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
一
夏晓虹女士对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深有研究,也被媒体视为温和的“女性主义者”。她对女性之间友情的认识,自有宽、深的视野。在她云淡风轻的气质中,最突出的一点正是“友情的品格”。她的淡定、洒脱、真挚、开放、率性、自由、平等、平易等特质,与她多有交往,就能真切体会到。
夏晓虹的先生陈平原教授在她六十岁寿辰时,曾为她编辑一本“内部发行”的小书,主要收录“夏晓虹序跋”,名为《夏至草》。起因之一是夏晓虹出生在夏至日。对于夏老师学者人生的风致,最权威的“点评者”当然是陈平原,他们是惺惺相惜的同行、最多时代交集的同龄人。作为朝朝暮暮数十年的亲密伴侣,他们也是彼此最亲近的日常生活见证者,是彼此最深沉的生命悲欣的同心人。
在陈平原眼里,“夏君从来澹定、从容、随缘、平和,没有‘伟大的计划,也从不往聚光灯下挤。因此,也就不惧怕‘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当初是尽力而为,以后照样‘能做多少算多少。顺应时势,不卑不亢,坦然面对生命的不同周期。”
对于夏老师的教育生涯,陈平原描述说:“夏君性格恬淡,温文尔雅,不擅长即席演讲,也不喜欢站在讲台上满脸跑眉毛,因而最初的意愿是当‘研究员而不是‘教授。好在‘既来之则安之,……每回上课前,夏君都有点紧张,即便讲了多遍的课,也都不敢懈怠。以致课前一天,家中气氛凝重,不敢安排别的活动,得让她静心养气。我说过,教书是良心活,认不认真,只有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知道。多年言传身教,不无收获,夏君曾得意地对人言:自家指导的研究生,才华有厚薄,学问有大小,但在‘做人方面,都很不错。”
2019年是梁启超逝世90周年,为纪念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作为国内研究梁启超的权威学者,夏晓虹全新修订《阅读梁启超》系列三书《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并以合集形式出版。这套书是夏晓虹三十年来研治梁启超的精华集结,全方位解读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还原政治文化激流中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夏晓虹教授是晚清及梁启超研究专家,她对梁启超的研究不仅定格在书本中,更愿意去研究他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蕴藏的故事。她认为,家庭生活最能反映出一個人最本真的自我。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季镇淮说:晓虹的文章,善于叙事说理,材料运用妥帖,逻辑性强,而最大的特点是平实,不显山,不露水,才华潜藏其中。陈平原对夏晓虹的治学精神也有精到的评论:史学功夫只是夏君著述的表面形态,其选题之突兀、推进之奇巧,以及文章趣味的讲求,依然可见早年接受文学训练时打下的深刻烙印。而这,正是其史学著述的特色与魅力所在。
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夏晓虹。记得在一次“温门”学生聚会时,因话题所及,温儒敏先生点赞过夏晓虹老师的为人风格。当时,我刚读研究生不久,夏老师还像一本我只知道书名的书。后来,多有与夏老师接触的机会,我就像用心阅读温老师给我开的专业书单中的书一样,对于温老师“点赞”过的夏晓虹老师这本“人书”,我也读得更为用心一些。二十多年来,点点滴滴,可以有所分享。
?
二
与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仗义相应的,是多年日常往来与夏老师相处的“放得开”。在有些地方,我摆脱不了拘谨。在夏老师面前,却能感到自在、轻松。
喝什么茶?她问一句。茶好了,她十指修长,递给每人一杯,自己手中也有一杯。没有殷勤的作风,甚至不一定周全。随意,自然,舒适,是她给自己的感觉,也把这感觉与你共享。
有好些年,常去夏老师家里,看看他们,聊聊天。她呈现的常常是一种有弹性的状态,享受某些时刻的悠闲,和学生、朋友见面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喝喝茶,吃吃点心,她是全心全意投入在那个氛围中,享受当下的一切。说话,也可以很随意,她那种宽心舒适、全心倾听的样子,很鼓励人说话;也不担心超越什么边际,如果真有什么不妥,她和陈老师一样,要么是真心包容了你,要么会温和而直接地指出来,提醒你。她不是那种有兴趣“腹诽”别人的人,好与不好,都在明明白白的地方,让人安心。
在这种交往当下和交往前后的安心中,还有一些“小物”闪现在回忆中。除了有特色的“夏式茶点”,还有各式各样的“夏式小礼”,比如有自制的酸奶或者自制酸奶的菌苗,有春节前的水仙头,有风味茶,有她签名的著作等等。这是一种信手拈来的“讲究”,颇有一点轻快的趣味。这正是夏老师的风格之一。
有时候在夏老师家吃饭,她下厨做饭,按就餐人数一人一个菜的标准,不多不少。有一次陈老师生病住院,我约好中午去医院探望,正在烦恼不知道带点什么东西对病人有用。恰好夏老师就在微信里给我留言,让我给他们带一顿午饭过去,米饭和蔬菜都软烂一点宜于病人消化就好。我一下子感到解了围,十分轻松,拿起电饭锅就去焖米饭。
与其说夏老师热情、亲切,不如说她随和、真挚。对人,她不称斤论两,不随意评判,温厚地尊重人,不妨碍他人内心的自由感。
三
我眼里的夏老师对他人仗义、温厚、真诚,对自我随性、自在、能享受点滴美好。
看过夏老师在世界各地拍的很多照片。照片上的她,与生活里一样,真实的,自然的,满意的,享受的。在一些细节里,流露出单纯、天真甚至偶尔的羞涩感。在那羞涩感里,她待人接物的状态,又仿佛一双干净的手全然摊开手心朝上,是接纳的、坦诚的。
某年夏天一个上午,我回到北大转了几圈。陪夏老师喝酒说话间,我问她:“什么样的时候,在您眼里是幸福时刻呢?”她说,有一次,她和陈老师在欧洲,一个雨天,他们没有目的地在法国南部乡村游逛,途中走进一家小饭店打算吃点东西。前后似乎就那一家店,走进去,很干净别致,一个很长的桌子前,围绕着一桌人,正在举行婚礼,桌子上有鲜花、酒和长长的面包。她说,类似这样的时候,就觉得很幸福。她说着,我就想起她从欧洲古堡买回来送我的金属书签,像簪子一样。我们坐在菜馆的二楼,黑漆的木地板木桌子,午餐高峰过后人少的店堂里,洒满阳光。
夏老师对人生、对命运洒脱、温柔的态度,对我也是一种助益。
夏老師生于夏至日,随母亲姓夏,她的姓名就在母亲的姓名中间加一个“晓”字。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理解,“至”为顶点,顶点也是转折点。冬至转春,夏至转秋。夏老师身上没有“三伏天”,没有“秋老虎”,从初见她打第一个招呼时的微笑开始,就是秋高气爽的样子。
为人如春秋,令人如沐春风,或如秋林一样“幽怀果子美”,自然是利己惠人的。然而,这样人格养成有什么样的成长线索可循呢?
看了有人写夏老师父亲的文章,特别是从她父亲留下的诗歌中,还能看到父亲的一些精神气质留在她身上的印记。
夏老师的父亲是去过延安的知识分子,一位诗人和资深出版人,一个“爱喝酒,量不大”的“微醺”饮者。老友说他“憨厚耿直、吃苦耐劳”“人老了,还像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儿童一般”。他夫人也说他“老不懂事”。他赞赏白居易时写过两句诗:“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2018年四月初,陪同夏老师夫妇一起去近郊旅行。看着窗外的春雪和春山,我们随兴交谈。其中,夏老师说的两段话留驻在我心里,令我时常回味。其一,她说,往东边走,看到的山,没有北京西边的山好看。西边的山,连绵奔放、更有个性,更有气势。其二,她说,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她喜欢的是曹操。
2019年中秋节,我们一起游颐和园,去昆明湖坐船赏月的路上,在西堤的豳风桥边,我站在夏老师身边,与她一起欣赏她刚拍下来的几张古树的照片。她一边翻屏,一边对我说:“这些古树,支撑架太多。拍的时候,要避过。拍照,要看什么东西不要,别照进去不要的东西……”
那时,我再一次想到,在她身上,我很少感到“女性的负面”。从身边各个年龄段的女性身上,我学习增加自己欠缺的部分;从她身上,我则学习如何减去自己身上累赘的部分,试图中和自己身上负面的东西。与夏晓虹老师相识往来二十多年,在她身上看到人我、表里、轻重、缓急、巨细、浓淡、冷热、远近、情理等等各方面的平衡。在我眼里,于己于人,这都是难得的宜人风景,如春如秋,春和景明,秋高气爽。
赵婕:本名赵文菊,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就职于互联网实验室、中信出版社、北大出版社等。出版有《爱因斯坦传》《民国教育家小传》等人物传记,《纯棉婚姻》《纯棉母亲》《四周的亲爱》等“纯棉时代”系列情感散文,《女人的女朋友》《母亲的愿力》《女儿与父亲》等“玫瑰岁月”书系。
编辑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