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红,马 乾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0146;2. 西北大学,西安 710127)
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根脉,但存在于中医古籍中的大量疑难字,特别是历代大型字书失收的疑难字,是中医古籍阅读、理解和整理的难点,从中医古籍整理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全面清理中医古籍中的疑难字。同时全面搜集和整理中医古籍中的疑难字,明确其字形来源和音义信息,认同其与相关汉字的字际关系,也是全汉字整理的重要工作,将有助于大型字书的修订与完善,有助于汉字计算机编码工作的推进。周艳红等[1]《论中医古籍在近代汉字研究中的价值》指出,“中医古籍在近代汉字研究方面具有考辨疑难俗字、丰富近代汉字字形资料、考辨字际关系、补充大型字书文献用例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在近代汉字研究中亟需加强对中医古籍用字的系统整理与研究”。
沈澍农《中医古籍用字研究》中涉及了宋以前部分中医古籍疑难字释读工作,解决了一批中医文献中的疑难问题,但尚未涉及金元以来的中医古籍中的疑难字,更未有学者系统搜集、整理与研究这批语言文字材料。马乾《中医古籍疑难字辑考》,周艳红等《中医古籍同形字考辨(一)》《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等对唐以来中医古籍中的一批疑难俗字进行了考辨,纠正了前贤时俊的部分误注误读。文章辑录了宋元以来中医古籍中的9个不见于《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书的疑难字,利用形音义互求、文献比勘等方法,对其形音义进行了考辨,并梳理了相关字际关系,纠正了中医文献中的部分疏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八《服器·服帛类·屐屧鼻绳》:“时珍曰:屐乃木履之下有齿者,其施铁者曰,音局”[2]160。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二《肺痈论》:“通用金鲤汤、蜡矾丸、太乙膏相间服之亦效,如手掌皮粗,六脉洪数,气急颧红,污脓白血,呕哕水,鼻煽,不餐饮食者,俱为不治。”又“肺痈看法”:“已成咯吐脓痰,气味臭,黄痰如胶粘固、唇反终亡”[7]。
(宋)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卷六《金疮痈疽打扑诸疮破伤风》载宣和时医案:“苏合香圆……此药居家不可缺也,气厥、鬼邪、传尸、心痛、时疾之类,皆《治良方》载甚详,须自合为佳尔。”“鬼邪”下校注曰:“”[1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木部》“苏合香”下曰:“苏合香丸:治传尸、骨蒸、殗殢、肺痿……”[2]3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一下《水獭》“肝”下:“发明……张仲景治冷劳有獭肝丸,崔氏治九十种蛊疰、传尸、骨蒸、伏连、殗、诸鬼毒、疠疾”[2]506。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二《杂病·诸伤门·虚劳》“附水丘先生紫庭治瘵秘方”条:“人有传尸、殜、伏连、五劳、七伤、二十六蒸,其候各异,其源不同”[15]。
“殢”为“殜”之讹。金陵本《本草纲目》卷三十四《木部》“苏合香”下曰:“苏合香丸治传尸、骨蒸、殗殜、肺痿……”[17],“殗殜”与“殗殢”为异文关系。“殗殢”又见于(明)胡慎柔《慎柔五书》卷四“痨瘵各疰论”于“夫骨蒸殗殢”下注曰:“半卧半起之谓”[19]。胡慎柔释义与《方言》郭璞注、《玉篇》等同。据此可知“殗殢”正当作“殗殜”“殢”当为“殜”之讹误。郭君双等校注《本草汇》时,于“殗殢”下注曰:“yān tì 淹替:病极重貌。《玉篇·歹部》:‘殗,病也。’‘殢,极困也’”[20]。此注释有误,注释者未能区别同形字而误引《玉篇》,其当据《方言》《玉篇》《本草纲目》《汉语大词典》等校注。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卷六《喉症论治》:“其症喉痹为总名,有缠喉风、乳蛾、喉癣、喉痈、喉菌、喉闭、舌、喉杵等症。而缠喉风,及伤寒喉闭,症为尤险。”又“舌喉痈”条:“凡舌下小舌,为舌。连喉肿痛,即为喉痈,不痛者非痈。大约舌兼喉痈而发,十有六七其势凶”[21]240。又同篇《附方》“吹药”条下“金丹能消肿出痰,若遇牙叉、舌、穿牙疔,专用此治之。如咽喉症,则兼用青药,看症轻重用之”[21]242。
(清)许克昌、毕法《外科证治全书》卷二《齿部证治》“牙痈”条下注:“一名牙蜞风,又名牙”[22]311。又《舌部证治》“重舌”条下注:“一名子舌,又名舌”[22]316。又《喉部证治》“喉痈”条下:“如舌下若生一小舌,连喉肿痛,为舌、喉痈,二者相兼则凶”[2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