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
当前,一些教育、科研领域简单地把是否入选人才工程、是否拥有“学术头衔”作为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仅以“帽子”论英雄,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高校人才称号的若干意见》,要求扭转高校“唯帽子”倾向,不给人才贴“永久牌”标签,完善人才称号退出机制,培养支持各类人才。
所谓人才“帽子”,也就是人才称号,是为表彰杰出人才而设立的各类荣誉称号。围绕人才称号而开展的人才项目或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和培育优秀人才。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教育、科研领域特别是高校“唯论文、唯帽子”,甚至形成利益固化的“永久牌”标签,脱离了设立人才称号的初衷,弱化了引才育才的作用。
“唯帽子”之所以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才评价体制机制的错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仍然实施“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依然严重。
名目繁多的人才评价和奖励计划不仅让科研人员应接不暇,还造成科研资源片面集中,影响人才的积极性,甚至滋生了所谓“帽子文化”,使一些科研人员难以安心科研,破坏了学术生态。国家大力倡导科研人员静下心来、潜心科研,以谋求原创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帽”取人之风得不到遏制,必然会让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把“帽子”当作人生目标,追求早发论文、多发论文,进而早日戴上“帽子”,提高自己的“含金量”。摘掉人才评价的“帽子”,不给“帽子”贴上终身制标签,才能打通能上能下的通道,既引導人才努力发挥作用,也让年轻的教育人才、科研人才看到希望。
坚决破除唯“帽子”倾向,各地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才标准,更注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实绩,充分发挥科研评价“导航灯”和“调节器”的作用,不断激荡人才队伍的“一池春水”。
各地应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拥有各级各类“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只要做出业绩贡献都是人才,同等业绩贡献就要对应同等的支持和待遇保障。人才怎么评、怎么用,各有良方,但不管什么招式,都应“唯才是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