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24 11:57:06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期
关键词:胆结石结石情况

王 乐 李 燕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3)

胆结石是指患者胆道组织发生结石析出,引起上腹部疼痛,伴随着高热、寒战、黄疸等症状的疾病[1-2]。若患者未及时给予对应治疗,不仅会导致结石体积增大,影响患者肝胆器官功能,还容易引发患者肝胆感染,导致血毒症、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针对胆结石疾病患者通常采用腹腔镜结石清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清除结石,患者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患者手术认可度较高。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临床恢复效果较差,为改善患者预后质量,需在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3]。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胆结石患者应用全面护理的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50.05±4.76)岁,病程0.5~7.0年,平均病程(2.81±0.73)年,结石直径0.7~3.4 cm,平均直径(1.95±0.27)cm;观察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50.78±4.59)岁,病程0.5~7.5年,平均病程(2.78±0.76)年,结石直径0.8~3.7 cm,平均直径(1.98±0.30)cm。病情分析:胆结石单发36例,胆结石多发5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胆结石疾病。②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肝肾功能、心脏功能障碍。②患者出现胆管组织畸形情况,不适宜手术治疗。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呈膀胱结石位,行全身麻醉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于患者脐下1 cm处穿刺植入气腹针,建立气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术后均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

1.3.2.1 常规护理 ①病情分析: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术后引流胆汁量、颜色、性状等情况,并分析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给予措施。②饮食指导:患者围手术期需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如术前需给予禁食、禁水干预,术后提供低脂肪、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保证其营养需求,同时降低患者胃肠组织压力,改善患者术后因麻醉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情况。术后需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相应饮食护理,早期可给予流食、半流食食物,保障患者营养摄入,降低胃肠组织负担,随着患者术后康复情况,逐渐恢复为正常饮食,提高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③用药护理:为改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定时服用抗生素药物,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

1.3.2.2 全面护理 ①术前护理:术前患者行全身检查,确定胆结石位置、大小等情况,并记录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制订完善的治疗方法。医护人员需做好术前疾病告知,促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发展,提高自我管理认识,针对不良情绪患者,需给予心理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严重者给予镇定剂干预,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症状,便于手术开展。②术中护理:患者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调整手术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出现术中低温情况,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同时,需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手术医师,给予对应措施,提高手术治疗质量。③术后护理。a.体位护理:由于患者清醒后腹腔组织疼痛情况较明显,患者不愿意更换体位,导致术后肠粘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术后需定期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更换。b.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保持病房通风,定期给予病房消毒、床单更换,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尽量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c.疼痛护理:护理人员术后需询问患者切口疼痛情况,多和患者沟通,促使患者勇于表达自身症状,便于医师给予对应的护理治疗,若患者疼痛情况严重,需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干预,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d.快速康复护理:术后第2天,需指导患者下床站立,进行床边活动,能够促进胃肠功能蠕动,避免肠粘连并发症情况,缩短患者术后排气、康复时间。

1.4 疗效标准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术后指标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指标。②并发症是收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肠粘连、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进行分析,患者术后指标采用t检验,以()表示,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指标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情况()

2.2 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观察组(n=46)切口感染1例、皮下气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4.35%;对照组(n=45)切口感染3例、皮下气肿3例、肠粘连2例、胆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244,P=0.022)。

3 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胆组织疾病,其发生多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肝胆功能损害有关[4]。原因是:①大部分胆结石患者伴随肥胖、工作压力大等,导致机体胆囊肌功能下降,胆汁排空时间较长,造成胆汁堆积,促使患者机体胆固醇含量升高,沉淀后产生胆结石[5]。②嗜酒、饮食不规律患者,容易导致患者胃肠道蠕动紊乱,腹腔组织压力增加,患者饮食后食物消化吸收速度缓慢,胆汁排空时间延长,导致胆固醇含量升高,形成胆结石。③肝胆功能损害患者伴随着胆囊收缩功能低下、胆囊排空不畅、胆道静脉曲张等因素,造成胆结石[6]。因此,针对胆结石患者,除了给予手术治疗还需要在围手术期给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全面护理是在患者围手术期,分析患者临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讨论对应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上,全方面给予护理支持,改善患者预后质量[7]。针对胆结石患者,临床主要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治疗时间段分析,如术前主要注重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身检查,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做好患者术前健康告知和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前不良情绪,便于手术开展;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以及体温情况,做好保暖干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体位更换、环境护理、疼痛干预、康复护理等措施,能够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术后康复效果,以改善患者预后质量[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面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9]。此外,本次研究中显示,患者经全面护理后,仍然有并发症情况,分析其原因多与患者术后切口护理有关,护理人员需加强其切口护理干预,及时更换敷料,若出现并发症情况,及时处理,以改善患者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面护理措施护理,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胆结石结石情况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27:49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16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50
冰糖葫芦也会引起胃结石!
基层中医药(2021年1期)2021-07-22 06:56:58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基层中医药(2020年9期)2020-11-27 01:55:20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特殊情况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