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美国牧歌》荣获1998年普利策文学奖,被视作Philip Roth(菲利普·罗斯)近二十余年的文学创作中最为杰出的著作。作者利用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的技巧呈现出美国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时代杂志书评》表示:《美国牧歌》整部作品中均透露着作者的智慧,无论是小说言语还是情境,均伴随令人难以抗拒的辩论,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该作品被誉为Philip Roth的巅峰之作,其以犹太家庭内部存在的文化冲突和矛盾为逻辑基线,融合时代背景呈现出美国民众的希望和绝望,以及困惑和挣扎。为突出美国犹太裔在身份认同和美国历史文化层面冲突和矛盾的主题,Philip Roth运用诸多悖论式反讽手法,无论是语句使用还是情节安排无不体现反讽艺术。自从韦恩·布斯把叙事艺术与反讽手法相融合后,叙事反讽不但从显性层次体现在言语表达方面,而且亦在隐性层次体现在作品叙事技巧方面。[1]
《美国牧歌》是美国作家Philip Roth(菲利普·罗斯)所撰写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是Philip Roth“美国三部曲”的首部作品。故事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人公西摩·斯维德的浪漫传奇故事,但这一传奇故事带有悲剧性意蕴。西摩·斯维德身为犹太人,但似乎汲取了当代所有美国民众的价值观念。朱克曼身为叙述者于作品第一部分论述了其中学时期便无比崇拜的明星人物西摩·斯维德的一生。小说主人公生活与成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富裕且繁荣发展的美国。在高中时期,主人公是学校有着传奇英雄形象的运动员,且擅长诸多球类运动项目,于二战末期加入美国海军舰队。在二战结束后,便归家继承家业,在父亲创立的手套厂辛勤工作,由工厂基层开始做起,脚踏实地,并最后接替父亲职位,成为拥有百万资产的继承者。尽管西摩·斯维德是犹太人出身,但是却背井离乡,远离其生活的纽瓦克市,在美国白人聚居区购买一栋十八世纪建立的石头房子,并在此定居。而西摩·斯维德所娶繁荣夫人以天主教为信仰,是传统爱尔兰移民后裔,更是新泽西小姐、纽瓦克市选美比赛冠军获得者,二人有一个美丽的女儿,亦曾为此感到骄傲,西摩·斯维德似乎已经实现移民至美国的抱负与雄心。伴随动荡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来,西摩·斯维德细心策划的完美生活彻底被打破。他为之骄傲的女儿先是叛逆,而后逐渐发展为思想激进,追崇恐怖主义的人士,利用自制炸弹先后侵害四名无辜民众。西摩·斯维德眼看自身珍爱的一切,三代人辛劳创造的所有,要被他愤怒的女儿用炸弹毁灭,内心深处充满困惑与痛苦。
Philip Roth创作的 《美国牧歌》这部长篇小说,标题中包含的“牧歌”一词,本就极易令人生成乡村生活情境的想象,在乡村环境下,民众过着简单安逸且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但是,小说当中的叙事内容和标题所表现的状态相差甚远。这是由于小说当中主要论述了身为犹太裔的主人公在完成自身美国梦的历程当中,历经诸多人生苦难,如妻子的背叛以及女儿的叛逆等一系列沉痛打击,在这些多重打击下,主人公在父辈继承的家业逐渐被消耗殆尽。[2]所以,小说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并未像在乡村生活一样安逸与平静,而是面临着诸多可怕和悲惨的人生遭遇。诚然,这是作者有目的的悖论行为,进而彰显其反讽叙事的艺术表达手法。
言语反讽作为反讽艺术手法中最为常见以及最为原始的形态,言语反讽主要呈现在修辞层面。其表面论述的含义和背后暗示的真实含义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但相对直接陈述而言更具深刻性与尖锐性。所以,在《美国牧歌》当中,Philip Roth主要应用人物语言及叙事语言两个维度的言语反讽手法。基于人物语言维度而言,其主要和人物身处真实环境间产生明显反差,从而呈现出以自我暴露为依托的反讽表达进而直接冲突式反讽表达。直接冲突式反讽指的是人物语言表达和客观事实间产生直接矛盾和冲突。在作品当中,作者所塑造的主人公西摩·斯维德有着犹太裔的背景,但却具有北欧民众的形貌特点,所以,西摩·斯维德亦被称作瑞典佬。西摩·斯维德是具有传奇经历的人物,其不但是社会群众敬仰的运动明星,而且亦娶来了美丽的新泽西小姐为妻,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可谓是一帆风顺。在此背景下,小说主人公被各种光环包围,犹如具备较高影响力的传奇人物。随后,参加海军舰队,作者对此运用了如“一生中最好的经历”“折磨”以及“谋害”等具有矛盾性的词汇展开论述。事实上是作者应用直接式言语反讽手法,因读者能够明确看到主人公在军旅经历中的实际情形,作者显然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手法来描述。这些言语反讽艺术的应用,形象地体现了西摩·斯维德自我屏蔽的特点,并且这也成为其精神枷锁。其时刻谨记该理论,并在生活中践行所谓的责任感,但是却逐渐缺失了身为普通人合理与正常的诉求,始终戴着理性面具处在双重的生活状态中,最终造成人生悲剧的发生。[3]而自我暴露的反讽艺术则是小说角色所述的模糊言语,或为伪装自身有意为之。然而,事实上读者均理解讲话者的实际意图,或其自身在无意间暴露实际意图,从而生成对于自身言语的反讽。譬如,在阐述梅丽失踪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一名叫科恩的女孩提出参观主人公工厂的要求,并认为这是西摩·斯维德应感到幸福的事情。西摩·斯维德在回应时亦给出肯定答案,但事实上其内心想法是不幸福。其伪装自身内心痛苦,迅速转移话题,运用了不间断的说话方式。所以,在实际的痛苦和欢快的言语间产生反讽的艺术效果,进而使读者深刻感受其性格特点。
若说言语反讽旨在追求局部的反讽艺术效果,那么情境反讽则是为追求整体性的反讽艺术效果。其是对于言语反讽表达的有效延伸,尝试达到在某一实际情境当中得到整体性的反讽成效。诚然,情境反讽需依托叙事结构、主题立意以及情节编撰等诸多维度元素的协同推动而应用。一般情况下,情境反讽并不具备直接性的讽刺言语,而是具备多元化的逆谬与对立。在《美国牧歌》当中,其整体主题便是情境反讽,诸多小型情境反讽在故事情节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呈现出反讽意蕴。具体而言,《美国牧歌》当中的情境反讽存在两种状况,即读者预想和情节发展相悖,实际情形和人物期望的反差。从前者角度而言,小说中作者所创设的氛围和人物内心真实想法并不完全相同,促使故事情节发展和读者所预想的状况相悖,进而使读者感受较强的反讽张力。在这部作品中,经历二战之后的美国处在荒诞、疯狂的社会环境下,但作者却运用相对戏谑与轻松的手法刻画美国当时表面相对美好的社会情境,继而令读者感知较大的反讽力量,指引读者真正领悟作者实际意图。[4]例如,小说展示的是西摩·斯维德的光鲜形象,他是具有较强责任意识的人,是忠于家庭与妻子的人,然而在小说第三部分当中却透露着西摩·斯维德曾有过情人,主人公好男人的光鲜形象突然崩塌。另外,作者还应用实际情形和人物期望反差的反讽手法。主要应用在观察者和受讽者间。其中,读者便是观察者,而小说人物便是受讽者。他们通常对自身处境具有一定了解,亦会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进行某种选择与行动,然而实际结果与自身期望相悖。例如,小说当中对于主人公美好生活的论述仅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进而使读者深刻认知当下情境,强化反讽意味。又如,主人公在面对反战分子时,所采取的行为相对恐怖,但梅丽却深陷反战分子浪潮中,为避免梅丽受到消极影响,主人公开始劝诫梅丽。就表面上而言,梅丽正如主人公所期望的一般,并未前往纽约市,但梅丽却将学校和家庭变成战场,这明显是实际情形和人物期望之间产生的反差效果,这亦是主人公被命运嘲弄的必然结果。诚然,梅丽亦是被命运所嘲弄的人,其所期望的和现实结果之间亦存在显著反差。
《美国牧歌》利用恰当合理的反讽艺术实现了较佳的反讽效果。不论是对小说人物性格特点的塑造,亦或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均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反讽艺术意蕴,这一艺术手法的使用,在对于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与主旨主题的深化层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反讽艺术手法的合理应用亦是该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