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正小学 张成成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是建立在科学、有效应用的前提下的。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找出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全面发挥其优势和价值,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划分,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在划分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如语文基础、能力及兴趣特点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划分,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天》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 人)。随后,教师给各个小组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究。如:“北京的春节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如此热闹的春节里,老舍先生都写了哪些节日?请浏览全文,说说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和风俗习惯。”各个小组完成上述任务。当结束这一环节后,教师再要求各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本组成果的展示,以此营造相互分享、学习的良好局面。就这样,一节趣味、生动的语文课就在小组合作中结束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保证各个小组实力均衡。这样一来,才能够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保证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那么教师就必须在合作学习之前,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巧妙地设计具有引导性,且符合学生水平的疑问。这样一来,则能够在避免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现象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交流,保证合作学习实效。
例如,在教学《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通过课前认真备课,为学生精心设计疑问,以此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交流。如:“请同学们再次细读全文,将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且根据对应情节,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支书?在细读全文后,与小组组员交流、讨论。”引导性问题的巧妙设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有清晰的方向,而不是漫无目的,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在探讨完毕后,对于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把握就会更加透彻、全面,进而在脑海中出现一个冷静镇定、大公无私的老支书形象。可见,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认真备课,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展开高质量的交流、合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一种,将其与其他学习方式融合起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深化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语文教学绽放出全新的光彩。基于此,在正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将其他方式,如辩论、竞赛等,与小组合作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精彩。
例如,在教学《文言文二则》中的《两小儿辩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找出其中的两个论点,即“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正午时离人远”“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正午时离人近”,让学生进行探讨。在此前提下,开展对应的辩论活动,让各个学习小组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如此,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前提基础。又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的时候,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编演,让各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进行编演,让各个小组在课本剧编演中对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心感受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体会,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故事内涵,提高文本解析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教师可以对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促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更加愿意参与到后续学习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教师可以从“科学划分小组,做好合作准备;巧设引导问题,展开合作交流;组织多元实践,深化合作体验”三个方面入手,以此实现高质量语文课堂的构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探究,并从中收获丰富新知、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