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徐菁菁
我当老师后,一直顺风顺水。学校突然安排我接手二年级的一个困难班。这个班级的各项表现都比较差,尤其是课堂纪律糟糕。
接手的第一年,我绞尽脑汁想要镇住这帮“匪娃”,但都失败了。班级如同一盘散沙,每天我疲于应付其他班级学生的告状、各种各样的通报批评。
在痛苦的自我否定之后,我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认真反思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些焦虑和痛苦有很大部分来自过去荣誉建立的虚荣心。当我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时,再也不愿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打量世界了。
那天,我决定不再像往常一样把那个站在外面的女孩“吼”进教室。我走过去,在女孩身边蹲下来,跟她一起抬头望天。望着望着,孩子自言自语起来:云是天空的衣,雨是天空的泪。我接过她的话茬答道: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女孩激动地说:老师,你说得可真好。
这个女孩不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两句诗给我带来了多么巨大的震撼。一个想法在我心里萌动:不是说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吗?让这班匪娃多沾点“诗气”,他们是不是会“消停”一些,变得安静文雅一点儿呢?
从那以后,诗歌成了班级的日常。每次晨读,我就会带孩子们读一首诗。我们先是读童诗,后来开始唱经典。有一次,因为唱《短歌行》,孩子们对曹操兴趣盎然。我索性上了一堂关于曹操的语文课。这又让孩子们对《三国演义》产生了好奇。于是,全班开始读《三国演义》。
不只读诗、背诗,孩子们也爱写。刚刚起步时,我只要求孩子们写一两句话,也不立什么写作规矩,不做任何硬性规定,而是鼓励他们“纵笔由心”。
对孩子们而言,一切都可以激发创作。我的课堂经常因为“意外事件”暂停,变成写诗时间。一次运动会,因为下雨而被耽搁,孩子们心里失落,无心上课。那干脆写诗吧:“天空飘的是雨?水灵亮晶晶,分明就是孩子们的眼泪。阳光,阳光,你快些来吧!等你轻抚哭泣的心灵。”上学放学路上,师生共同仰望一片天空、几朵白云、阵阵落叶,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就成了一首集体创作的诗歌。
事实上,诗歌给这个班级和我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语文”教学本身。在班级写了3000首诗以后,我挑选、编辑了一本诗集《青青泥中芽》。看到自己的语言化作铅字,大家都有極大的成就感。
在开始读诗写诗后,我和孩子们在诗歌里自由表达,彼此接纳和理解。每天,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一天工作结束时读孩子们发给我的诗歌。那些童稚的想象和鲜活的语言,把我从职业倦怠里拯救了出来。我和孩子们的心变得很近,我不再对他们“吼”了,孩子们面对我也不再局促拧巴。
读诗写诗虽然没有如我所愿,让这些孩子改掉“匪”气,但我清楚他们体格健壮、思维活跃、团结友爱。我松弛了下来,让孩子们在日常管理中给自己做主。我想,学生是应当遵守一定的规范,但过于严格,可能会冲淡学生内心的需求。我相信,给足他们自由,他们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大浪淘沙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