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规律*

2021-03-25 01:22吴晓晓呼兴华王晓琳许建秦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温病病案茯苓

吴晓晓 ,丁 辉,呼兴华 ,王晓琳,许建秦

1 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712046;2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丁甘仁是清末民初著名医家,是孟河四大家之一。丁氏早期治疗温病用药皆得“轻、灵、巧”之妙,后至上海,治疗外感热病主张伤寒六经与温病卫气营血结合、经方与时方并用,寒温融合辨证论治,其对温病治疗有独到见解[1]。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根据是否兼湿,可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其中湿热类温病大多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病情复杂多变,愈后易复发[2],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对丁甘仁湿热类温病医案进行分析,总结其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资料来源搜集《丁甘仁临证医集》[3]和《丁甘仁医案续编》[4]中关于湿热类病案83个。

1.2 纳入标准1)病案中明确提出病因病机兼湿热的温病,主要包括暑湿、湿温、伏暑等疾病;2)病案中症状、处方用药完整,且疗效确切;3)多次复诊病案选取疗效显著、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调方结果可作为新的处方录入。4)仅有处方名但能查出药物组成亦可。

1.3 排除标准1)不能明确为湿热类温病的病案;2)用药大多数相同的处方;3)疗效不显著、失治、误治处方。

1.4 中药标准化根据《中药学》[5]及《中药大辞典》[6]对所有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如象贝母、大贝母统一为浙贝母;粉葛根统一为葛根;净蝉衣统一为蝉蜕等。

1.5 处方录入与核对将病案处方由专人筛选完成后,双人审核,以确保数据源的准确性;由专人将病案信息及处方用药输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再由双人核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

1.6 统计学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统计报表”模块中的方剂统计功能、“数据分析”模块中的“方剂分析”功能,提取治疗湿热类温病的方剂,然后点击相应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分别点击按钮“基本信息统计”(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包括用药模式、规则分析、网络展示)“新方分析”,得出常用药物选用及配伍规律、新的药物组合及处方。支持度个数:药物组合在所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支持度个数≤处方总数)。置信度:A→B,即当A 药物出现,B药物出现的概率(A出现后,置信度越接近1,B出现的几率越高)。

2 结果

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共整理出83 个病案,100首处方,141味中药。

2.1 用药频次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是茯苓,还有枳实、半夏、竹茹、大豆黄卷等也是常用药物。见表1。

表1 频次≥14的中药

2.2 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布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以寒、温、平性中药为主,热、凉性中药较少;甘、辛、苦类中药常用,酸、咸、涩类少用;丁甘仁用胃、脾、肺等经中药较多,小肠、胆、膀胱等经中药应用较少,见图1—3。

图1 四气

图2 五味

图3 归经

2.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应用软件“组方规律”条目,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0(支持度个数=方剂数量×支持度),“置信度”设置为0,6(系统默认的设置),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共32个,包含15味中药;药物组合频次由高到低排序,频次较高的有“半夏,茯苓”“茯苓,枳实”“茯苓,泽泻”等;居于网络图中心区域的中药为茯苓、竹茹、半夏、枳实。见表2、图4。

表2 支持度>20%的中药组合

图4 处方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

2.4 基于熵聚类和改进的互信息法聚类分析应用软件“新方分析”条目,将“相关度”设置为5,“惩罚度”设置为2(系统默认的设置),进行聚类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点击“提取组合”,可推演出2 个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又推演得到2 个新处方,分别是“半夏-佩兰-藿香-金银花-葛根-荷叶”“石膏-苍术-知母-滑石”。见表3及图5。

表3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湿热类温病的核心组合

图5 治疗湿热类温病新方的药物网络展示图

3 讨论

3.1 用药频次分析湿热类温病,是指感受兼有湿邪的温邪,如湿热病邪或暑湿病邪所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主要包括湿温、暑湿、伏暑等[2]。孟河医派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性证候要素为湿、痰、气滞、风、火(热)等[7]。用药频次分析显示:丁氏治疗湿热类温病用药以利水渗湿药(茯苓、泽泻等)、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竹茹等)、理气药(枳实、陈皮等)、化湿药(藿香、佩兰等)、清热药(金银花、连翘等)、发散风热药(柴胡、葛根等)为主;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茯苓,薏苡仁、泽泻、通草等利水渗湿药也使用较多;从关联规则看,核心药物组合茯苓-半夏、茯苓-枳实、茯苓-泽泻等的配伍也体现了丁氏对茯苓的使用,正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所述“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茯苓、薏苡仁甘补淡渗,利水渗湿,导湿下行而不伤正,通草甘淡质轻,利小便而引湿热下行,泽泻淡渗而寒,利水渗湿而泄热;此外,高频药物中半夏、藿香、佩兰、白豆蔻等苦温燥湿,大豆黄卷、荷叶清暑祛湿,与祛湿相比,丁氏应用清热药较少,高频用药中仅有3 味清热药(金银花、连翘、白薇),体现其书中提到的湿为黏腻之邪,最难骤化,湿不去则热不退的病机观点。叶天士在《温热论》中也提出“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且湿热类温病早期过用寒凉清解之品,易损伤阳气,导致泄泻、呕吐,邪陷三阴,痰蒙清窍则导致神昏谵语等。

3.2 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丁氏用药以寒、温、平性药物为主,甘、辛、苦常用,多用胃、脾、肺等经药物。这正与孟河医派认为其病位证候要素主要涉及脾胃、肺、肾,尤以脾胃为关键的思想吻合[7]。湿邪侵袭人体,易致湿困脾阳,脾失健运,水液内停,而造成水湿内生,内湿又易招致外湿,因此健脾为治疗本病的关键,丁氏治疗本病寓健脾于祛湿中,除用茯苓、通草、泽泻、薏苡仁等味淡气平之品通调水道,使湿从小便而出,还用神曲、麦芽、谷芽等甘温之品来健脾开胃,以半夏、藿香、佩兰、白豆蔻等苦温辛燥之品燥湿醒脾。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的治疗原则[8]。

3.3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居于网络图中心区域的中药为茯苓、竹茹、半夏、枳实,这是温胆汤的基本药物组成,茯苓利水渗湿而健脾;竹茹清热化痰而除烦;半夏燥湿化痰而和胃;枳实苦泄下气而调畅气机;融祛湿、清热、理气、健脾于一方,是邪在气分,湿遏热伏,气机不畅的基本组方,提示丁氏治疗本病还注重调理气机。高频用药中陈皮、大腹皮、杏仁等行气、降气之品频多,陈皮辛苦温,理气健脾又燥湿化痰;大腹皮辛散质轻,行气宽中而宣肺利水;杏仁苦温降气又润肠通便,祛湿的基础上用理气药,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言“气化则湿亦化”,丁氏书中所说“气不宣,则湿不化”。

3.4 基于聚类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基于聚类分析得出2 个新处方均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新处方1:“半夏-佩兰-藿香-金银花-葛根-荷叶”,半夏、藿香、佩兰燥湿醒脾,宣化中上焦之湿,金银花疏散风热,引热外出,配伍葛根甘寒清热生津而不碍湿,荷叶清暑祛湿而不伤阴,寒温并用,用药轻灵,本方可用于湿热类温病卫气分证的辨证治疗;新处方2:“石膏-苍术-知母-滑石”,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清中上焦之热,知母滋阴而不助湿,苍术燥湿健脾,燥中焦之湿,滑石性滑利窍,清暑利湿,引热下行,导湿外出,清热作用较前方强,且兼养阴生津,本方可用于湿热类温病气营分证的辨证治疗。

4 结论

本研究共搜集丁甘仁治疗湿热类温病病案83 个,处方 100 首,涉及药物 141 味。本研究发现,丁氏用药寒温并用,以脾胃为关键,以祛湿为主,清热为辅,苦温燥湿、甘淡渗湿之法同用,兼顾调理气机,注意顾护脾胃,标本兼顾,为现代治疗湿热类温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温病病案茯苓
病案数字化质量控制研究
病案突进
病案信息化在病案服务利用中的应用效率分析
云茯苓
云茯苓
吃到自然瘦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