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方法研究*

2021-03-25 17:41王清亚谢涛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跨界理论课育人

高 林,王清亚,谢涛锋

(1.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3)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时代的高校既面临着生源质量变化、教学手段革新等新困难,又承受着多元文化冲击、新兴科技迭代等新考验,同时,“00”后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追求个性体验、注重个人利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淡漠。要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从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环节,防止精神“缺钙”,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率先与时俱进,勇于破除思维的围栏,借助跨界思维发挥创新精神。

一、跨界思维的含义

跨界思维是一种开放性、创新性思维,它探寻从多个维度、多重视角出发,鼓励摆脱旧有的思维定势,尝试建立行业跨越、知识交叉的思维方式,努力实现边缘创新。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说过:“对于一个手里只有锤子的人来说,他眼中所有的问题都像钉子”。人的大脑总是倾向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问题,如果一个人心智模型较为单一,那么他会习惯性的将所有问题都套用进同一个模式进行处理,这就很容易导致错误的决策。跨界思维的优势是“借智”,在面对各类问题时,多元、健全的思维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的迅速做出正确决定。

二、跨界思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跨界思维有助于找准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必须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伴随着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干扰日益加深,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态势愈发复杂。同时,伴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高校育人任务也更为艰巨,只有借助跨界思维,把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进行有效结合, 才能形成合力, 优化高校立德树人的机制建设。

(二)跨界思维有益于厘清高校思政教学的改革脉络

思政教学的改革,前提是教学思维的创新。《易经·系辞》中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即“自上而下”,是指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研究思路,也就是思维活动,“形而下”即“自下而上”,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器物,“道”高于“器”,因此,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不能只满足于教学手段的简单调整,必须依托教学思维的深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在当今时代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已经逐渐地落后于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求,墨守成规只会是画地为牢,必须敢于运用跨界思维,博采众长,融汇贯通,增强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跨界思维有利于发掘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3],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升到了“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的高度。

然而,教育部巡视组在对高校巡视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意识形态阵地意识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两课’教师严重缺编。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两课’主渠道的理论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4]等问题。巡视组查出的问题说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满足于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创新意识不强。因此,要将跨界思维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提炼思政课的价值内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达到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双向结合的目的。

三、在跨界思维视域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的内涵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来源于时代需求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扮演好学习指导者和人生引路人的角色。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没有改变,重要地位没有改变,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更习惯于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不重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权威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向时代需求的“T型人才”方向发展,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有跨界思维强调的广博知识面。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多方施策

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双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只满足在课堂上的传授,要积极拓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一是向课外活动拓展,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改进学生的思想认识,做到实践育人;二是向学生周边延伸,善于发现、收集学生身边的代表“真、善、美”的事例,在食堂、宿舍、操场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借用身边先进榜样的力量,与课堂教学相互辅助、相互补充,做到情境育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围绕着协同创新

高校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为了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决不允许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课堂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注重与专业课程的协同配合,做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学科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的表现形式

1.能力培养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一种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认知世界和解决困难的基本能力。根据“双高计划”的要求,高校需要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必然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言传身教。

2.知识传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基本的政治常识,知识传授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谆谆教诲。

3.信念培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系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信念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以身作则。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的建设路径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使命意识

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师德行为当中,增强职业素养,强化使命意识,自觉提升育人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担负起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角色。

2.提高教学技能,夯实理论素养

精湛的教学技巧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的前提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环境的变化,了解“0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网络流行语拉近师生在课堂上的距离,主动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帮助课堂知识的有效传达。

3.提升个人修养,树立人格魅力

深广的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学生的深层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运用跨界思维,培养自己的授课风格,“有人格, 才有吸引力。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6],只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有趣的事例分享,高尚的人格形象,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主导性才能够得以发挥。[7]

四、在跨界思维视阈下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

1.自主性,人的自主意识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萌发生成,通过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形成自我发展的意向,可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主动性,人通过认知现实世界,主动调整自身状态去适应群体生活,并且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8]

3.创造性,人的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在现实世界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超越现实的能力。[8]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的制约因素

1.社会的制约因素

周浩波在《教育哲学》中提到:“任何一个社会中教育知识的选择、分类、分配、传递与评价方式都反映了这个社会权利分配与社会控制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国内一定范围内存在,出国留学成为当时许多青年学生的追求,英语学习的氛围浓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边缘化。之后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下,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被严重弱化,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主性学习受到限制。

2.家庭的制约因素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传承文明礼仪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封建糟粕,很多家庭为了子女能够出人头地,错误的相信“唯读书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发展失衡,学习意识受到了阻滞,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时主体性的发挥。

3.教师的制约因素

在学生家长的功利性面前,教师缺少自主发挥的空间,单一的教育评价机制也迫使教师在生活的压力下放弃长效的育人模式,采用短视的灌输教育,禁锢了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主体性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性的实施路径

1.改革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新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认知过程。”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运用跨界思维,摆脱单一的教师视野,从教育理念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给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启发和引导,并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为考核点进行教案设计。[9]

2.运用实践教学,彰显学生的独特性

教师教学思维的僵化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若不能求变求新,就无法完成思想引领的主阵地作用。为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获得学生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跨界思维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各专业的情境体验,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的求知欲望。[10]通过由“点”(教室)到“面”(社会)的多维度、多层次实践教学,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

3.拓展网络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伴随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非常便捷,新热点、新名词层出不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就必须坚持学习,及时结合理论知识对热点新闻评价分析,吸引学生眼球,进而和学生形成更好的互动交流。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化教学,利用互联网的快捷优势,在课堂上突破空间和行业的界限,提升学生知识获取的效率,增加有效教学的时长,提高授课效率。

五、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

(一)教师的主导性要服务于“学”

王策三在《教学认识论》中提到:“教育史上教师专制主义的片面性正在于不承认教师主导作用的服务性,从而否定了学生主体性,而儿童中心主义的片面性则在于把主体性抽象化,离开社会客观环境奢谈主体性,又把服务性庸俗化,消极地追随、迁就学生当前的兴趣、要求和能力,实际上并不代表学生的根本利益和真正的主体意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地位方面是不对等的两类人,教师主导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性要建立在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服务、引导的姿态帮助学生获得启发。

(二)学生的主体性是体现在“教”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识记或背诵,而是在学生自身认知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如果抛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学生自己阅读书本或社会实践也能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有所认识,但是从内容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都无法比拟教师主导教学后的效果。因此,学生的主体性是立足于教师安排教学的过程中的,学生存在年龄偏小,认知不足的短板,也拥有可塑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长处,忽视了教师教学从而过分强调学生自学,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依存

学生主体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教师的主导只有依托学生主体才能实现。强调学生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两者可以相互兼容。教师的主导性的实现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保障学生主观能动地学习的条件和主要途径。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同一,才能有利于缓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与“学”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方法改进,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价值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跨界理念通过整合多方育人资源,找到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共同诉求,整合育人共同体,为高校“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奠定厚实的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跨界理论课育人
跨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跨界设计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跨界之道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