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琳
(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逆反心理主要是表现为个体对外界环境、人物对象的一种敌对行为,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是受教育者呈现出对思政过程中的每一要素,如思政教育者、思政学习环境、思政内容、甚至思政衍生物的一系列敌对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表现,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特质以及受教育者个人特点划分为显性表现和隐形表现。
逆反心理的显性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能直接被外界所发现的一些反向行为或者情绪。在《英汉辞海》中将“逆反心理”解释为:“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所有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违拗症、抗拒症,一种拒绝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不同的事的倾向。”[1]这种解释主要是把逆反心理总结为一种心理状态和显示行为。落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框架中来,逆反心理的显性表现则是受教育者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和情绪状态。在思政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的显性表现主要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抗拒,如:思政课出席率低,对思政老师的不尊重,在课堂“抬头率”低,课下作业与活动只敷衍了事等。逆反心理的显性表现也包括受教育者处在思政的外部环境下面部表情、情绪走向等心理表现,因此我们在观察受教育者逆反心理时,应结合其行为和外露情绪一起来看。
逆反心理的隐形表现是指,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后由于无法正确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产生的间接或长远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受教育者通过对一系列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受教育者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使其无法接收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信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则会隐形地表现为受教育者无法树立自己的道德观念,促进自己后期的全面发展,也无法将科学辩证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刻板印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呈现方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原因时,只考虑了受教育者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的要素包括:教育主体 (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体(教育环境)。”[2]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内部与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逆反心理时,我们应当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一起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有很多是非专业化的老师,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不具备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有的专业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内容理解不够,对受教育者心理特点把握不准确。首先,专业素养低的教育者们在传递思政内容时无法精简内容,笼统复杂的内容在大课堂上只能促进受教育者厌烦、不屑的心理和情绪;其次,这些教育者们无法将理论化的内容口语化、形象化,吸引受教育者注意来减轻他们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并且他们无法与时俱进,将社会时代特点、当代学生需要结合到教育过程中来,只一味地强调课堂书本的重要性。
大部分受教育者年龄都在19岁以下,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受教育者现阶段的年龄特点是他们本身会具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但更关键的是受教育者所接触到的成长环境带给自身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媒体的普及使受教育者的成长环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身生活的日常环境,还被时刻变化的网络平台所影响。受教育者的心智不完全成熟、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弱,在本身充满好奇心和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的青春期,复杂多样的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与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提供的内容有差距时,受教育者会倾向网络中可自主选择的、多样化的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社会网络带来的认知逆反使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情绪逆反,最终表现为对思政的抗拒即行为逆反。复杂的环境造成的强烈反差使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明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没有指向性的教育目的无法指引受教育者的制定学习目标以获得学习成就感;没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无法给受教育者提供理论知识满足心理期望;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无法提起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没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只能让处于心理敏感期的受教育者们在渴望通过思政教育解决内心困惑时感到失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逆反心理。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采用大课堂的形式进行,没有针对性地教育,使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效率低,只能照顾到个别同学,被忽视掉的同学会衍生出厌学习、恨老师的敌对心理状态。在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问题时,老师或辅导员都会普遍采取与学生一对一沟通的方式,而不是针对学生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对所有受教育者都用这种方式,有时容易让学生有一定的压迫感和窘迫感,无法表述自己内心问题的同时也无法接受和正确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疏导,甚至会出现有学生剑走偏锋产生极端心理。平时接触不多的老师突然采取的一对一交流教育方式,学生只会带着强烈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被迫参与其中,教育者无法在这样的方式中真正探寻到学生的内心,解决问题。
教育环境对逆反心理的产生、发展主要是起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教育环境多样化,为逆反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空间。从社会层面上来说,社会文明的发展和思想政治与时代结合后的进步使个体自由化和容纳度变高,每个人都能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这样的基调下,受教育者们误以为逆反心理是特立独行而坚持自己心理趋势,进而促进了逆反心理的发展。从校园层面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课程设置和教育过程中一直不被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中受教育者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屑、排斥的逆反心理。教育环境大到社会、小到校园都是在为受教育者逆反心理提供间接的发展机会。
想要解决和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不仅仅是要根据形成原因从不同方面着手,更是要在这些方面中精到每一个细节,准到每一个小点,分方向、分步骤、分范围来解决逆反心理问题。
降低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逆反心理,首先,要精准定位教育者与引导受教育者的引导者,提高教育客体的专业度。习近平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3]。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重要的参与者,教育者正确的品德性、学科知识的专业化必须做到正而准,优而精,才能在传递思想道德知识时,对思政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受教育者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教育客体的专业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对思政课堂的兴趣程度、对思政内容的吸收程度。在每一次接触中、每一节课堂中都通过专业的教育客体延伸到精准引导、精准示范等细枝末节处来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程度。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教育的实效性也可能存在延后性,教育主体不能通过自身的认知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能建立起片面的、负面的认识,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可以从认知上,通过道德模范示范、先进事迹等比较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直观全面的认识,建立起自主的判断能力,不随大流,降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接着可以从教育主体情感上,产生逆反心理的受教育者们都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认识,教育者专业的引导之后,受教育者能认识到学习和接收一系列正确的思政内容是对自己有利的,进一步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甚至信任的情感,从而消除逆反心理。从教育主体行为入手,教育主体的行为一部分是由本身的认知和情感所决定的,在建立起对思想政治教育正面的认知和情感时,可通过外界的压力进一步促进教育主体的正向行为,如:思政课堂的考试方式可通过调整将一考定成绩变为积极竞争方式,将排斥的逆反心理转为积极心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仅停留在课堂之中了。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与网络平台息息相关,因此要解决或降低思政中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必须将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与时代紧密相结合,不断创新教育介体。在教育方式上,将新媒体用到课堂中来,如,全新的线上授课模式,老师和学生在同一网络平台上课时,学生可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与老师互动,提高了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吸引有逆反心理的同学的注意力。线下课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避免理论知识的过于抽象化,如插入图片、播放音频视频等方式将知识具象化,保障课堂的趣味性。课堂之外,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在更便捷和迅速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能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之间的阶级感、距离感,避免了生活中直接面对面交流时逆反情绪的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