内容进行整合,从对仗、平仄、意象等角度重新解读这些熟悉的对联,学习对联的起源、读法与写法,进而提升學生的对联赏析能力,为尝试创作创设基础。
具体到每个研学点,我们都要基于学科融合设计教学方案和学生研学手册。教学方案根据活动的实施流程分行前阶段、行中阶段和行后阶段来设计。下面以兰亭站的研学设计方案为例进行说明。
1. 行前阶段:聚焦主题,设计任务
行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李商隐的《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引发学生对永和年间在兰亭发生的故事的兴趣。继而吟诵《兰亭集序》,了解在兰亭发生的一场文人盛会“曲水流觞”,激起学生对古时文人玩转诗歌游戏的兴趣。最后,讨论确定本次活动的出行方案,确定了摄影采风组、历史考察组、新闻报道组、游戏设计组、评价服务组五大任务小组和各自的任务。各组根据不同任务,设计计划书。例如:历史考察组设计了“用戏剧的方式表演‘曲水流觞”的任务,游戏设计组的任务是“设计新文人游戏,并举办发布会(结合年段古诗词检测内容)”。
2. 行中阶段:分组探究,合作共研
在活动中,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还要分组探究、合作共研,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新闻报道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利用手机录音功能开展现场采访,联系摄影组,完成采访任务。活动结束后,新闻报道组确定板块,整理采访录音,分头寻找资料,发动家长投稿。学生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发布者,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不仅让学生通过游戏玩出了“古诗文”的乐趣,更玩出了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3. 行后阶段:多元展示,共学互评
各组根据事先设计的展示计划进行展示,教师参与观察。新闻报道组展示自己拍摄并制作的活动视频,讲述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故事;攝影采风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美篇,让老师和同学们通过公众号阅读,朗诵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感言;历史考察组以《兰亭的那场醉》为题表演了古装版“曲水流觞”;游戏设计组结合古诗检测,把古典诗歌与现代游戏有机结合设计了6款游戏;评价服务组汇报后勤服务中的事务工作,包括活动经费使用等,还对各小组在活动中文明出行和完成任务等方面的表现作了点评。
为了方便学生研学活动的开展,我们还研发了《走读“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手册》,其中包括“研学攻略”和11个景点的专题学习方案。每一个学习方案都包括“读一读简介”“学一学唐诗”“听一听故事”“做一做任务”“评一评过程”五个部分。研学手册内容设计注重知识性学习与实践性活动相结合,强调体验性和操作性。
注释:
①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研究课题“‘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2018SC26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