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

2021-03-24 11:5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期
关键词:穿刺针血肿脑出血

贾 真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24)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手术治疗是临床中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有较高的可能会出现再出血的情况,这也是高血压脑血出血患者术后主要预防的并发症[2]。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常用方法,且取得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选取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29)和对照组(n=29)。试验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为(55.51±5.53)岁;出血量在26~75 mL,平均出血量为(50.52±4.54)mL。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36~75岁,平均年龄(55.55±3.51)岁;出血量在25~74 mL,平均出血量为(49.50±4.53)mL。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③伴有严重脏腑功能不全者。④患有精神障碍者。⑤其他代谢性疾病者。⑥非高血压性脑出血者。⑦伴有恶性肿瘤者。不配合研究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医护人员以传统的宣教模式进行健康指导,讲解有关高血压脑出血的病理知识,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饮食方案,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指标以及其他参数指标,并针对患者做心理护理疏导工作。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方案如下:①穿刺位置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穿刺点,若出现红肿、流脓以及有渗出物渗出等异常症状时,需予以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对于穿刺部位进行抗感染护理,从而防止患者的穿刺部位或者是颅内发生感染,影响预后效果。根据穿刺针的实际穿刺的部位给予患者相应的舒适度体位护理措施[3],从而避免穿刺针发生折断的不良情况。针对家属及其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知识宣教,目的是防止由于压迫或者碰到了穿刺针引发意外情况的发生。②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畅通,必要时及时更换引流管。在头颅和固定点间要留出充足的引流管长度,进而规避由于日常护理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4]。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状,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做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并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尿激酶的输注,以促进患者颅内的水肿的液化。③穿刺针的拔出护理: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程度,及时拔出穿刺针,将其拔出后,针对患者穿刺的位置实施常规消毒处理。④生命体征护理:术后患者被送入监护室后,实施心电监护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以及有无渗血情况,防止脑疝的发生,及时发现脑疝的早期表现,特别是在注射尿激酶48 h内需密切关注。若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或者心率和呼吸缓慢等[5],则提示有可能出现再次出血和脑疝的发生,要及时告知医师,并实施脱水等对症抢救措施。每日定期监测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8 ℃时,采取冰枕物理降温处理。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收缩压控制在140~160 mm Hg,舒张压控制在90~100 mm Hg,避免血压下降太快和太低,否则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损害加重。此外,还需防止医源性过度刺激以及连续性的护理操作,避免大范围的血压波动导致再次出血。⑤心理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清晰,由于失语、生活不能自理、肢体偏瘫、行动不便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使患者出现自卑心理[6]。术后患者需长期住院治疗,由于恢复效果不理想,患者及其家属会出现厌烦心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积极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并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更信任护理人员。在心理护理中,为患者列举恢复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养生良好的健康习惯,且与家属积极的交流,宣教日常护理的相关知识,嘱家属配合护理,使患者有一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积极配合治疗。在指导患者肢体语言等功能训练时,让家属充分配合,加强营养的摄入,避免压疮和其他感染的发生。⑥体位及环境护理:在术后麻醉未清醒前,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实施氧气2 L/min的持续吸入,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将患者床头抬高15°~30°[7],使颅内静脉回流顺畅,减轻脑水肿,并使颅内压得到降低。为了避免患者抓、挠创口导致感染或者阻碍治疗以及护理操作等,必要时实施约束带约束双手护理。病室温度调为17~24 ℃,湿度调至45%~65%,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畅通、安静、干净明亮,定期给予病室进行消毒,对探视家属要进行限制。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进入病室需佩戴帽子以及口罩。⑦饮食护理:在术后24 h后可进食[8],每隔4~6 h给患者喂食、水1次。在喂饭时,患者取半卧位,以避免患者出现呛咳导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植物纤维、高蛋白以及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按照患者的口味适当调换,增强患者的机体抗病能力。⑧排便护理:由于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导致大肠蠕动缓慢,易引发便秘等并发症,且嘱患者排便时切勿用力,避免颅内压升高,严重时要实施开塞露或者酚酞片等药物治疗。保持留置的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潴留引发躁动不安,导致血压升高,继而引发再出血。⑨肢体功能训练护理:首先要保证患肢正确的功能位,避免肢体发生挛缩畸形,保持患肢处于正确的位置后,及早的实施肢体功能训练,同时配合中医针灸以及理疗,加速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标准:患者的临床症状彻底消失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缓解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3 讨论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多发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易发于春季和冬季,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9]。中老年患者多因运动或者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包括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脑出血是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容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病死率占30%~40%,病死率及致残率位居脑卒中之首。在存活的患者中有1/3的患者都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复发率,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随着医学的不断创新和医疗科技的发展,应用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手术优势具有操作简单、精准定位、创伤面小、血肿清除完全等。相关临床研究[9]表明,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应用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术后护理非常重要,能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总有效率。

猜你喜欢
穿刺针血肿脑出血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拐形可注水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中的应用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