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薇 冯敬益 彭程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变,各类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及。UI设计不仅更加方便人们使用和操作各位智能产品,同时也是基于各类艺术表现形式,提高人们视觉审美以及感官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现代化经济水平发展越来越高,UI设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也需要得到不断的优化和革新。本文阐述了UI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信息化时代下UI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信息时代背景;UI教学设计;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2-0113-02
1 UI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首先,想要了解UI设计这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就需要了解UI这一学科的含义。UI是用户界面的简称,其主要功能是用于电子产品软件实现人机交互,在界面操作过程应用设计。可以说在信息时代,无论哪一行业都需要面临智能科技以及互联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变革,而智能终端也成了人与人之间交互,企业与企业之间交互,企业与人之间交互的基础元素,是增加用户直接体验的最有效方式。
UI设计的最主要作用是要让用户能够通过UI设计来更加直观的有效感受科技以及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差异和优势,目前我国很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UI设计课程,从最基础的手机界面、各类App软件图标以及网络界面优化,还有VR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从学科内容进行细分,不仅包括了最基础的设计学,色彩学,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心理学以及人类行为学的相关知识。
总的来讲,UI教学模式的发展依然呈现出了进门容易精通难,教学容易实践难的趋势。教师只能作为技术引导带领学生完成入门阶段的学习,而想要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UI设计水准,还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文化层次和社会经验。
2信息时代开展UI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2.1重视多元化的发展
首先,在信息化时代开展UI设计的相应课程,能够有效保证各行业各企业对该岗位人才的实际需求。可以说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各类艺术设计的元素趋于多元化和传统的艺术设计不同,已经不再仅限于纸上创作,纸上绘画,纸上设计,而是更加趋向于基于电子产品的无纸化设计,无纸化艺术创作。另外在电子产品网页设计以及其他功能交互的过程中,都需要有效地运用到UI设计。是互联网络信息化交互过程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很多中职都开设了《UI界面设计》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丰富信息时代艺术设计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交互感提升。同时UI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造心理,根据自身对艺术的理解革新UI设计理念,促进其多元化的发展。
2.2重视商业化的发展
另外,UI设计在网络信息社会是无处不在的,小到一个软件App的图标,大到一个官方网站的应用界面,都属于UI设计的范畴领域。而如何通过相应的设计语言和设计理念来优化界面,向使用者传达出相应的交互感官体验,就是UI设计这门课程的精髓和理念。随着信息化时代艺术设计的商业化转变,很多企业或商家也发现了UI设计为自身创造的商业价值,既能够从视觉效果上对产品进行优化,又能够利用美术绘画提高UI设计的美感和艺术属性。这种优化,无论是对于使用者而言,还是对于商品本身都能够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3 信息时代UI设计教学模式革新的有效策略
3.1 脱离教材限制,鼓励创新
首先,在信息时代下,中职想优化UI教学模式就需要能够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教学内容的规划,不应该过度依赖教材内容,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UI设计作为一门新興学科,其基础理念正在时刻发生改变,可能今天客户满意的设计方案,明天就会由于出现大量的模仿和抄袭而被弃用,因此需要时刻保持一个不断变革的心态。第二,用户审美疲劳是UI设计过程当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虽然在该领域有很多元素貌似有着长久不衰的表现,例如由苹果公司设计的圆角矩形图标,在几乎全部手机当中都得到了应用,然而很难保证这一设计元素还能够在未来多长时间内得以有效持续。第三,由于设计方法逐步发生改变,在未来UI设计师可能会同样摆脱数位板的限制,通过VR、AR等方式来进行UI设计,或者说基于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最新科技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客户所需求的UI设计,会由二维转向三维。当面临这种发展现状的过程当中,就需要UI设计的教师能够摒弃传统教材的束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学科,为学生创造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在授课过程中用当下最为火热的案例辅助教学,并在辅助教学的过程当中向学生阐述,只要是课堂上能够参考的UI设计方案,就已经不能再代表当下UI设计的发展趋势,为此就需要学生能够根据教学案例进行充分联想去思考未来UI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能否根据当下最火热的设计方案来推测出下一阶段企业和客户的需求,也是学生逐步转变自身思维理念向设计师进行角色转换的关键步骤。
教师在理论教学阶段,尝试借助现有资源,通过范例,引导学生从套用到模仿;而在后期实训阶段,则可以量变转变为质变,进行学生自主创新设计。
如学生在网页设计课程中是运用dreamweaver进行可视化编辑,往往他们会跟任课老师反馈,缺少矢量图标这一基础要件,不知道怎么画这些要件。我们认为,此处的教学必须跟达芬奇画鸡蛋一样,在对整个知识结构没办法形成雏形之前,我们不鼓励学生直接自己上手画,其实网上有很好的资源,如阿里旗下的iconfont阿里巴巴矢量图标库(图1),基本能满足搭建网站或者App所需的各项图标资源,学生可从中选取合适的图标放入自己的页面中,将其作品在校园范围内进行展示,通过老师和学生们的评价,感知阶段性的完成质量。
同样,能提高转化率的UI界面,光靠图标是没有用的,必须一体成型有一个统一风格的模板,此时凡科网(图2)、淘宝在线模板商城(图3)等平台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帮手。学生可以在老师给出具体主题之后,在其中选取任意一个模板,结合视觉营销中的三原色搭配等基础理论,调整好自己的界面布局,并给出为什么这样布局的详细分析。
人的视觉点是从中间往下看的,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解释为什么百度和谷歌的排版是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居中列,但是真的要让学生进行实操的时候,他们会割舍不了被闲置的区域,认为这是浪费。对于这种观念,必须创立场景让学生通过买家视角来阅读那些“没有被浪费的界面”,让他们给出感官体验后的评价,学生自然能明白缘由。
总体来讲,教师在进行这一领域授课的时候不能完全和市场脱节,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更应该抓大放小,理清思路,确定教学目标,初期学习阶段,学生可以从模仿和套用开始,并给出分析。哪些漂亮的设计是能被市场接受的,学生可以从第三方平台的模板销售量和使用量观察出来。学生前期的作品也可以通过校内资源上线到学校这一层面甚至以上的平台,通过受众的反应给出反馈;而到了后期,学生则可以把握知识点的宏观脉络的情况下,综合运用。
3.2 注重学生的责任心和综合素养
其次,中职在开设UI课程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能够注重对学生责任心以及专业核心素养的提高。从发展的角度来讲,UI设计从一种辅助岗位逐步转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而这种身份的转变也决定了UI设计的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更好的专业技能以及更加全面的综合素养。举例说明,UI设计师为了满足客户以及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需要和甲方进行积极沟通,对于客户的实际需求和艺术欣赏能力需要进行相关评定。而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运用不同的设计语言和设计理念,就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应责任心,无论是在校实习期间,还是在工作岗位上,都需要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运用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运用自己对现实生活和各行业的认知,去深入构建自身的UI设计理念。可以说UI设计能够取得怎样的成就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过硬的软件技术,同时更需要积极拓展自身文化视野,用超出常人想象范畴的设计语言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而如果原设计师的认知能力有限,认知水平有限,就极有可能会设计出过于俗套,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难以达到客户心理预期的方案,而这也是目前很多UI设计专业学生的通病。过于注重自身专业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综合水平提高,为此就需要中职能够在开设UI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艺术、美术、音乐、体育、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设计能力。
3.3 注重团队培养
最后,当下的UI设计普遍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为此就需要中职教师在开设相应课程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常来讲,UI设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会以项目或课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有机分组完成不同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强调學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积极的团队配合,以团队的利益为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优化原设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对很多UI设计公司或工作室而言,想要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和方案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但是想要设计出有想法,有理念,有思路,给人眼前一亮的方案就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决定或完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沟通讨论,充分结合每个人的意见才能够获得相应灵感,让整体团队发挥作用也是提高原设计质量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团队思路来优化个人设计方案,调动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UI设计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刚需,同时也和互联网产业,信息化产业一样,每时每刻不在进行着革新和理念上的交替。因此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各中职对UI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教师能够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方向,为学生拓展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和创新思路优化,提高设计理念技术同时也需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将来转换自身角色,投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施益华.信息时代下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4):83-84.
[2] 葛煜斐.信息时代下的教育迷思[J].新教育,2016(24):15.
【通联编辑:闻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