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为什么会混用
广东省博物馆“走进吉祥”展厅里,展出了一幅绘有“三多”吉祥图案瓷器的照片,其旁有如下介绍文字:“‘三多’指的石榴、桃子、佛手,是中国的三大吉祥果。这三种吉祥果组合在一起,可用于祝愿‘三多’,既多子、多寿、多福。石榴多籽;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和寿联系紧密,神话传说中有使人延年益寿的‘寿桃’;佛手的‘佛’和‘福’谐音,所以这三种吉祥果组合在一起,寓有‘多子、多寿、多福’之意。”这段文字中的“既”是别字,写成“即”才对。
在语用实际中,有很多人“即”“既”不分,例如把“既然”错写为“即然”,把“即使”误写成“既使”。
即j!,从甲骨文形状来看,左边是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正坐着用餐的人,古字像人面向食物,是会意字,本义是就餐,就食。后来,“就食”引申指“接近”“靠近”等义,如“若即若离”“成功在即”“可望而不可即”;也表示动作在很短时间内发生,或者后一个动作紧接着前一个动作发生,用作副词,如“知错即改”“召之即来”“一触即发”“一击即溃”;后又由“就”义引申出“就是”“便是”,表示对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肯定、强调,说明事实正是如此,作判断动词用,如“非此即彼”“非打即骂”。
既j#,从甲骨文形状来看,字形很像人吃饭后张着大嘴打饱嗝儿张望的样子,又像人背向食物,表示吃饭已经结束,也是会意字。“既”的本义就是“尽”“完”“结束”,用作动词,如“食既”“言未既”。然后由此引申出“已经”“……以后”等义,作副词用,如“既定”“既成事实”“既得利益”“既往不咎”等。
从上可知,照片说明“‘三多’,即多子、多寿、多福”中的“即”,应解作“就是”,写成“既”是误写。此外,表让步意味的假设,要用“即使”,其常见形式为“即使……也……”;表已然事态,要用“既然”“既然……那么(就)……”表示。
“誊”“誉”不要混用
某网站打出这样的广告用语:“用移动打印来自动替换誉写罚单。”引句中“誉写”是“誊写”之误。在电脑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类错误也很可能多为敲键失误所致。但从实际语用情况来看,“誊”“誉”两字的上边确实也常会写错。
就字形说,“誊”的上边是“”,誉的上边是“兴”。其次,它们的字音和字义也不同。
謄t9ng,本义指照底稿或原文抄写,前面引句“誊写罚单”就是这个意思,此外还有誊清、誊录等。用作动词可以单用,如“稿子太乱,要誊一遍。”
誉y&,本义指称许、赞扬,如“称誉”“赞誉”“过誉”“毁誉”。引申指名声,也特指好名声,如“名誉”“声誉”“信誉”“盛誉”“誉满全球”等。
“誉”跟“誊”不同,一般不单用。“誊”和“誉”的下边都有“言”,都跟语言、言说有关,不同的是,“誊”指抄写书面语言,“誉”涉及的语言范围更宽泛,有口头的,有书面的,并且是正面的,褒扬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