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霖
近些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陆续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强调高校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指出当代高校教育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立足理论知识,建构实践能力体系,全方位提升综合性实操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分阶段、成体系地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精准,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型指向,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产。互联网科技时代,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作为产业发展基础的大众文化随着时代变革而愈发显示出多样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类新兴专业,曾经一度争执于专业归属问题,现今,无论其划分在文学领域还是经济管理领域,在学研产一体化的教育理念的转变背景下,都面临着重大的变革挑战,文化产业日新月异,文管专业毕业生只有跟得上文化发展趋势,全面把握各类业态特点和走向,才能在变革中找到立身的实践之根。
为此,本文重点论述学研产一体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基于项目制实践的文管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以吉林动画学院为研究样本对象,从其特色“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项目制实践平台的专业贯彻,以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工作室建设、课程体系、运行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分析基于项目制实践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变革价值与实践意义。
为有效实现学研产一体化教学实践,应以实践项目为依托,于学校端设立对接行业市场与社会需求的实践基地,以吉林动画学院为例,学校端与产业公司端并行,产业公司侧提供校企合作项目需求,为学生在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创意策划、新媒体运营、品牌规划、营销推广等方面提供实践项目,学校端为学生在初级学年提供各类专业理论课程,夯实理论积淀,链接产业端与学校端设置实践教学平台,统一协调项目需求,对接专业领域,衡量学生实训需要和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程度,进行项目划分。做到学校端、产业端、实践教学平台无障碍协调对接。同时,产业端与学校端会综合考量社会文化企业和行业发展前沿趋势,从校企项目与理论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充分对接,真正做到取之于社会企业,用之于社会企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进行人才培养的链条化规划,将项目实践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体来说: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训工作室的建设目的
文管专业课程存在触及面广、理论性强的专业特点,文化产业经济学、娱乐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概论、品牌管理等课程,在32-45课时的授课量上,无法进行有效的实践,而没有实际项目与品牌为依托,纸上谈兵无法真正落实实践能力的提升诉求,为此,实训工作室的建设,意在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操项目、对接市场、跟进行业需求、把握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全面提升综合实践能力,达到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训工作室的建设方式
工作室建设应基于夯实的理论教学背景下进行实践提升,应于专业发展中后期,在参与意识、项目实操与团队协作等层面进行引导,以工作室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传统听课的被动地位,主动参与专业学习环节,以项目为实践内容的载体,在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团队进行企业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的制作与创作,不受教材和地点约束,根据产业的人才需求去调整教学内容及专业方向和工作室设置,形成教学与市场全面接轨的实操形态。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训工作室实践教学机制
第一阶段为人才引入阶段,作为工作室成立的基础,兴趣和就业取向成为人才引入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是实训工作室是否能够吸引学生加入的关键。实训工作室遵循人才培养目标和宗旨,按照培养阶段设置培养方向,并面向全专业学生开设,在结合每位同学自身优劣势的同时,积极对接企业和社会需求,引导学生自主申报,此时学生已具备文化项目管理基本运作知识储备,对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就业的需要进行合理分配,保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当下企业对文化产业管理岗位人才的刚性需求。
第二阶段为专业拔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从实践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角度,在学生已有的文化产业基本理論上进行专业化培养,开设包括新媒体营销、品牌战略规划、文化产业品牌案例分析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将学生从低年级的基础理论逐渐向以应用为目的的真实案例与分析方法上引导。
第三阶段为项目实训阶段,也是核心环节。以校企合作项目为真实依托,在双师型教师和产业导师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完成市场调研、品牌规划、创意策划、营销推广、新媒体运营等项目,并在产业侧得到项目完成情况反馈,再次作用于实践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复指导。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真实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流程,运用所学内容投入实践,逐步构建调研、数据分析、策划、文字撰写等能力。
项目制实践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培训主要以应用型课程为主,其特点是从实际出发,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与文化产业企业管理作为当下社会需求较大的人才群体,对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意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的设计以及课程与实践所占的比重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属性与能力的风向标。
构建模块化的“理论+实践”课程体系
项目制实践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搭建与课程模块的设置,是链接理论教学阶段与项目实操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实践教学一定是基于优质的理论讲授基础上才能顺利开展,在学生已经进行2.5学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已经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构架和理论体系,基于此,对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项目制的引进实操必须与理论阶段打通,做到全链条联动,才能充分激发实践的意义,这是在前后阶段层面上的“理论+实践”。
丰富以实操为主案例辅助的课程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设置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辅助导向作用,不同类型的课程所培养的人才能力有所不同。通过对于实践教学中的课程设计,有针对性地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系统化培训,将复杂的理论模型,通过案例的结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每一次案例拆解都是一场品牌实操的体验,通过小组协作、头脑风暴、创意批判等方法全盘调动品牌参与度。学生自主创新将理论框架应用于现实项目当中,对传统理论框架的理解更加清晰,能够完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当下市场对文化产业项目管理及文化产业企业管理的需求。
建立立足学生的自主性系统化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项目制的实践中,要求学生有自主的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应对市场的多元化、多变化需求。学生可以实训工作室为依托,进行创新项目、创业项目、虚拟项目申报,待通过学院与校方审核后,可以进一步进行项目规划,分阶段将所需理论内容、知识构架、过程监控指标、成果形式等進行设计,可以个人为单位,可以小组为单位,可在组际间进行联合或阶段性穿插参与。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明确自身缺乏的知识和能力,还能热情的投入到自我建设中来,并将自主项目与实训工作室的校企项目进行联合推进,优势互补,架高最低短板,如此通过几个学年的项目跟进,教师便能对此类自主课程成系统成体系的梳理规划,切实从学生视角,落地实训项目对于复合型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教学平台进行项目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将理论知识向创新应用型实践转变的过程。一方面,学生经历着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反馈于理论;从经典案例到真实项目,项目反馈案例的过程。另一方面,企业与学校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充当了平台搭建者和项目制定者的角色,二者完成信息与人力资源的共享,达成1+1>2的效果。而这样的循环是通过建立“学产结合”的实践模式来完成的。
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全方位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的资源,不仅于学校层面联动专业优势搭建工作室,还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从企业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充实项目条件和配备,形成“学产结合”的教学互助模式,落实“企业学校-实训项目-学生-企业”间的良性循环合作机制。
良好的产教互助机制可以于项目实践中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小组协作、调研策划、行业识别、市场跟踪、营销推广、项目管理等能力,其深厚的专业积淀可以有效转化为市场需求价值,而市场的瞬息万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良性的双向互动。
[本文系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动画学院基金项目课题“学研产”一体化视阈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基于项目制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0021)的研究成果。]
(吉林动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