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旧时光

2021-03-24 11:02王雪玉
福建文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线面风箱奶奶

王雪玉

老 风 箱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莆田湄洲湾,家家户户都备有一部传统炊具——风箱,我家也不例外。一年四季,乡民依据时令播种大豆、小麦、花生和扦插番薯等农作物维系生产生活,收成之后,留下的秸秆、藤蔓便成为主要柴火。

每个清晨、中午或傍晚,乡民劳作归家,行走在田埂上,远远瞧见自家烟囱上方那一缕袅袅炊烟升腾氤氲的场景,心中便有了一份踏实的温暖。

家中这一部老风箱,箱体呈长方形状;箱身灰旧,木纹无从辨认;箱沿有几处被老鼠啃咬过的凹痕;风箱里主要构件——风图,用鸡毛包裹,用来捕捉牵拉时产生的风,推杆前后来回拉动,所产生的风经过风门吹向灶膛的鼎底,火借风势,达到助燃省柴的作用;风图因经年累月来回牵拉,时常破损,外加觅食时误闯风图的老鼠,因前后的风门分别开启和封闭,它夹在里面两头受气出不来,就狠狠啃噬鸡毛,风力自然就削弱了,形神毕肖应了歇后语“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场景。

于是,父亲便给风图更换上新鸡毛,风力朝向才恢复均匀。父亲说:这“老家伙”可结实了,从他奶奶手头留用下来,已近30年,推杆经几代人不同的手长年累月来回牵拉摩挲,反倒光滑锃亮了不少……

1988年秋天,老屋土埕尾。父亲用杂石砌地基,用“土格”(20世纪乡民用泥土和成泥浆,浇筑在长方木框凝固成的土坷垃,是简易的建筑材料)新搭盖一“下间”(简易厨房),垒一四方灶台,靠房门朝向灶面中间留一通风口,待灶台风干后,再用两头各四个土格垫高老风箱箱体,以便风嘴附着在风口上,备四时之炊。

一口鼎、一面灶台、一部风箱,不仅维系着一家三代人的一日三餐,还要蒸、炊、煎、炸逢年过节时供奉神明的面食、豆腐、三角粿、菜头饼等,同时兼顾烹食料供给圈养的两头猪。它们承载着清苦却隽永的回忆。

每天凌晨4点,奶奶起身到“下间”忙活开来。

她肩挑木桶到井里汲水,挑满一大水缸后,再给大鼎下水,放进野菜、番薯叶、番薯皮和麸皮搅拌的喂猪食料,盖上木鼎盖。一切准备就绪,奶奶端坐在小木凳上,先用木麻黄须引火,附上薯藤、麦秸秆或豆藤等,往灶膛中间炉条里推送,再用火鉗摊平、拨高后,手推风箱拉杆送风助燃。

一鼎喂猪食料烹熟后,奶奶用塑料方勺,沿着锅沿捞起,将粗木桶盛满,撂在猪圈门口;清洗大鼎后,再给家人煮早饭。

“依呜,依呜……”奶奶手推风箱拉杆的声音时断时续,等我睁开双眼,隔着石头窗棂望见——屋外的太阳竟升得老高了!

腊月里凛冽的风兀自地撕裂,“年”在我们兄妹仨热切的期盼中到来。廿七、廿八两天,一家老少在偌大的“下间”里忙开了。

灶台上热气腾腾。母亲把发酵好的面团捏成馒头,一笼笼置于鼎上蒸炊;奶奶则把凝固后的豆腐花、蚕豆泥切成三角或四角状,还有经泡发的大米和黄豆磨浆拌上萝卜丝、花生粒,用油或煎或炸成豆腐、三角粿、菜头饼等拜神贡品;灶膛里火苗红红的,母亲的脸膛也红红的,宛如灶房门口旁那株在风中盛开的桃花。

灶台下,我和哥哥、姐姐争抢着推拉风箱烧火,一起高声念诵方言童谣——“依呜,依呜,阿舅拉漏库(风箱),拉无风,抓后房(后厢房)去关,关不严,走莆田,莆田去看戏,看不着,给气条啊条(直跺脚)。”全然不顾推杆速度过猛,火势太旺,火舌蹿出灶门把前额发丝熏焦的窘样。兄妹仨乐得嘻嘻哈哈,连灶房外那棵桃树的枝丫也乐得一起摇晃!

时光从容迈进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风箱已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退出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让人不胜唏嘘。

“依呜,依呜,阿舅拉漏库(风箱),拉无风……”童谣仍在耳畔响起。老风箱,渐行渐远的时代记忆……

家瓮

老屋阁楼一角十余口瓮废置15年了。这些瓮分成瓮盖及瓮身两大部分,用陶土烧制而成,在农耕时代与农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可谓唇齿相依,不离不弃。

它们形状大小不一。大瓮上方口径宽大,瓮腹浑圆饱满,大底足厚;中瓮及小瓮缩口底高,瓮壁呈一定弧度。纹饰、色泽、功用亦不尽相同。大瓮外观釉子油光油光的,通身纹理依序排列上升螺形,浑圆的肚子容纳大麦小麦、黄豆黑豆、花生、地瓜之类时序更迭收成的农作物,同时兼容全家十几口人一日三餐及浆洗备炊和家禽用水之需;中瓮小瓮胫部内收,瓮身直筒状,外观有的竖纹、有的条螺纹,颜色或黝黑或藤黄或豆绿,发挥储存大米、蚕豆、绿豆、红豆、豌豆等谷物杂粮,以及腌菜、发酵豆豉酿造酱油、烧制地瓜酒和积攒土鸡蛋土鸭蛋的用途。

这一口口瓮,错落高低中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生活故事,深浅斑驳的光影里,雕琢着曾经细琐与繁复却又清浅安然的时光岁月。

打从记事起,倚靠老屋的左墙根,父亲就用杂石垒起一处简陋厨房,进门靠右处放置一口黝黑大水瓮,约莫高过我的个子,并用一稻草团垫底。每天天微微亮,奶奶起身第一要事即是挑一担木桶到百米开外的公用古井汲水,来回肩挑5担注入瓮腹,瓮颈方可满满当当。奶奶如释重负,用水瓢舀水分别倒入双方灶上的两口大鼎,其中一口烹猪食,另一口备早饭。

奶奶日复一日地挑担注水,尤其爱惜这口大水瓮。她时不时利用家务活间隙,把大水瓮里外擦洗得干干净净、油光锃亮,过年前夕总不忘叮嘱晚辈给大水瓮瓮身正中央贴块斗方红春联,上方写着民间自创的大大合体字——聚宝盆,并捧一捧新硬币置入瓮底,寄托亲人在外谋生求财,财运亨通,财涨如水涨的美好愿景。

诚然,这一口大水瓮装着情,盛着爱,映照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家人饮食起居的辛劳与琐碎,却从不喊苦喊累,只让甘洌与清甜的味道在亲人的唇齿间四溢。

清明至谷雨期间,那些收纳往年大麦小麦口粮的瓮见底了,春节招待亲友的花生也见底了,连同用以制作年俗祭品的黄豆、豌豆、蚕豆、绿豆也逐渐见底了。母亲念叨着大部分空置的大中小瓮,让面瓮的耗子也白瞪眼去了!

谷雨一过,大麦小麦迎来新一轮收成。母亲趁着大日头把搁置许久的大中小瓮扛搬出来,小心翼翼一字排开放置在土埕尾曝晒,并将瓮口一一倒立朝向日头,接着用干丝瓜络子将瓮里里外外刷擦一遍,再逐一检查是否有漏气的沙孔,然后才点着数把豆禾秆子捅进每个瓮里把水汽熏干。霎时间,十几个瓮内哔哔剥剥的燃烧声此起彼伏,鼓噪人的耳膜,热闹得像过年放鞭炮似的;每个程序母亲都完成得一丝不苟,午后再请大麦小麦入瓮。

其余的瓮也不闲着,依据时令逐一派上用场:大暑节气接纳花生绿豆颗粒归瓮;霜降时令邀请地瓜入瓮;惊蛰储藏蚕豆豌豆……周而复始,母亲熟稔四季物语,辛苦如斯却本分知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脚步加快中,市场经济大潮的淘洗下,许多田地躲不开被收储、建设开发或被抛荒的命运,农人逐步背离了世代耕养生息的土地,瓮的功用大多经意或不经意间被抛弃,被碾碎成一地瓦砾,掩埋在光阴深处,听不见它们曾经的“瓮声瓮气”了……

我还是习惯回一回老屋,驻足楼板,看看数数这些家瓮:它们业已蒙尘,在时光之外静默肃立,仿若在诉说着什么。

平 安 面

“姨丈公,别都吃完,给我留些!”堂哥山脱口而出。正午,五间厢房大门厅,八仙桌上,姨丈公文贵“嗯嗯”两声,不无尴尬地放下正夹面的双筷,连声说:“吃饱了,吃饱了……”

1987年冬日一个正午。堂哥山站立一侧,眼见八仙桌上方一大碗盖满鸡蛋丝、炸豆腐、方肉的线面即将见底,他脱口喊出。

打那后,姨丈公来家中走亲戚,再也没留下用膳,堂哥山自然受到叔婶一番训斥与暴打。

“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岁月里,线面、鸡蛋、方肉对一个8岁孩童来说太奢侈了,简直是舌尖上的至上美味!”30年时光弹指一瞬,文贵姨丈公业已作古。年长我一岁的堂哥山人到中年,每每谈及儿时对姨丈公脱口而出的一幕,歉意深深中仍透露着对那碗面的无比眷恋。

诚然,一碗面,承载着儿时清苦淡然却温暖知足的记忆。

清明节气,亩七(面积7分)旱地播种花生前需先开垄,9岁的我用右肩胛牵引着犁绳一步一顿走在前头,又累又饿;“玉,坚持把剩下一半的花生垄开完,回去叫你妈单独给你煮碗面、煎鸡蛋犒劳你!”身后,扶锄头犁的父亲看出我的疲乏,就以美味为我鼓劲。好嘞,阿爸,我可以的,我能坚持把垄开完,您要向我保证,晚上叫我妈煮面、煎鸡蛋!

说完,脚底仿若生风,原先的疲乏一扫而光,一鼓作气配合父亲把垄开完。欢天喜地走在田埂通往回家的路上,耳畔响彻着父亲的允诺,眼前仿佛有一碗盖满鸡蛋的线面,芳香在鼻翼间缭绕,弥散在暮春潮润的空气中,内心充盈着满满幸福……

掌灯时分回到家中,急不可待掀开锅盖:满满一锅地瓜汤跃入眼帘,抹杀我所有美好的想象,顿时又气又急,哭起来不吃饭。一旁的母亲见状,一边解释一边数落——我回来时,你奶奶就已经把饭煮好了,吃面吃鸡蛋,要看日子,面是留着用来招待亲戚朋友、逢年过节用的,死婶娘仔人不懂事……父亲听见,反倒训斥母亲:孩子拉犁一个下午,煎个鸡蛋、捞碗线面犒劳她应该的,今天太晚没煮,明早给她补上。母亲听了父亲的话,不再作声了。

次日凌晨,母亲悄悄下厨捞了一碗面,浇上花生油,上头盖了两枚煎鸡蛋,唤醒睡梦中的我起身赶快吃,别让阿哥阿姐瞧见了……

父亲21岁到省城福州炊卖软糕(亦称茯苓糕)维持生计。

记事起,每年正月十六后,父亲肩搭行囊离家前,母亲总会捞一碗线面为他“送顺风”(寄寓出门之人行旅顺安抵达)。出发前,见父亲低头把面“呼哧呼哧”往嘴里送,我和哥哥姐姐开始流露出满心的不舍,而一旁的母亲眼眶里泪花开始打旋了;当父亲拎起行囊与奶奶告别,母亲反而装作不在意地收拾碗筷,只身往厨房方向走去……

车站距我家约莫500米。一路上,父亲一言不发只顾低头赶路,兄妹仨紧跟其后。到达车站时,车厢门骤然开启,哥哥协助父亲把行李置放在车厢后下来。当车门即将掩上那一刻,父亲却大声叮嘱:你们兄妹仨读书要勤奋,要听你们母亲话,农活多帮忙,要孝顺奶奶……

寥落的临时车站,黄土路两侧,凛冽的风掠过兀自孤立的木麻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兄妹仨望着客车渐行渐远,怅然若失地返回家中,开始掐指计算父亲的归期。

年关终于临近,父亲托乡人(一同炊卖软糕先行回家的乡民)捎来口讯,已选定日子和客车班次返乡。

父亲返乡这天一大清早,母亲、奶奶开始忙活置办“脱草鞋”事宜(出门之人回乡当日,亲人煮面或办酒席接风,向亲友赠送粮果等风俗)。母亲上集市打肉(买肉)、买粮果,奶奶烧水捞面,兄妹仨早早到车站等候父亲……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一碗面,丝丝劲道,迂回绵绵,在父亲唇齿间融化,顷刻洗去他所有的舟车劳顿。最是那氤氲升腾中,家的味道尤为浓烈,在父亲心头潺潺流淌,慰藉他多少年无数次离乡背井的乡愁。

父亲年逾七十,不去福州炊卖软糕十几年了。每当秋风头一起,他总会嘱咐母亲,留意仑兜人挑面箩进户卖面,一定要多买,以备节庆之需。姐姐告诉他,仑兜人一个村庄多少年没人挑面箩进村叫卖,基本上都是外出做生意,没几户人家串面(做线面),大超市里机器加工线面多的是!父亲反驳道:“机器加工的线面,没有仑兜手工面好吃,味道不地道!”

父亲对仑兜面的感情不言而喻!

前些时日,同事老陈谈起北岸山亭镇仑兜自然村(亦称玉仑自然村)还有人家纯手工制作线面的场景,我便前往探访该村传承至今200多年的纯手工线面制作技艺传承人——吴德胜、吴开元堂兄弟。

古朴的五间厢作坊里,吴德胜夫妇及叔叔正进行割面工序,对我的突然造访倍感意外。当我说明来意后,老吴开口说起“吴双老良,串(做)面无嫌”的俗话。“莆仙方言直译这句话——世世代代、男女老少口口相传我所在村居,吴双老良两位师傅制作手工线面的精湛技艺,我祖上吴双就是其中一位。”老吴不无自豪地说道。其妻连忙岔话:“都老头子了,还说大话!”“事实嘛,说给人听,不要紧!”老吴风趣回应。

老吴告诉我,线面加工十分讲究技艺,每道工序繁复不言而喻。首先,按每次要加工线面的总量,配比盐水、面粉(10斤面粉配9两盐)进行和面、醒面(和面放置半个小时后),接着擀面、割面、搓条(每间隔30分钟再醒面),再进行搓条,从大条搓到小条,搓三四回;待次日深夜2时进行缠面工序,上午9时许晒面,晒至八成干,將其收起、放置;正午扎面、绑面、团面,所有工序才算告终。老吴的讲述,可谓“面面俱道”。

探访当天,看完老吴和面、醒面、擀面、割面、搓条的程序,其娴熟的操作过程让我折服;翌日凌晨5时,我再次登门,先后造访老吴、开元堂兄弟,用相机定格他俩缠面的画面:白炽灯下,固定的两根竹子前。扎稳马步,身体作45度倾斜,交替双手将面盆里的搓条周而复始串联在竹子上直至尾端,时不时均匀撒上地瓜粉(用于增加面条韧性、劲道),进而用右手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相对应地拨动,再移动弹伸。不消多久,一竿竿缠好的面条在他们掌心中宛如一部部手风琴,兄弟俩用娴熟的肢体语言弹奏着律动的音符……

凌晨,串好的面竿一字排开置放在面柜3个小时。约莫8时,堂兄弟俩全家总动员进入晒面工序。他们手持面竿,穿梭在面棚架两端,将面竿一头放在木架上,一头拉在手中,各自用力慢慢地把面拉伸,变直变细,然后固定在另一头的架子上,再用细小竹竿从线面中间把上下架线面捋开通风。在充足阳光的照耀下,面架上的线面层层叠叠,细白如丝如雪如帘;劲风吹来,更似春江潮水起伏、九天水银倾泻,晶莹透亮、丝丝分明,绝不粘连、折断,令人叹为观止!

眼前的场景,用当地流传的谜语“有棚无棚顶,肥肥做瘦瘦;头齐做春江,橹摇头盖顶”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谜语创作者揭开谜底——面棚架里晒面的过程。从人物动作、面条形状切入,用春江、摇橹形象作比,动静结合,把劳动场景描摹得诗情画意、灵动毕现,折射出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及意蕴深厚的线条符号!

晒面间隙,与我同龄的开元聊起学做线面经历、线面的广泛用途和包含的文化意蕴,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未来走向。

15岁跟随父亲学做线面补贴家用,夜里11点多就起来,早上去上学根本没精神听老师讲课,课堂上只会当“瞌睡虫”,以致基础知识不扎实,念到初中毕业就出外闯荡。

闯荡的那些年,一到生日那天,就特别怀念家乡,怀念母亲煮的线面给孩子抽长(寄寓长寿),那是家的味道,乡愁的味道;后来返乡运营电器、琴行,有了事业和经济收入,制作线面手艺,平时搁置,但年关一到,必定放下手头生意做几天线面。

线面,也叫长寿面、妈祖面,舌尖上的醇厚年味,是历久弥新的乡愁,是莆仙人在封顶、嫁娶、寿诞、三十暝、大年初一早、初五早等日子里必不可少的主食及盘礼;在煮食时十分讲究,文化意蕴深厚:碗面上撒花生米,象征平安吉祥;面上摆紫菜球,象征富贵;而荷兰豆(莆仙话,“幼豆”,“吃老老”),是祝福延年益寿;还可以加上荷包蛋,象征圆圆溜溜,顺顺利利……

探访尾声,我问他,你会把做线面这一手工艺传授给你下一代吗?“不会。做面起三更摸半夜,太艰苦了,根本不能成为家庭经济主收入;而且在发展脚步迅速的工业时代大背景下,传统手工艺若没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形成一条产业链,带动劳动就业,将日渐没落,趋势使然!看我所在的村庄300多户人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家靠做面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到如今连同我堂兄弟三户,都不到10户坚守做面这一手工艺,创收根本谈不上,说白了,扔掉可惜却又无奈!”

开元的一番话,不经意表露的矛盾情绪涵盖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人的心境与现状,让人唏嘘与思考……

責任编辑林 芝

猜你喜欢
线面风箱奶奶
论手风琴风箱的重要性
浅析抖风箱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我家的风箱
我家也有奶奶等
关于手风琴风箱运用若干问题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