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改革态势明显,部分省市已实现高考新课标化。在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下,学生应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更强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具有更专业的教学技能,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无论在幼儿园、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均应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低,语言交流技巧不健全,为了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其大脑发育,户外运动在幼儿教学中至关重要。在实际的幼儿户外活动中,虽然绝大多数幼儿园均配置了户外活动场所以及相应的户外活动教师,但整体上依旧存在各类问题,相关环节有待优化。因此,文章从分析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意义出发,探究创设户外环境中的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实践措施,优化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
关键词:户外运动;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实践思考
一、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幼儿户外活动环境的质量,提升幼儿实践能力,有利于大脑发育
幼儿教育隶属学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基础性启蒙内容,深刻影响着幼儿后续学习生活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随之提高。户外活动作为幼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符合幼儿“快乐教学,玩中教学”的基础理念,有利于儿童自然天性的发挥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幼儿园在创设了较为优越的户外活动环境后,可提升户外活动区域的功能性,使幼儿教师在户外活动中“有所教”,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有所得”。另外,由于幼儿精力有限,注意力集中程度差,在长时间的室内教学中幼儿易出现疲乏或者走神等现象,降低幼儿课堂授课效率,在优化扩展了户外活动区域后,可切实实现“劳逸结合”,有利于幼儿高效学习与健康成长,促进大脑发育。
(二)突出个性化教育理念,培养幼儿综合素质
幼儿户外教学活动中往往包括体操、游戏以及其他实践性活动。在此类活动中,教师可依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充分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分析幼儿表现不同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且针对性较强的措施,突出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另外,幼儿教师可将室内的部分教学任务扩展到户外活动教学中,在具体的情境之下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可进一步强化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必须注意的是,要想达到上文所述效果,幼儿园必须优化幼儿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只有合适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户外教学的优势,从而提升幼儿优秀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二、 关于现阶段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思考
(一)户外运动空间整体规划不合理
户外活动空间是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是幼儿教师进行正常户外教学的前提条件,应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活动区域性以及灵活改造特性。但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域不尽合理,整体空间构造不能满足灵活多变的活动需求。具体来讲,各年级幼儿活动的具体形式不同,需要的场地各异,在进行追逐类游戏类活动时,幼儿活动范围较大,此时对活动空间的要求为障碍少以及平整度高,并应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例如地面应铺设细沙或者草坪等;在进行探索类游戏活动时,活动区域内应具有充足的设备资源,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平面构造中,均应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并且应在活动内容变化时便于改造重整。一些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整体建设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但改造灵活性差,改造成本高,不利于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长期使用。不合理的户外活动区域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教师的户外教学质量,甚至出现教学流程化、活动内容刻板化的现象。
(二)户外运动区域基础设施种类不够齐全,应用方法不规范
在幼儿的室内教学中,幼儿教师会利用各种形式的绘本图书或立体图书提升幼儿的生活感知能力,但如果缺失后续的实践应用,整体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幼儿户外活动即为对室内教学活动的补充和扩展,因此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环境中应安设针对性强、种类丰富以及操作性好的基础活动设施。但部分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区域中基础设施单一、种类较少,甚至存在设施老化以及生锈等现象。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开展户外教学活动时,有时需要借助于具体的游戏设施,但由于户外活动基础设施针对性不强,教师无法详细地说明具体规范和要求。具體来讲,幼儿教师时长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攀爬活动,旨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但很多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中的攀爬设施老化,相关技术要求陈旧,“形式化”严重,导致幼儿教师户外活动授课质量低;另外,由于幼儿教师自身能力水平呈现差异化,在具体户外运动中,无法正确使用相关运动设施,不能引导幼儿遵守运动行为规范,导致户外运动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三)户外运动区域环境整体功能性较差
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以及调研中发现,虽然一些幼儿园的户外运动设施齐全、种类较多,但如果依据运动形式分类,就会呈现运动形式单一的情况。也就是说,幼儿园在建设户外运动区域环境时,未充分考虑幼儿的活动形式,即使在幼儿活动设施种类齐全以及数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依旧无法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些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创设风格偏向于“运动型”,进而忽略了对幼儿人文素养的培养;有些幼儿园的户外环境创设风格偏向于“文艺型”,从而导致幼儿无法获得正常的运动量,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缺失。总之,幼儿园在创设户外运动环境时,应兼顾环境的各项功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发展要求以及幼儿教师的教学需求。
三、 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具体实践方法阐述
(一)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应充分体现功能导向性
功能导向性应贯穿于环境创设的初期计划、中期改造以及后期应用中。在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初期计划阶段,幼儿园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充分调查幼儿园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并同时明确幼儿的具体情况,对体质特殊或有其他特殊需求的幼儿应详细备案,避免在后续活动出现安全问题。在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中期阶段,幼儿教师应积极总结幼儿阶段性教学需要,在完成室内授课目标的前提下,改造幼儿室外运动环境,添置新型技术设施,淘汰陈旧运动设备,强化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功能适应性。也就是说,在幼儿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开展不同的户外运动活动,此时需要相同功能的活动设施进行适配。例如,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很少有攀爬类活动,主要语言游戏类活动为主,此时应注意塑造户外运动环境的“人文气息”;在大班的户外运动活动中,时常会开展跳跃或者攀爬类运动活动,此时应注意塑造户外运动环境的“运动形式”。另外,在户外运动环境的后期应用中,幼儿教师应注意强化运动活动的“兴趣导向性”,应依据幼儿的具体活动兴趣,开展针对性强的运动活动,进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境中,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小知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以及实践能力。
(二)充分扩展户外活动区域环境内容,丰富具体活动内容
幼儿的户外运动应具有形式多样、娱乐性强以及趣味性高的特点,在具体的运动环境创设实践中,幼儿教师应使用多元化的活动材料,努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实践思维,促进幼儿大脑发育。特别应注意的是,幼儿户外运动应在兼顾形式多样化的同时,具体的活动内容也应丰富多彩,运动细节应和具体的区域设施相匹配。具体来讲,在幼儿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区域运动时,应结合基础设施的特色努力丰富具体活动的环节,增加活动运动量,切实提升幼儿的运动效果。例如在堆沙子运动中,首先应保证幼儿园具备良好的沙土环境,并同时应准备好相应的堆沙子工具,尽量做到每人一份,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自行进行挖沙、填沙、塑型以及描边等过程,并在不同的环节中给予示范和引导,减少“包办式”活动形式。因此,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区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避免教师在扩展运动活动内容时“无从下手”。例如在挖沙子活動中,如果具体的沙土环境不适合堆沙活动或者工具种类不齐全,均会严重影响幼儿运动质量。
(三)合理借鉴成熟案例,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过程
在国内的幼儿园建设案例中,有很多成功案例,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幼儿园在创设户外运动区域的具体环境时,可充分借鉴成功案例,学习其优秀的布局方式、合理的针对性功能布置以及较高安全性的设施使用规范等。当然,幼儿园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全面分析本学校幼儿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样板,确保户外运动区域具有良好的功能性,保障幼儿可在户外运动中提升实践能力。具体来讲,幼儿园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建设幼儿园户外运动环境时,在道具选择、材料应用以及设施购买方面多做调研,同时与幼儿教师取得有效沟通,充分结合幼儿教师的反馈意见以及学校的实际经济情况,确定户外运动环境中的资源布置数量以及结构。另外,不同阶段的幼儿运动需求各异,在置办新型运动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其使用年限是否符合幼儿运动要求,同时可针对无法使用的旧设备、旧仪器或者旧设施进行改造,尽量回收利用相关基础设施,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户外运动环境构造的整体成本。
四、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的创设过程中问题较多,无论是户外运动空间整体规划不合理;还是户外运动区域基础设施种类不够齐全,应用方法不规范;或者户外运动区域环境整体功能性较差,均在幼儿园创设运动区域时时有发生。因此,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此类问题,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了几条可行性较高的措施,无论是提升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功能导向性;还是充分扩展户外活动区域环境内容,丰富具体活动内容;或者合理借鉴成熟案例,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过程,均是合理有效的措施,幼儿园管理人员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
参考文献:
[1]李苗苗.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3):257.
[2]席淑桂.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20(20):175-176.
[3]郑丽芳.幼儿园情境式户外运动区域的环境创设[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版,2018(Z1):68-71.
[4]闵雅.幼儿园户外运动区域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4):72.
作者简介:徐心怡,江苏省昆山市,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区娄汀苑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