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3-24 11:23俞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俞毅

[摘   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现阶段的初中生的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且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积极采用问题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文章将结合教学实例,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具体说明。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9-0004-02

问题教学法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调动思维,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不断地去探究、去发现,最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那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呢?

一、问题要有目的性

教师在开展问题教学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使问题当中包含着学生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完成的具体任务。只有这样,学生在探究文本时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对于教师来说,提问具有目的性能够使自身的教学思路更清晰、教学方向更明确,进而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问题,可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提到安徒生,我们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童话作家。我们印象中童话的结局往往都是美好的;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童话却不一样,它并没有结局。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这个童话,并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给它写一个圆满的结局。”这种问题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没有直接写出结局的原因,给学生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必须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设计课堂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设计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时,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多提一些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以充分突显教学目标,攻破教学重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问题要有广泛性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过于单一片面,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教材内容来设计的,而学生对于这些过于死板的问题,通常都懒得去思考,有较大的排斥情绪。这是由于这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坚持创新性原则,忽视了要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教师需要注意问题的广泛性,要多提一些新颖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

在学生自主阅读完原文后,教师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自由讨论故事的最后会发生什么,并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设置开放性结局,一方面是为了讽刺故事中骄傲的皇帝和虚伪的大臣,另一方面是为了暗讽整个社会的丑陋本质。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开始正式的阅读教学,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难点,首先请学生关注以下内容: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然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具有广泛性的问题:“皇帝没有穿衣服这个真相是由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说出来的。那么,请你们思考,如果说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人不是小孩子,还有可能是谁呢?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开放性很强,并且趣味十足,可以让学生处于不断思考的状态。故事中的小孩子说出了真话,是因为他天真烂漫,因为他没有成年人的城府,因为他的世界里还没有“害怕”这一个词。除了他,还会有谁敢于说出这一真相呢?会是那两个虚伪的大臣吗?不可能。因为他们一开始就选择了撒谎。会是其他的百姓吗?也不可能。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胆量。至于那两个奸诈的骗子裁缝,他们为了骗取皇帝更多的金银财宝,很有可能会对皇帝说:“尊敬的皇帝啊,我们又重新发明了一件新衣服,穿上它,您可以立即年轻二十岁,并且只有真心爱您的人才可以察觉到变化。”

提问的广泛性一方面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不拘一格,涉及的范围比较宽;另一方面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即问题的答案并不一定要具有唯一性。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试着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去探究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告诫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启发性的教学原则,要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获取知识。在实施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题目一定要有启发性,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问题获得启迪,掌握某一知识点或是对社会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例如,通过分析《皇帝的新装》中各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学生认识到了骗子裁缝的奸诈贪婪,大臣们的阿谀奉承、虚伪懦弱,皇帝的自欺欺人、傲慢愚蠢,以及孩子的天真烂漫、直率可爱。基于此,教师设计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童话实际上是用来讽刺社会现实的虚构的故事。那么,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类似于故事中的这些人物的人吗?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这一问题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开始结合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去思考。比如有些贪官污吏挪用好心人的捐款,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仍然无学可上,他们就像故事中那两位无耻的大臣。比如电话销售骗子、美容院办卡骗子以及那些假装自己是残疾人骗取路人同情的人,他们就像故事中那虚伪奸诈的裁缝。又比如网络暴力发生时,很多网民更热衷于看热闹、起哄,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他们就像故事中的老百姓。他们心里难道真的分不清是与非、黑与白吗?他们分得清,可是他们选择了沉默。至于像故事中的皇帝那样的人,在现实中则数不胜数。比如某某公司的小领导,习惯了被人戴“高帽子”,以至真话假话都分不清了,被人夸就认为是自己很厉害,不承想这不过是他人虚伪的恭维罢了。

当学生可以围绕着一个问题举一反三时,他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不仅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而且要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当中,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思想文化素质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

四、问题要有探究性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可以思考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针对文本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周密的逻辑思维和抽象的感性思维。

在教学完《皇帝的新装》之后,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课后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先搜集主题与《皇帝的新装》类似的童话故事,并从中选出一个自己最喜爱的故事,将其与《皇帝的新装》做对比,总结出异同点;再尝试自己动笔写一个具有讽刺社会现实意义的童话,字数不限,题材自定;最后思考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童话到底是美的还是丑的?

这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语文教学多限于文本,比较强调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但这样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甚至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面对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钻研语文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多种多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新知识。学生可通过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才智,以获得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成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教师,2012(34):21.

[2]  侯芸.探讨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3(4):134.

[3]  杨梅珍.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5(11):1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