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佳 孙利利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2.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北京100732;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2445)
世界神话有着数不胜数的趋同现象,其内在的全球性关联逻辑,其博大的全球性命题的深度呈现,皆为国际比较神话学界所关注和研究。从2019年末至今,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造成几百万人死亡,全球的迁徙与现实交流遭遇到各种阻碍。疫情不仅造成世界政治、经济、治理体系失序,也给每个个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身体或精神伤害。除却疾病肆虐,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不时爆发的局部战争又使得部分人群离开家园,被迫迁徙。针对这些现实情境,原定于2020年6月召开,因疫情推迟到2021年8月23日至27日,由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mparative Mythology)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圆满结束。大会以“世界神话中的死亡与迁徙”为主题,多维度跨学科讨论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两大神话母题,不仅体现出瘟疫灾难神话的比较研究特色,而且展现了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老传统与新视域。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梳理,通过与前期历届会议相对照,考察当下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新旧传统、全球视野、跨学科性和时代特色。
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大批新学科和研究诉求。这批新兴的学科都注重“比较”的方法论,注重实证,尤以印欧比较语言学的火热复兴为代表。比较语言学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古希腊、印度、伊朗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使雅利安“原始共同神话”成为当时各种文化比较研究之“根”。雅利安——这个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古老民族,迁徙足迹横跨欧亚大陆,成为19世纪兴起的比较学科的共同源头。这个源头尤其指向通过对梵语和古波斯语的研究,为印欧文化及其“原始共同神话”寻找脉络,由此不难理解为何麦克斯·缪勒在《比较神话学》里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讨论语言学。缪勒认为,语言在发展演进中被割裂或消失,后世在理解中产生了障碍才会出现神话,共通的雅利安语的每一个词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一则神话。因此之故,缪勒的理论及其追随者的研究又被称为“语言疾病说”。笔者曾撰文分析,《比较神话学》的写作前提正是西方知识界的两种“建构”——印欧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建构和反思启蒙现代性的“民间传统”建构。[1](P17~21)神话学界普遍将缪勒《比较神话学》的问世,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比较神话学成型的标志。自此,比较神话学具有了浓厚的“预设印欧文化同源”和语言学特征。
这两大传统曾受到不少质疑。在具有学科奠基意义的《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汤普森对当时的神话研究各派进行分析评议,对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进行梳理、排列和分类,寻根溯源各类神话故事的发展演变轨迹。他毫不客气地形容比较神话学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怪诞的大厦”。他认为,比较神话学学者的共性在于,都坚信不同神话的相似性来源于“共同的印欧族群的遗传物”,他们“真实的证据”仅基于“神话语言作为唯一来源,涌现出所有印欧语系的叙事诗的源泉”。[2](P444)该书出版于20世纪70年代,半个世纪过去,事实证明,汤普森对比较神话学的分析仍适用于今天的学术发展。换言之,作为学科传统,以印欧文化为主导,热衷于比较语言学的特质一直深刻影响着比较神话学的发展。最典型的例子即是2006年,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成立。该学会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比较神话学项目,在哈佛大学南亚系教授迈克尔·威策尔(Michael Witzel,1943-)的倡议和组织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研究者积极策划参与了一系列跨学科的比较神话学会议。2006年,在北京召开的会议上成立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其总部设立在哈佛大学南亚研究所(Department of South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学会主席就是威策尔教授。威策尔以研究早期印度历史与吠陀文献、南亚史前语言学而闻名于世。全球性的比较神话学机构设在哈佛南亚研究重镇,这正好与格林兄弟、缪勒的“比较”研究传统一脉相承——以印欧文化为中心,关注印欧语言比较,依靠印欧语言谱系的构造来进行文化研究。不妨说,比较神话学发展至今,最大的旨趣仍是倚重于印欧中心观下的语言学和文献学研究。在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的官方网站首页,可以看到对“比较神话学”的定义及研究任务(1)网站链接:https://www.compmyth.org/。本文对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及其会议的介绍,均源于该网站内容。:
Mission Statement
to research the various forms that mythologies have taken in history and prehistory,including their use in ritual,and their presence in archaeological remnants as well as in various religions,while making use of philological,linguistic,genetic and other scientific methods deemed relevant;
to study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the mythologies of all human populations; to compare extinct and current mythologies as to discover their peculiarities and origins;
to take steps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endangered forms of mythologies worldwide.
笔者将这段文字翻译为:
利用语言学、语文学、遗传学以及各种相关的科学方法,研究各种神话形式的历史和史前文化,包括它们在仪式、考古遗迹以及各种宗教中的体现;
研究人类神话的起源和传播情况,对已经消失或仍然流行的神话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探究它们的特点和起源等情况;
在世界范围内,采取具体的措施保存那些面临消亡的神话形式。
这三条定义都侧重于关注“过去的神话”,在世界范围内对神话的起源、传播、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这样的旨趣显然深受上述两大传统影响。再看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在2015年出版的《比较神话学》目录,其内容聚焦在:
Emily Lyle,The Hero Who Releases the Waters and Defeats the Flood Dragon.
Nick Allen,Cyavana Helps Ashvins,Prometheus Helps Humans:A Myth about sacrifice.
Christophe Helmke,Jesper Nielsen,The Defeat of the Great Bird in Myth and Royal Pageantry:A Mesoamerican Myth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Klaus Antoni,On the Religious Meaning of a Japanese Myth:The White Hare of Inaba.
Atsuhiko Yoshida,The God Okuninushi and the Trifunctional System of the Indo-Europeans.
这些内容包括两大焦点:神话的主题比较、印欧神话的三功能系统研究。在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的历届会议中,2018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大会主题“Myths of the Earth and Humankind:Ecology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有着很新的研究视角。尽管如此,与会论文中仍有对格林兄弟及其后继者的研究,分析他们与比较神话学的关系及其对当今发展的意义。(2)详见https://www.compmyth.org/wp-content/uploads/2019/07/IACM_Sendai_2018_program_FINAL.pdf。这些都说明两大传统——印欧文化和比较语言学对学科的深刻影响。
不过,汤普森没有想到的是,当初各派之间的方法之别和理念之异,在当下以跨学科方式高度融合,难分彼此。包括汤普森力主的民俗地理学派、母题分类,等等,都早已成为比较神话学研究必须借助的途径。例如剑桥大学2000年出版的ComparativeCriticism(Volume21):MythandMythologies[3],该书从神话主题、文学体裁、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除了民俗学与主题学本身,当下的比较神话学日益与艺术学、哲学、政治学、考古学,甚至诸多自然科学紧密结合。同以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的会议为例,2012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主题是“Conference Global Comparative Mythology:Cultural and Regional Studies”,其主要议题包括:
1.Myth and History:Reconstructing Remote Past;
2.Mythology and Folklore;
3.Mythology,Archaeology and Art;
4.Comparative Mythology:Theory and History of the Field;
5.Other Topics You Would Like to Propose will be Considered.
从摘录可见,除了神话与历史、神话与民俗的经典考察视角,神话与艺术、神话与考古学的结合也成为重要内容。事实上,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规律一样,比较神话学也同样经历了传统范式的扩界和新的跨界融合过程。纵观比较文学学科史,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诗学曾经是比较文学最重要的流派。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文化研究的强势发展,上述经典命题已渐失其学术指导地位,体现出新的理论特征和政治性。比较神话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ComparativeMythology,CulturalandSocialStudiesandtheCulturalCategory-FactorCorrelationMethod:ANewApproachtoComparativeCultural,ReligiousandMythologicalStudies这部著作的冗长书名,已然揭示了全书方法论——将神话研究与社会文化联合起来进行政治历史的审视。[4]再比如,2010年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的主要议题包括:
1.Reconstruction:Early Stages of Mythology;
2.Theory:Polarities,on Comparative Mythology Motif,Mytheme,etc.;
3.The Hero;
4.Myth and Politics.
上列第四个议题即针对“神话与政治”展开,在之前的比较神话学研究中,这样旗帜鲜明的交叉讨论并不多见。在此之后渐成趋势,2015年6月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的主题“Power and Speech:Mythology of the Social and the Sacred”(“权力与言论:社会与神圣的神话”),就具有很强的文化批判特征。除了政治视角,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的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大会不乏采用神经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比较天文学等更为跨界的研究方法的论文。例如,第十二届大会的主题是“Myths of the Earth and Humankind:Ecology and the End of the World”(“地球和人类的神话:生态学与世界末日”)。本次会议上,多位学者从现实出发,将时人的自然灾害与神话中的末日主题相联系,从古老的神话中探寻当代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第十三届大会主题是“Mythology of Metamorphoses:Comparative &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针对智能革命带来人类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和机器人产业,讨论古代神话形式在AI智能时代的变形规律。在第十三次会议的参会论文中,Doesmythhavetobeold?Philosophicalintroductiontothetheoryofmyth(《神话必须是古老的吗?神话理论的哲学导论》)一文,从名称就可看出作者Marcin Lisiecki对“神话必然是古老的”这一命题的质疑,作者还进一步论述了神话的定义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共同指向当下的比较神话学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对自身的使命期许。随着时代变革,学科边界愈发模糊,不唯汲古,关注当下甚至朝向未来的视域,同样构成比较神话学的研究视野。政治学、艺术学、传媒学、生态学、科技等全新视角为这个学科带来新视域和新格局。在此态势下,第十四届大会更是将老传统与新视域高度融合,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显示出比较神话学的研究生命力。
第十四届国际比较神话学大会围绕“世界神话中的死亡与迁徙”主题进行,与会学者共提交48篇论文,从7个研究方向展开讨论。
这一专题有5位学者参与讨论,分别关于欧亚大陆新移民与美洲神话母题的分布(3)Yuri Berezkin,Asiatic Migrations into the New World: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Mythological Motifs in Eurasia and America.,坎贝尔神话模式的发展——“单一神话与启蒙和祭祀相关”及异世界之旅的神话叙事结构(4)Jan A.Kozak,Monomyth:Hero’s Death and Rebirth as a Structural Crossover of Sacrifice and Initiation.,异世界之旅中的梦境修辞学(5)Louise Milne,The Rhetoric of Dreams in Journeys to the Otherworld.,中北部欧亚神话与仪式中的迁徙与异世界之旅(6)Attila Mateffy,Migration and Otherworld Journey in the North Central Eurasian Mythologies and Rituals,and the Main Theories of Migration in the Mythology and Folklore Research.,对非印欧草原文化的思想与印欧神话的比较研究(7)Daniel Prior & Benjamin Storsved,Indo-European Travesties of Steppe Thought.。
现任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主席迈克尔·威策尔教授与史蒂夫·法默尔教授共同撰文,利用最新DNA数据以及气候学和考古学的资料,对史前神话中死亡与迁徙的主题、史前神话的起源和传播的早期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8)Steve Farmer & Michael Witzel,Death and Migration in Prehistoric Mythologies:New Insights from Recent A DNA,Climatological,and Archaeological Evidence.除此,还有学者讨论古巴两个宗教团体关于死亡和迁徙以及治疗的神话概念的异同(9)Petra Vogler,Death and Migration in the Cuban Tradition of Palo Monte Mayombe.,有学者研究墨西哥中部移民神话的发展、传播及其变体(10)Jesper Nielsen,Christophe Helmke,Magnus Pharao Hansen,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s of Migration Myths in Central Mexico.,阿兹特克神话中鲜花祭品的意义(11)Laura Angelica Ortiz Tenorio,Flowers to the Gods:Presence and Meaning of the Flowers in Aztec Offerings.。此外,还有学者利用话语分析和结构分析方法,对孔卡可、拉莫里和印度神话中的巨人进行比较研究(12)Maria Alfonsa Larios Santacruz,An Approxim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Giants in Comcaac,Raramuri and Inde Mythology.,以及对19世纪下半叶墨西哥和智利地区亡灵节中的神话与仪式进行比较研究(13)Martin Cuitzeo Dominguez Nunez,Between the Ritual and the Myth.The Celebration of the Day of the Dead in Mexico and Chile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XIX Century.。
印欧神话历来是比较神话学界最倚重的对象。此次大会的印欧神话研究包括对斯拉夫区域、印度和伊朗等地区的研究。
关于斯拉夫区域的研究,有4位学者作了讨论:根据伊本-法德兰对罗斯葬礼的描述,对万神殿仪式进行研究(14)Emily Lyle,Concepts of Exauguration and Inaugur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Panthoon Suggested by Ibn Fadlan's Account of Rus Funeral.;从词汇学角度,研究斯拉夫传统民俗中的亡灵世界及其心理学思想(15)Marina Valentsova,Death and the World of the Dead in Slavic Mythology.;对加利西亚地区的研究(16)Olha Voznyuk,Galicia as a Borderland of Cultures and Mythology.;对东斯拉夫民间信仰中月亮与死亡、精神世界关系的研究(17)Oksana Tchoekha,The Moon as the Sun of the Dead.。
关于印度、伊朗地区的研究,有9位学者作了讨论,主要包括:印度葬礼仪式和非正常死亡的鬼魂观(18)Sunil Parab,Accidental Deaths and Ghosts:Myths of Protective Deities.;佛教舍利子崇拜研究(19)Krzysztof Gutowski,Buddhist Relic Cult in Comparative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s.;讨论印欧神话主题比较对解释史诗文本的优势(20)Yaroslav Vassilkov,Unrecognized Indo-European Motifs in the Mahabharata.;义马神话的日历和气候特征与阿维斯坦语之间的相似性(21)Victoria Kryukova,Calendar-Climatic Aspects of the Myth of Yima and Inner Avestan Parallels.;史诗《库什-纳马》与伊朗-远东的关系(22)Paolo Barbaro,Kush-Nama in Korea:A Mythologic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Iranic-Far Eastern Relation or the Rendering in Legendary Terms of a Historical Exchange?;早期印欧语文学文本中的移民主题(23)Vaclav Blazek,Preliterary Migrational Motifs Reflected in Early Indo-European Literary Texts.;印欧神话中“年”与亡灵世界的联系(24)Nataliya Yanchevskaya,The Deadly Year.;帕拉苏拉玛神话循环中的两个主题研究(25)Brian Collins,Who does Parasurama Throw his Axe into the Ocean and Drive back the Water? A Study in the Circ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Myth Motifs.;古代印欧文化中,在葬礼上为客人提供食物仪式的不同意义,以及这些地方性差异于比较神话学整体的理论意义(26)Signe Cohen,The Substitute Guests:Feeding Ancestors at the Indo-European Funeral Meal.。
对欧洲尤其是中欧、北欧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这次大会有6位学者提交论文加以讨论:对爱沙尼亚人和波罗的海芬兰人的灵魂和异世界观念的研究(27)Mare Koiva,The Journey of the Soul and the Otherworld on the Example of Estonian and Baltic Finnish Material.;东波罗的海神话中龙形象的传播研究(28)Tonno Jonuks,Travelling Royal Monsters in the Eastern Baltic Iron Age.;拉脱维亚传统中的生者与死者研究(29)Aldis Putelis,The Two Worlds:The Dead and the Living in the Latvian Tradition.;古北欧神话中亡灵战士归所——瓦尔哈拉研究(30)Emiel Amsterdam,On the Location of Valhalla:The House of the Dead Warriors in Old Norse Mythology.;北撒克逊民间传说中超自然实体的识别和他者化过程研究(31)Arjan Sterken,The Ambiguous Dead:Naloupers and their Uncertain Affiliation in North Saxon Folklore.;对早期古北欧传奇文学的起源叙事研究,北欧诸神的迁徙以及《英加林传奇》中的“陌生国王”主题(32)Jonas Wellendore,Migration Myths and Stranger Kings.。
在这届大会上,东亚和东南亚神话第一次成为独立分论场,有10位学者参加讨论:铜镜上的西王母形象传播和天照大神形象关系研究(33)Kazuo Matsumura,The Birth of Amaterasu:Diffusion of a Goddess Image.,中国云南三个民族关于“寻求神药以摆脱死亡和疾病”的六个文本的比较研究(34)Jinghua Huang,A Journey to Escape Death and Disease:“Seek Magic Medicine” in Yun Nan Mythologies.,菲律宾民族的人祭研究(35)Honey Libertine Achanzar-Labor,Human Sacrifice in Select Philippine Ethnic Groups:Cross-Referencing Archeology,Ethnography,and Art.,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中的镜子与死亡的关系研究(36)Goran Durdevic,Dead but Immortal:Mirrors,Death and Transformations in Han and Roman Empire.,西部蒙古族口头传统中的死亡叙事研究(37)Ondrej Srba,Wandering behind Death in the Western Mongolian Oral Tradition.,基督教来世概念与东亚宗教传统的关系(38)Ondrej Pazdirek & Michal Schwarz,The Christian Concept of the Afterlife in the Early Modern Missions to East Asia.,朝鲜、越南和中国与中亚游牧民族国家的部分宫廷习俗关系研究(39)Michal Schwarz,Journeys to the Kings and Marriages Across Boundaries:Asian First Ladies and Sacralized Polygamy in Mythological Motifs and in Practice.,非洲移民所讲述的移民生活中的神话叙事研究(40)Reet Hiiemae,Narratives of the Promised Land in the Discourse of Contemporary Migration.,拜占庭神话中关于死者复生主题的解释(41)Katherine Anna New,Transcend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Life and Death in Byzantine Mythological Narratives.,古代和现代诺斯替主义中神话的生成问题(42)Sarolta Tatar,Myth Generation in Ancient and Modern Gnosticism:A Comparative Study.。
这一专题主要有两位学者参与讨论:其一是对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抢夺婴儿的恶魔拉玛斯图的研究(43)Julye Bidmead,Baby-Snatching Demos and Where to Find them:Mesopotamian Lamastu.,其二是利用图像学研究苏美尔宇宙中死亡和重生的结构及功能(44)Ann M.Agee,Reeds,Date Palms and Cosmic Mobility in the Afterlife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这一专题有5位学者分别讨论了电影《石榴的颜色》中的符号、寓言与冥界信仰的联系(45)Hasmik Hmayakyan& Levon Mikayelyan,The Ancient Symbols in Parajanov’s Film “The Color of Pomegranates”.;罗马尼亚文化传统中与死者世界交流的形式(46)Elena Dyakova,Overcoming Death on the Example of Several Romanian Traditions.;田野调查资料中(1998~2019年)阿尔巴尼亚人神话的神灵与生死特征(47)Alexander Novik,Mythological Deiti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Fortune and Death among the Albanians of Ukraine:Fieldwork Materials 1998~2019.;阿尔巴尼亚北部高地葬礼仪式中男人的哀歌、蛇的象征以及对冥界的信仰(48)Ledia Dushi,Funeral Rites in Northern Albania:Men’s Lament(Gjama),Death,and Serpent as a Chthonic Deity.;巴尔干农村地区与祖先的精神交流法,以及巫术中的食罪、精神斗争与悲伤情绪的相互关系(49)Katarina Pejovic,Sin-Eating,Spirit Combat,and the Negotiation of Grief in Balkan Folk Necromancy.。
纵观以上内容,本届大会有四大特色。
第一,本次大会的研究重点保持了印欧中心和语言学传统,但又不断扩大。参照以前大会,第十二届大会的参会论文主要对经典神话文本中的末日主题进行研究,并多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印欧问题。在第十三届大会上,诸位学者集中探讨的则是印欧神话中的“变形”主题。本次会议的研究对象除了印欧神话中的斯拉夫、印度、伊朗等地区,还有更为广阔的视野:美洲神话、东亚和东南亚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等等。会议尤其突出了东亚神话,共有9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对东亚神话展开研究。可见,印欧神话研究仍是重心,但在视野和地域上不断扩大。
第二,本次大会多关注印欧“死亡与迁徙”神话中的仪式,尤其是关于葬礼的仪式,通过对葬礼仪式的考察来研究印欧文化中的神话、民俗和信仰等内容。在具体研究方法上,仍主要侧重于语言学和文献学路径,比如从词汇学的角度探究斯拉夫神话中的死亡神话,以及对史诗《库什-纳马》和早期印欧文本中迁移主题的研究,多名学者还反复提及基于语言学的“比较法”在研究中的优势。无疑,这些内容仍然遵循了强大的学科传统。
第三,研究理论与视域的跨界拓展。第十三届会议中,《天体现象与古典神话的相关性》一文可看作是对自然神话的进一步发展。在本次会议中,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推进了坎贝尔的神话理论研究。一直以来,对坎贝尔神话理论的研究是比较神话学界的热门。坎贝尔将“单一神话”理解为跨文化的英雄模式,研究了神话与人类心理的关系,在本次会议上,有学者通过将“单一神话”放在启动与牺牲的结构之中,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单一神话”不再是模糊的概念,并使其更好地被应用于跨文明比较之中。在本次会议上,比较神话学的跨学科特点更加突显:有基于DNA数据和人种学的分析,有利用气候学、考古学证据的考察,有人类学的田野作业,有艺术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有媒介研究和伦理学的思考,有电影文化研究,还有哲学思辨。甚至可以说,比较神话学的研究从未聚集如此多的学科方法与路径融合。
第四,对当下神话研究的持续关注。当代社会技术、文化发展往往会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思考,并自然地溯源到神话。神话绝非遥远的文化遗留物,它动态发展并活跃在当下,它不仅在民间社区中广泛存在,还与社会技术、流行文化等要素结合,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本次会议中,有论文将网络论坛上的帖子和评论作为研究文本,将其与现代非洲移民讲述的移民神话中的叙事进行比较。还有论文把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的伊朗史诗《库什-纳马》作为对象,尤其针对网络上所讨论的其是否反映了一个波斯国王在新罗王国的流亡问题做了专业回应。作者还进一步引出重要讨论:“在当代世界(特别是互联网上),神话学和相关学科如何继续活跃、发挥作用?”这一讨论也势必启发学界去更多关注活在当下的神话。此外,本次会议还关注到在纳格-哈马迪沙漠图书馆发现的,由丹-布朗《达芬奇密码》出版而引起关注的诺斯替教文献,并针对这一热点文化现象进行古今对比研究。
综上所述,参照国际比较神话学学会第九届大会关注社会文化权力,第十二届大会关注自然灾害与末日神话之间的关系,第十三届大会关注智能时代与世界神话中的变形方式,第十四届大会关注灾异、迁徙与死亡叙事中的神话,国际比较神话学的动态发展显示出研究旨趣上的延续和边界扩充。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局部的极端自然灾害频发,更有宗教矛盾和局部战争威胁,这些全球性问题迫使学者们从文明源头和现实、从全球视野出发,围绕神话进行跨学科研究。毋宁讲,继印欧中心和比较语言学传统之后,关心大自然的过去与未来,更广泛关注人类的迁徙与交流,反思当下文化状态,表达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已然成为国际比较神话学的新视域、新传统。对新旧传统进行概括总结,不仅有助于了解比较神话学的发展脉络,也将启示中国的比较神话学学者更多探讨神话与文明基因、神话与现实、神话与政治、神话与未来、神话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共同命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