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红昕,文慧超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基础日语》课是高校日语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教学周期较长、教学内容广泛、与学生共同学习机会多等特点,为有效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精准把握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将思政教育合理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确保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能够让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的始终,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分析可知,高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日语专业学生的要求,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水平和能力之外,还应该强化对素质水平的增强[1]。并且,近两年,各大高校日语专业都进行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其中,专业培养目标中,已经融入例如“拥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等,强化了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通常不能有意识地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在一起,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失去或者减少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进而阻碍了高校学生育人工作的有序进行。
从宏观的角度上分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常,日语语言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期间,难免会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等有所接触,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其与本国现状进行比较。所以,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与其他专业不同,接触到日本文化以及思想的机会相对较多,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文化以及历史等的影响。特别是现阶段,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多了解日本社会、风土人情,熟练掌握纯正且地道的日语,在课文中,很多都是以介绍当地人、物等作为侧重点,能够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元素相对较少[2]。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也使得教学内容不再是呈现外国文化输入,而本国文化输出的双向性交流,只是单纯地进行文化输入,长时间下来,学生就会出现盲目推崇日本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文化的情况,不能给予本国文化高度的认同感,无法更好地将本国文化表达出来,从而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不良现象,最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无法得到良好养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对外输出以及传播。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课程体系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一课程占据的课时相对较多。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基础日语》的授课教师与学生见面较为频繁且最为亲近;课程教学质量不仅对学生日语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方面也会深深影响学生。习近平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3]。为了能够让日语教学开展的更加顺利,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务必要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凸显思政教育的亲和力,让教育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确保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在高校各个课程开展过程中,都应该守好属于自己的一段渠、一片天,因为不同课程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履行课程思政的理念以及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基础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课程,不仅要对学生展开语言知识的讲解,还要制定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完美衔接。通过对相关调查得知,针对日语专业的新生,大多对日本动漫以及游戏非常感兴趣,因此才会接触日本文化并学习日语,并且很多学生对国外有着盲目的推崇感。因而《基础日语》 作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一定要承担起提升学生文化自觉的意识,让学生能够主动担负起文化自信的重担。虽然,课程思政十分重要,但切忌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若是如此反而会大大降低教学的水平和质量,长久下来,还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4]。故而在《基础日语》课程思政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润物细无声”的原则,将思政教育内容科学地与《基础日语》课程相融合,确保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
在具体的《基础日语》 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自身职责,能够科学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在教学期间,深层次地将教材中隐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以辩证的眼光,正确看待中日两国的交往史。
第一,强化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日语语言学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语言知识讲解期间,为了可以让学生深层次了解到日语语言的学习特点,常常会自然而然地为学生介绍日本风土人情以及生活习俗等[5]。但是,针对当代年轻人来说,依旧有很多人喜欢日本动漫和电影,最终成为“哈日族”,盲目地推崇日本,不断贬低本国文化。因而,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对学生展开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以客观的眼光正确地认识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文化渊源,例如:通过微视频展示日本奈良县出土“中国唐三彩”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找出日文与汉字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古文明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与国家自豪感。
第二,强化对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所谓的价值观念,主要涵盖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日语语言学习期间,难免会涵盖很多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政治制度等内容。并且,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相比,一些学生常常会产生羡慕崇拜之情,从而对本国尚在发展且完善的地方产生质疑和批判,存在较强的不公正性。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学生展开良好的价值观念教育,让学生能够利用发展且全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地认识问题,合理地解决存在问题,可以客观地看待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
第三,强化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两国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科学地展开比较,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保证学生能够具备较为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以更好地学会为人处事[6]。同时,加大对学生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的培养,确保学生可以知法、懂法并且守法,帮助学生构建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个人行为框架,从而为学生今后深造以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工作中,为了能够让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教师应该深层次地挖掘思政教育的内涵,确保学生能够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一方面,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日本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习,深入地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比如:在传统民俗文化、传统礼仪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中国传统礼仪。并且,在知识讲解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传统礼仪,通过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的礼仪习惯,提出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学生深度反思,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得以复兴。另一方面,当前,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时,常常毫无抵制力,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对待金钱以及生活态度存在享乐主义思想,在追求高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常常妄想不劳而获。因此,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深深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美好的生活需要利用自己的双手来获取,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通常情况下,《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多会分为四个板块,分别为:单词、语法、会话以及课文。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渗透的过程中,可以将价值观念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合理地融入到各个板块中,以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语单词以及语法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教学模式,正确地将人生观念与道德意识合理融入到语法造句的学习中,能够借助典型的词例等,例如:日语中的部分汉字依然保留着中国古汉语的意思、用法等,走る(跑的意思),去る(离开的意思),可憐(可爱的意思)等等,同时,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也是从日语演变而来的,例如:りょうり(料理)、けいざい(经济)以及しゃしん(写真)等等,让学生明白中日之间汉字词汇交流是双向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展开引导。在会话及课文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活动中,在情境中独立分析,自主思考,将思政元素合理挖掘出来,并能够加强对思政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榜样示范以及客观评价法展开教学,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思政教育融入更加科学且合理,教师还需要保证思想教育渗透的多样化以及多元化。
第一,保证教学内容生活化。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科学地对思政活动展开设计,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启发,增强学生品德素养。并且,从实际角度着手,模拟生活场景,保证学生可以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自身素养。
第二,保证教学内容的礼仪化。教师在组织开展《基础日语》课程活动过程中,应该在品德以及行为等教育层面,有效地与课程教学融合起来,能够将礼仪化合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保证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在教学期间,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全班起立,用日语向教师问好,让学生养成尊敬师长的意识。在课后,需要检查教室内电源是否切断,保证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意识。
第三,保证教学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在对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以及公正性,能够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以及学生对教师三向评价放在等同的位置,能够从各个层面考量,深层次地对学生综合素养展开分析。在评价期间,不能只是单纯地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还应该从学生为人处事以及团结友善等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综合的展开评价,保证评价能够相对合理。
综上所述,在《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思政教育适当、合理地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也能够让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协同生效,切实达到全课程育人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期间,教师一定要加大重视,能够依照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确保学生在精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专业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正确传递中国声音,以实现培养“全人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