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个性化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进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多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借助数学知识的开放性,以小学数学的个性化单元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重组和变革,对学生的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和研究。本文就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改革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作为我国小学教育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该利用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性和开放性,分析学生的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以教学目标和标准为准绳,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综合性将教材中的单元和主题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结合当今的社会发展情况对知识进行补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学校和教师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个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则充当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有效的发展和提升,这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齡相对比较小,认知能力还不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在性格、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是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存在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和整合,利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提升自己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连贯性和综合性,但是在教材内容中并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导致很多内容虽然具有关联,但是并没有设置在一个单元中进行统一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知识掌握相对分散,对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应用能力不够高,数学解题能力低。想要提高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为依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和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状况,将教材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和结合,构建个性化的单元教学方式,在保持学生对于知识的新鲜感的同时,也将数学知识进行连贯性教学,促进学生对于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和综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以实际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将知识重组当作一种课堂内容组织形式,在连接不同单元的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深化教材内容,将同类型的知识进行整合,将一种问题的解答方式进行整合,将数学问题以知识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将同种类型的知识进行统一综合记忆,掌握数学问题的解答规律,掌握方法之后学会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整合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课堂知识进一步延伸,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分析能力。
三、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在提高个性化单元教学效率的过程中,除了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将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优化和变革。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课堂组织形式有很多种,包括小组讨论形式、合作探究形式以及动手实验形式等,在活跃教学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有效教学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也是有效课堂开展的重要的支撑,因此,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结合现实社会,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重视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基础性课题。该部分课题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完成规定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的发展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课本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挖掘,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之后,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建立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自己的优势和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应用个性化单元教学之后,他们对于小学数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升,对于课堂学习的相关纪律等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下,教师就可以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单元教学目的为基础,科学组织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采取合作学习、独立学习等不同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学习方式的不同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同为主要依据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譬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采用动手操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制作立体图形,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教学,长方体的顶点、面等,学生就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并掌握图形知识的规律。学习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小组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实践探究等。在多种学习方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教师指导补充学习
在实际的个性化单元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存在一定的教学误区,就是机械地将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单纯的罗列,忽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对于成堆的知识罗列显然不能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和补充,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中,主要分为基础内容和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实行个性化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在将单元内容进行有机重组和整合之后,要为学生进行一一罗列。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三角形的各种类型以及特点等进行集中展示,并进行集中讲解,方便学生更好地将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综合学习。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并设计一定的具有提升作用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巩固知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对于学习内容和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六、布置个性化作业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作业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合理、科学的作业,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评价,更是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开阔思维,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对此,在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内容结束后,也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个性化作业。对于传统教材来说,教材课后会有课下作业,另外,还有很多的练习册或者习题册以供学生进行练习,但是习题册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没有顾忌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点,认为学生都是一样的水平和特点,呈现出来的作业内容也几乎千篇一律,长久以往,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培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的进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学生设置分层个性化作业。作业内容中既包括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又有提升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将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补充和提升。这样多层次的作业布置,适合多个层次的学生,可以让每一名学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都能够有很好的提升和发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小学数学的个性化单元教学的改革也已经提上日程。教师通过实行个性化单元教学,以小学教学目标为准绳,丰富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形式,在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学习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下,希望更多教师能够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单元教学,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与重组,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养成独特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參考文献:
[1]刘艳平.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2] 欧阳晨.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6).
[3] 夏丹丹.小学数学个性化单元教学改革的个案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