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许祥云,王佳佳
(1.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江西 南昌 330027;2.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从2005年起,上海市便启动实施了“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2010年开始,又在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基础上,聚焦并推动了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2014年,正式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1]时至今日,“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已在全国高校逐步得以贯彻。笔者于2020年2-3月份针对高校2497名普通高校本科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93.79%的学生反映教师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会融入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有75.41%的学生认为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做法值得推广。本次调查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有58.31%的学生认为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不能做到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效地融入学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有51.03%的学生认为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所得收获为一般、很小或几乎没有;甚至有10.45%的学生认为部分教师生搬硬套式地实施“课程思政”,融入的“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课程内容毫无关联,干扰了学科专业课程的正常教学。这一调查进一步验证了部分学者的担忧,即“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育人元素发掘不够和应用不当的问题。[2]所以有学者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是要立足学科专业优势来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3]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4]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有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鉴于此,本文试图就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教学的融合问题进行探索。
要理解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课程思政”,以及为什么要开展课程思政。
关于课程思政,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表述。吴月齐(2018)认为课程思政即课程德育,指的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5]成桂英(2018)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广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通过其“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思政课、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6]余江涛等学者(2018)研究认为,课程思政就是从育人维度来关照课程价值,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利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新模式。[7]闵辉则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设置理念,即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营造不同学科课程既“同向同行”又“同心协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8]综合以上观点,可以将课程思政的概念定义为:通过挖掘学科专业课程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或德育元素,将其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并在教学实践中呈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同心协力”,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教育教学行动。简言之,“课程思政”就是在特定育人理念支配下的教育教学行动。
从课程思政概念内涵中不难发现,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全方位整合。使得高校德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程”,而是将各类学科专业课程也一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格局,既拓展德育的外延,也丰富德育的内涵,使得思政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相互融通,突破思政课程的“孤岛化”困境,以充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实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有机融合,做到“润物细无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使得学科专业课程前所未有地发挥出德育功能,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创建一个全课程育人环境,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育人;三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学科专业领域知识与实践方法来开展,将核心价值引领融入各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发挥“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的双重功能。
综上,不难理解,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即是隐含在学科专业课程德育资源中的教学育人要素,是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自然拓展与延伸,既保留了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本质属性,又与思政课程目标一致且能进行有效呼应,本质上兼具学科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是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挖掘出“思政元素”,那么学科专业课程有哪几种类型的“思政元素”,每一类又组合了哪些具体的“元素”呢?笔者以“德育资源”“思政资源”“课程育人”“教学育人”“课程思政”和“思政元素”等为关键词,通过搜集文献、随堂听课、专家咨询以及在线调研等手段,收集了与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相关的一系列高频语句和高频词,然后对这些高频语句和高频词(概念)进行整编、归并、减重等,最后进行了聚类,划分出了六类不同性质的“思政元素”,具体如下:
人的政治素养是其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经后天培养所形成的,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即是通过在校课程学习和环境影响所获得的对自己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起长期稳定作用的一种政治品质。高校各门学科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着大量能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思政元素”组合,这些组合可以归结为“政治态度(含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含中国梦与核心价值观认同)、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心理、政治能力”等,这些“思政元素”组合所蕴含的知识点及其核心价值取向,可以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融入课程教学,以达到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的目的。
公共道德是由特定社会和特定文化中的绝大多数成员自觉建立并共同遵循的某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种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对人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期许和影响。大学生是一个处于学习成长中的知识群体,也正是道德认知深化及其价值观的形成与稳定时期,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公共道德认知、思想教化与公共行为规制等起决定性作用。大学除了“道德与法律”及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以外,大量的学科专业课程也蕴含有丰富的“公共道德素养”类思政元素组合,具体包括“品德,作风,习惯;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美丑观,尊卑观;环境意识,法纪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此外,突显大学教育特点的思政元素还有“学术态度,学术诚信,学术价值观”等,这些思政元素所承载的知识点及其内隐的理论观点,对大学生“公共道德素养”培养至关重要。
文化素养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在的文化品质,不仅反应人的内在文化认知水平和发展质量,更反应与其内在文化认知水平相适应的情感表现和行为能力。所以针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不单纯只是学科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必须让大学生接受哲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知识及其学科价值的教育,具体则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文化要素丰富多彩,可以是包括“食品、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在内的显性文化,也可以是包括“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在内的隐性文化。通过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所隐含的文化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理解和掌握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提高认知水平,尤其是要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创造与发展的能力。
职业素养可以理解为职业操守,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大学生是未来职场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大任,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大学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类“思政元素”,既包括了培养大学生显性职业素养的“思政元素”,如“职业形象、知识、技能、资质与职业行为习惯”等,也包括培养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职业思想、道德、心理与价值观”等元素。这些“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发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功能。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坚强依靠,对大学生宪法法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各部门和行业生产服务联系紧密,蕴含着大量不同类型的与宪法法治意识培养相关的思政元素组合。主要包括“宪法意识、法治观念、人权观念、民主观念;法律认可与崇尚意识,遵法与守法意识,法制精神”等。
这类资源的思政要素广泛镶嵌于学科专业课程固有的教学内容中,属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本体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养”培养属学科专业课程的固有使命。同时,这一资源特质又正好契合了“课程思政”的本质要求。所以,就此类资源的特质来说,其在学科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属性与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属性具有同质性。概括来说,此类资源的要素组合可以包括为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好奇、开放、冒险、挑战、独立、自信、内驱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重组思维)和创新实践(问题识别和表征能力、信息和资源搜集能力、创意与行动力、实践活动与作品产出能力)”三大类。[9]此外,创业素养是“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三种要素的内在统一体,[10]具体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思维、解决复杂问题能力;风险意识、运筹能力、协作精神、效率观念;独立思考、自信自强、求实作风”等要素组合。
利用大学课堂教学阵地开展“课程思政”,首要任务就是挖掘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这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没有充足、应景、针对性强并易于被大学生普遍接受的“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根本无法实施。所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看,挖掘“思政元素”需要重点掌握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准确把握“思政元素”的内容边界。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健康、端正的政治素养、公共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创新创业素养,就是要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11]因此,在高校学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时,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特定成长阶段的成长特点以及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重点围绕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公共道德素养、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创新创业素养”等六个方面来进行挖掘;在融合、编制思政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理解与掌握六大类思政资源及其所蕴含“思政元素”的内涵要点,准确把握其内容边界,分类承载思想价值和体现育人功能,并确保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自然的衔接,同时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呼应。
第二,突出体现学科专业课程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有联系,但又有本质区别。“思政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和核心,突出政治属性,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真理性,以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的认同,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而“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的适当延伸与必要补充,是以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的另一条育人渠道。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思政”,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必须仍然保留原有学科专业课程的本质属性,继续凸显学科专业的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学科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只有在不改变其学科专业课程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自然地、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第三,坚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心协力。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载体。在学科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既要深入梳理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又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心协力。文、史、哲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中华文化的教育;经、管、法、教类专业课程,要突出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关注现实,培育经世济民、诚实守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理、工、农、医类专业课程,则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的结合,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与工程伦理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生命健康与爱心教育,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与“思政课程”一道共同完成育人使命。
“思政元素”的挖掘、筛选与评价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和基础,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机融合,则是“课程思政”能否产生实效的关键,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一个难点。调查表明,部分教师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机械地引入“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有效衔接;或者主次不分,过量占用学科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时间;甚至在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计划中,独立安排“类思政课程”教学等,这些做法都是对“课程思政”的曲解,也严重影响甚至干扰了学科专业课程的正常教学。所以,教师能否在不影响学科专业课程总体布局和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机地融入学科专业课程,并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实际效果,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点的融合过程中,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其任务和使命有所不同,各有侧重。所以,教师在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时,务必要深入了解所授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不同任务和使命,以切实做到有的放矢、言必有中。对于“公共基础课程”,要通过“课程思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的情怀,加强思想政治品德修养,增长科学知识与见识,重点培养学生为国家和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专业教育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头脑、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提振其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意识。高校专业类别复杂多样,培养目标各异,务必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探索其不同的育人使命;对于“实践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发扬诚实劳动、艰苦创业的作风和精神,扎根中国大地认识、掌握国情和民意,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和品质。
学科专业课程不同于“思政课程”,其主要使命是实现各自既定的课程教学目标,在不影响实现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来开展“课程思政”,所以不能脱离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来谈“课程思政”。在前述六大类“思政资源”所属的系列“思政元素”的组合中,每一种“思政元素”在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内容背景中所体现的价值与功能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一种“思政元素”都可以根据不同的育人需求来承载不同的思政内容,以实现“思政元素”的不同价值与功能。因此,要真正使“课程思政”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并尽可能取得最大化实效,就必须将每一种“思政元素”置于特定的学科专业课程内容背景中,并让这些“思政元素”所承载的思政内容,作为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进行自然延伸和有机融合。也只有在这种自然延伸状态下的“课程思政”,才易于被学生接受,才能让学生在学科专业课程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和提升,也才能使“课程思政”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碎片化”地镶嵌于课程的知识点上
“思政课程”教学强调内容的体系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而“课程思政”则强调“思政元素”对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依附性,强调各种“思政元素”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有机性融合。所以,“思政元素”所承载的思政内容往往以一种“碎片化”的形式融入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以某一特定的事件、事例、案例或故事等形式与学科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嫁接,从而传递着特殊的育人信号,发挥特有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因此,在实施学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科专业课程各章节不同知识点,将“思政元素”所承载的思政内容自然、无缝、有机地镶嵌于学科专业课程的不同知识点中,有选择性地与课程知识点进行融合。这种“碎片化”的镶嵌,不是简单的“零打碎敲”,而是在整体设计并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同心协力基础上的“分片布局”和“多点开花”,最后形成强大合力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综上,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融合,是一项集专业性、技术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课程综合改革工作,有赖于大学教师和管理者对大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与环节的准确把握,有赖于对大学学科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与“思政元素”内涵、类别及其组合的深刻认知与理解,也有赖于对“思政元素”挖掘方法与艺术的正确应用。只有真正解决好“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课程知识点融合的问题,“课程思政”才能真正稳步、有效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