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烧造概览

2021-03-24 05:47朱明璋
景德镇陶瓷 2021年1期
关键词:窑厂同治嘉庆

朱 山 朱明璋

(1.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景德镇市国信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清朝(1644~1911年)从顺治迁都北京算起有十位皇帝,计268年。在清代我国陶瓷产地分布比较广泛。但是和明代一样,代表整个时代水平的,仍然是瓷都景德镇。清初,清政府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兴修水利、免除一些赋税和对部分手工业从业人员废除“匠籍”的束缚等,促使社会生产力有普遍提高。使得社会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中国陶瓷的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进入了瓷器的黄金时代。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皇家用瓷。

目前所见记载清代御窑厂地理位置的最早文献为康熙十二年版《浮梁县志》。景德镇御窑厂位置图中昌江东岸绘一周垣墙,墙外分别有南门和东门,墙西侧为公馆,东侧为“九江道”。由南门进入,正前方有“御窑厂”三字,内有若干房屋,当为作坊,此为镇民江宗所绘。以后历代县志中的景德镇图多以此为本。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地面建筑早已难觅踪影。现在仅可以看到一前一后两口明清御窑厂遗留的古井和几棵古树,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御窑厂曾经的历史辉煌。据文献及实地考证,清代御窑厂重建在明代御窑厂的基础上,厂址在今天景德镇市中心老城区,东临中华路,西临东司岭,南起珠山中路,北至珠山北麓,占地数十亩。

纵观大清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的历史,就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烧造的历程,大致可分为:恢复期、极盛期、衰退期和没落期四个历史阶段。

御窑厂的恢复期为顺治朝(1644年)~康熙朝十九年(1680年平定三藩之乱)。

顺治朝共十八年(1644~1661年),是清入主中原的第一个王朝。虽然是元年九月定都北京,但这并非统一了全国,抗击清军的武装斗争仍在全国各地进行着,直至顺治八年才天下初定。

据成书于乾隆时的《清文献通考》对顺治十一年以前瓷器的烧造记载:“顺治八年时江西进额造龙碗。奉旨:朕方思节用,与民休息。烧造龙碗,自江西解京,动用人夫,苦累驿递,造此何益,以后永行停止。”(“额”在新华字典解释字意之一为规定的数量,“额造”为规定烧造的数量)。

既然是朝廷要的龙碗,数量又是由朝廷规定,就必须有人员和机构来具体落实和完成。同样,额造的器物是否停止也由朝廷报请皇帝来决定。据《清史稿·世祖本纪二》载:“八年春正月己酉朔……壬戌,罢江西岁进龙碗。”壬戌为正月十四,按景德镇烧造瓷器是在每年的二三月间开工。这样就十分清楚了,既然顺治八年所罢烧造的是本年度尚未开工的御用瓷器,那么顺治七年甚至是以前的御用龙碗就应该早已交进宫内了。

关于顺治时期御窑烧造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顺治时期天下初定,二年九月清兵始定饶州,此时应当没有恢复御窑瓷器的烧造,但七年甚至是之前就已有御用瓷器的烧造。八年时罢江西岁进龙碗。同时景德镇御窑厂已能烧造较为复杂的器型。

顺治·酱釉盘高3.4厘米 口径21.2厘米 足径12.5厘米“大清顺治年制”青花楷款

景德镇御窑厂之所以能在顺治五年至七年间能恢复御用瓷器的烧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原材料的优势和优良的“群众基础”。这就是虽然明末战乱,御窑停烧,民窑虽受兵荒马乱的影响,但基本上没有间断过,特别是明末以来的出口外销和内销瓷器生产,有相当的规模。而出口或内销瓷以各类日用瓷为主。这也为顺治初期御窑厂生产额定龙碗的烧造奠定了基础,官窑虽然在清初顺治时期就已恢复,但初期并无显著的成就。

至于引文中所说的“永行停止”,实则并未真正执行,因为顺治十一年至十四年,顺治十六年均有奉旨烧造的龙缸、栏板等物品的记载。

康熙朝共计六十一年(1662~1722年),康熙御窑厂的烧造始于何年文献记载不多,学术界多引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康熙十年烧造祭器等项,俱估值销算正项钱粮,并未派征,陶成,分限解京。十九年九月,内奉旨烧造御器”的记述。虽然康熙十年之前没有御窑烧造的文献记载,但起码说明在康熙十年(1671年)之前没有大规模的御窑烧造。而接下来的康熙十三年的三藩之乱,使得景德镇遭到严重破坏,民居被毁、窑基尽圮,大定后烧造无从。故真正意义上的御用瓷器烧造应该是在康熙十九年以后。景德镇的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走向正规,在各朝帝王的直接关心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的景德镇又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御窑厂的极盛期为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后、雍正、乾隆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

据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内务府奏报:“遵旨查得江西烧造瓷器系于康熙十九年十月间奉旨烧造,所需银两在于江西藩库正项钱粮内动用支领,烧造备用,其用过银两数目由工部核销。后于二十七年停止,续于雍正四年奉旨仍照旧例。”而《景德镇陶录》则称:“康熙十年奉造祭器等项,陶成,始分限解京。十九年九月,始奉烧造御器……其后渐罢。”说明康熙十九年开始大量烧造瓷器是正确的。康熙二十三年又派工部虞衡司郎中臧应选,笔贴式车尔德监督烧造,一直持续到康熙二十七年。其间大量的瓷器源源不断运抵京城,故广储司于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份设瓷库专门贮瓷,而清宫文献中不见有康熙二十八年以后的烧造记录。

传世康熙朝官窑器中的颜色釉,以郎窑红、豇豆红、天蓝釉为最名贵。釉下彩的制作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等品种,釉上彩有斗彩、五彩、素三彩、珐琅彩和粉彩的出现。

景德镇御窑厂在康熙中后期渐入佳境之后,在雍正、乾隆时达到了极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清代御窑厂瓷器的四个阶段中历史最久。在清代的帝王中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喜爱瓷器,康熙皇帝本人就重视西洋的科学技术,著名的珐琅彩品种就是在康熙时引进国外粉料创制的,它为粉彩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雍正皇帝更是十分重视瓷器的质量,采用重奖制瓷工人的方法,促使制瓷质量的提高。乾隆皇帝酷爱各类工艺品,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这些都使官窑瓷器的生产得以迅速发展。

关于康熙官窑瓷器烧制量:虽然康熙官窑瓷器传世品数量巨大且品种丰富,但少有权威的统计数字,可在清宫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如雍正五年内务府盘查瓷器库,库内共有瓷器444170余件,其中除旧瓷器3789件、粗瓷16321件非康熙朝瓷器外,其余珐琅瓷428件,黄瓷1488件以及各色瓷422144件,共有424060件应为康熙朝瓷器。再据乾隆二年十月内务府查得库贮康熙年号完好瓷器264200件,有璺(wèn,意为器物上的裂痕)瓷器194025件,两者相加共45.8万余件。另外御茶膳房根据上述数字分析,康熙官窑瓷器烧造量应在50万件左右。

雍正朝共计十三年(1723~1735年),虽然只有十三年,但它的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其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

雍正朝的颜色釉,以仿五大名窑为最著名,其青釉的烧造,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雍正釉里红色泽的鲜艳更是空前绝后的。雍正粉彩在康熙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景德镇彩瓷的主流。

雍正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有以下四个特征,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1、始烧后年年都有烧造,不同于前朝的时断时续

关于雍正御窑厂始烧的时间,学术界常引用《景德镇陶录》中说“雍正六年复奉烧造,遣内务府官驻厂协理,以榷淮关使遥管厂事”。但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据雍正五年三月九日年希尧奏析“臣自本年正月初七日由臣淮安关署启行遣赴江西……抵景德镇之后,随将窑务事宜斟酌料理……至于各种瓷坯,去年赵元到镇鸠集工匠,即值冬寒冰冻,仅可盖造坯房,置办器用,及交春融……现今赶造器坯,将来天气晴朗,入窑烧即可呈进”。

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内务府奏“续于雍正四年奉旨,仍照旧例著江西烧造瓷器。”这说明雍正官窑瓷器的烧造筹备工作等项始于雍正四年,而烧成时间则在雍正五年。

2、派内务府司员驻厂督陶的制度已经定型

督陶官制度在明代就已具备,但清代督陶官与明代多以内饰太监充当不同。顺治、康熙时期是以地方大员或者中央部院官员充之,均为临时监造性质。到了雍正王朝则是以内务府官员兼理陶务,说明御用瓷器的生产管理由朝廷的行政机构向皇族事务的管理机构转化,而首当此任的是内务府总管年希尧,不过年希尧督陶只是遥领,而在景德镇御窑厂由驻厂官吏具体负责烧造事宜的有雍正时期负责在御窑厂具体烧造的官员前有赵元,后有唐英。

据唐英自述:“……雍正六年秋八月,怡亲王口宣天语,命英督监江西窑务,……于本年十月间抵厂……迄今乙卯,七载之兹矣”。乙卯为雍正十三年,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的这七年,辅佐年希尧,成“年窑”之名,为日后乾隆时期的“唐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关使遥领,窑厂协造负责具体烧造的督陶官体制为清代官窑的一大特色。

3、皇帝亲自干涉瓷器的烧造生产

在雍正时期,皇帝本人多次对瓷器的烧造进行具体的干预,这也是当时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涉及到器型、釉彩、纹饰、款识等诸多方面。例如,雍正九年传旨烧造花瓶,“此瓶款式好,花纹平常,著看是何名色,照此样收小旋木样,其花纹由改处更改,呈览准时交年希尧烧造瓷器”等等。

4、御窑厂在烧造瓷器的品种和器型等方面多有创新

雍正御窑瓷器胎体洁白细腻,大件器物胎体厚薄均匀,小件器物轻薄玲珑。器型极为典雅,呈现出阴柔妩媚之风,各部分比例协调完美,线条流畅自然。

雍正瓷器器型丰富,大体可分为日用和陈设两大类,而各类之中均有创新,重点突出其审美功能。而雍正御窑瓷器对清代景德镇瓷器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釉彩的继承和创新,据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记载有釉彩57种,其中色釉35种。

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共烧造了多少件瓷器并没有准确的记录,但据唐英《瓷务事宜示谕序》“予于雍正六年奉差督陶江西……迄乾隆十三年,计费币金数万两,制进圆琢等器不下三四十万件”。在乾隆二年,内务府就将雍正年号有璺瓷器48824件中除瓶罐、黄瓷及祭器不变价之外,其余均交崇文门变价。乾隆十六年又变价雍正年号瓷器2428件,而各殿、行宫及园苑中还有大量瓷器陈设与存贮。乾隆二十一年,瓷库存雍正年款琢器10367件,圆器156812件,御膳房存11975件,御茶坊存7089件,共186243件。另外,雍正皇帝出手大方,历年多有赏赐给西洋教主、南掌国王和大臣的瓷器超过6000件,所以雍正御窑厂烧造数量当在40万件左右。

乾隆时期计六十年(1736~1795年),但实际当政六十三年,居清代十位帝王第一位。经过雍正朝十三年的综合治理,国家财政较为宽裕,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为乾隆朝的鼎盛局面奠定了基础。由于乾隆本人酷爱各类工艺美术品,刻意求精、求奇、求巧,使各种工艺美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期的景德镇御窑厂制瓷业在制作技巧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

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乾隆朝烧造的坯胎约170万件,花费银两约35万两,乾隆朝历任督陶官进贡瓷器约23000件,烧造数量居清代之首。

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管理有着以下明显的时代特征。

1、用于御窑厂瓷器烧造的资金有了固定渠道

据清宫文献记载,雍正五年时御窑厂烧造经费是由江西藩库正项钱粮改为淮安关税收,虽然用于基本物资流通的商税烧造瓷器较之直接向田地加派的正税更少扰民,但淮安关距景德镇二千余里,多有不便。于是唐英在乾隆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奏折中说:“从前淮关解银到厂,俱咨明两江督臣,沿途拨兵护送,夜则寄贮地方官库,未免文案声扬,且恐传造器多,每年一万两不敷所用,奏准之后再移淮请领,往返动经数月,匠作人等不能停工以待。”为此,唐英提出“奴才思江西有九江一关,附近窑厂二百四十里,移取甚便……”。乾隆皇帝在奏折上朱批:“有旨命汝管九江关税务,望汝即照此奏办理可也”。同年六月户部行文,嗣后于盈余银两动支一万两办理窑工之用。自此年起,御窑厂烧造经费由九江关盈余中支取直到大清朝结束。这种烧造用银的固定使资金有了保证,也成为清代御窑厂能长期持续生产的原因之一。

2、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制度的实施也是乾隆时期御窑厂的一大特征

据清宫档案记载,清代督陶官的身份多有变化,有地方文武官员,有中央部院官吏,任职时间也有长有短,有临时监造,有长期督陶。雍正时期,督陶官制度已基本定型,由内务府官员兼理陶务,但由于其本职工作是管理淮安关务,常年是驻守淮安关署,所以督陶只能是遥领,而在御窑厂则有驻厂官吏具体打理。

乾隆四年督陶之责由九江关税务兼管,虽然也是遥领,但九江距景德镇较近,皇帝的旨意可以更快地贯彻到烧造生产中,这样就使御窑厂的生产走上了正轨。首任此职的是唐英,此后有尤拔世、舒善等十余人。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之后,九江关监督兼管窑务一职不再由内务府官员差派,改为督抚所属的广饶九南道兼管,此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朝结束。这种管理体制上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御窑厂的瓷器烧造,在一定程度上还理顺了御窑厂和地方的关系。

3、乾隆皇帝本人对瓷器烧造的干预

皇帝亲自干预瓷器烧造是清代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这和皇帝本人的爱好以及艺术修养是分不开的。乾隆皇帝比起其祖父、其父亲就更加亲自参与,不论在器型、釉材、色彩、绘画、款识等诸多方面均有具体旨意并亲自参与到设计中去。也正是由于乾隆皇帝的亲自干预,才使得乾隆时期的御窑厂烧造的瓷器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

4、御窑厂瓷器烧造成本计价方式的完善和确认使用

唐英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并结合景德镇制瓷的具体特点,总结出一整套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烧造成本计价的标准,于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七日呈进了《制造瓷器则例章程册》,使烧造瓷器用银有了核销标准。该册共分两个部分:一为制价原则,二为具体的制价标准。自从这则例制定之后,历代督陶官在造具烧造瓷器请册时皆以此为据,每一品种下注明则例中的明细。内务府及造办处、广储司瓷库皆依据九江关造送的清册与《制造瓷器则例章程册》逐项对照查验,如无异议则予以奏销,如有差错则发回重新计算。

正是基于上述几点措施使得乾隆时期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以品种齐全、器型创新而享誉后世,达到世界制瓷业的最高峰。然而,真正能代表乾隆朝御窑厂瓷器烧造工艺水平的,是由督陶官生产的进贡瓷器。由于大运瓷、传办瓷的样式均由内廷规定,御窑厂在烧造时不得擅自更改,而进贡瓷器就不同了。所以进贡瓷在除了传统的瓶、罐、尊、碗、盘外,多有创新,尤以乾隆早期唐英督陶时为甚。从传世品来看,乾隆御窑瓷器的造型极为丰富,虽整体造型不及康熙浑厚亦不及雍正隽秀,但各部比例协调仍有雍正之风,胎土纯度较高,不仅胎质极为细润,而且保证了大件器物胎体厚薄均匀,小件器物胎体细薄。最为显著的是准求各种新奇特的器型,最能代表瓷器造型工艺的最高水平的莫过于大量的转心、转颈、交泰瓶、金钟笼、象生瓷等品种的生产。而且乾隆御窑釉彩极为丰富,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釉色多达四五十种,彩则过百种之多。御窑厂在乾隆时期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黄金期,同时乾隆朝过度的奢华之风也给嘉庆朝留下了国力衰弱、国库日绌、财政危机的局面。

御窑厂的衰退期为嘉庆四年至咸丰五年(1799~1855年)。

这时期虽然有五十多年,但瓷器生产停滞不前,有许多品种已经停烧或减少烧造产量,而在咸丰五年御窑厂被太平军摧毁,无从烧造,更是清代御窑厂衰退的最典型标志。

嘉庆朝计二十五年(1796~1820年),景德镇御窑厂在嘉庆前期基本上是乾隆瓷的延续,工艺水平仍然很高,后期则在制瓷质量和产量方面有所减退,在品种方面亦有所减少,在器型方面基本上保持着前朝的传统,但出现了典型的帽筒,鼻烟壶也广泛流行。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嘉庆朝共烧造大运传办瓷器坯胎276049件,共计制价银59907.897两,嘉庆朝进贡瓷器11946件,烧造量位居清代十朝中第六位。

嘉庆官窑有以下特征:首先,嘉庆四年方自主烧造。由于嘉庆元年至三年这段时间里太上皇仍然在世,宫中不仅仍有乾隆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年称之,而且御窑厂烧造的大运瓷器、进贡瓷器亦多署“大清乾隆年制”款,仅有少部分写“大清嘉庆年制”的款,直到嘉庆四年在乾隆皇帝去世后方全部署嘉庆本朝款。

嘉庆·绿地洋彩响环瓶 高20厘米“大清嘉庆年制”红彩篆款

其次,烧造瓷器的用银和产量比乾隆时期大幅减少。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的记载,乾隆晚期的大运及传办瓷器烧造量巨大,每年约在9200件以上,而嘉庆元年、二年、三年亦在9200件以上,烧造用银在7500两左右。嘉庆四年时内务府议奏储库瓷器甚多,令九江关以后每年约以5000两用银烧瓷器。嘉庆四年烧造用银即减为4176.43两,嘉庆五年更是锐减至2874.355两。此后七年的烧造用银均未超过3900两,嘉庆十一年又定每年烧造用银为2500两,嘉庆十五年时又重申工价不得超过2500两,故十二年至十六年的烧造用银则为1000余两,嘉庆十五年为1700余两。嘉庆十五年之后停烧了全部的大运瓷,而到了嘉庆晚期的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年三年之和亦不超过750两,御窑厂也基本上处于停烧状态,只是偶尔烧造传办瓷器。按照每年平均烧造用银来讲,嘉庆朝也是清代最低的。但督陶官的进贡瓷器自嘉庆元年至嘉庆二十五年历任督陶官按例每年均有进贡,且数量不等。

道光朝计三十年(1821~1850年),传世的瓷器数量比较多,但在质量上就无法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比。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道光时期共烧造大运、传办瓷器坯胎512741件,共用制价银约14万两,历任督陶官进贡瓷器9706件,在清代十朝中位居第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是大运瓷器品种数量多有调整。道光皇帝即位后即着手烧造本朝的大运瓷器,因为自嘉庆十六年以来就停止烧造大运瓷已有十年,所有库存瓷器年款不敷应用。所以从道光元年至二十七年,大运瓷器年年烧造,虽品种有更改,但总的变化不大,基本上或是因为某些品种使用频繁,常有不敷而加烧,或是有些品种不常使用导致库贮过多而减烧,每年的烧造用银仍为5000两。

二是开启了大规模传办御茶御膳房用瓷的先河。传办瓷器是道光官窑烧造的内廷用瓷之一,嘉庆朝所传办的多为祭器,道光朝传办的有日用瓷和陈设瓷,而且还大规模的传办御茶御膳房用瓷的先例。如道光元年正月二十四日传办瓷器81种,里面有御茶房用20种380件,御膳房用46种1940件,外膳房用1种200件,茶房用2种30件,寿康宫茶膳房用12种203件,合计2753件。以上这些传办瓷器到了第二年就变成了每年的大运瓷器,在御窑厂烧造。

咸丰·五谷丰登大碗高7厘米 口径17.5厘米 足径6.5厘米“大清咸丰年制”红彩楷款

三是进贡瓷器在道光时期也占有一定比重,而且年年都有进贡,只是品种多少不一,每年进贡数量在300~400件之间,前朝常见的五供、七珍、八宝等佛堂供器不见烧造。以用于陈设的尊、瓶、和日常生活中的碗、盘则最为常见。

道光朝还是以广饶九南道九江关监督为督陶官,先后15人任职,但时间均较为短暂。

由于嘉庆晚期御窑厂停烧,使得道光御窑瓷器的烧造水平明显下降,其胎土淘洗不细,大件器物胎体厚重粗松,小件器物胎质尚好较为细白,但密度小而分量显轻,器型不丰富,以日用的碗、盘居多。盖碗是道光朝常见的碗式,且道光皇帝情有独钟,多有传办烧造。而九江关监督亦投其所好,年年均有进贡,特别是署有“慎德堂制”款识的盖碗,胎质细腻,胎体较薄,成型工艺精湛,称得上道光朝精品。

道光瓷器釉色较为丰富,基本上沿袭了前朝的传统,其彩瓷以青花,洋彩多见,瓷器纹饰以人物、动物、植物、山水等最为流行。

咸丰朝计十一年(1851~1861年),咸丰朝可谓是清王朝的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国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外有西方列强的强取豪夺,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咸丰时期的御窑厂瓷器的烧造也极其不正常,实际烧造瓷器的时间只有四年,而以元年、二年最为正常。咸丰元年、二年共烧造大运、传办瓷器坯胎约22000件,共用制价银约8500两,此外还有督陶官进贡瓷器6405件。咸丰大运瓷器的烧造始于元年,终止于四年,每年烧造55种1214件,其中元年、二年的大运瓷器均在本年度解京交库,三年与四年的大运瓷则因太平天国运动直到同治二年方解京交库,咸丰朝的传办瓷器均为坛庙陵寝等处所用的祭祀器皿,咸丰时期的进贡瓷器仅有元年与二年的5次进贡。

清代御窑厂自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常烧造,直到咸丰四年(1854年)的174年里窑火不断。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石达开部在江西与清军作战,九年太平军杨辅清部与清军在景德镇大战半月,十一年太平军李世贤部复占景德镇,连年的战事使得御窑厂被毁殆尽。同治四年正月,九江关监督蔡锦青在呈内务府文中说:“景德镇厂衙署自咸丰五年被贼窜扰烧毁无存……”。

御窑厂的没落期始于同治四年至宣统三年(1865~1911年),时间达四十七年。

咸丰五年御窑厂被毁后,直到同治三年的十年间没有烧造瓷器,从同治四年起开始烧造,至宣统三年清朝结束,在这四十七年里,御窑厂烧造极为频繁,烧造数量之多仅次于康熙、雍正、乾隆的鼎盛时期,但烧造的质量无法与御窑厂被毁之前相比。

同治朝计十三年(1862~1874年),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同治朝共烧大运、传办坯胎174830件,共用制价银140392.1424两,在清代十朝中仅多于顺治、咸丰、宣统三朝。同治时期御窑厂烧造的瓷器虽然在清代陶瓷史上的地位不突出,但其在御窑厂被毁十年之后重新烧造以及皇帝大婚瓷器的传办则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于同治朝御窑厂始烧的时间历来说法不一,但据同治四年《报销杂项钱粮清册》记载,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四日开工祀窑神两庙用过银24两2钱,同治四年正月初一祀窑神两庙用过银16两8钱4分,说明了在同治三年已经平息了战乱,年底御窑厂开始了年复一年的瓷器烧造,直到同治十三年。

关于同治大婚用瓷,在清宫档案对这些瓷器的烧造记述的十分详细,传办时为14份,也就是14个系列,而每个系列内又有24个品种。共计有7294件瓷器,共用了120个木桶装并于同治七年八月二十八日起运解京城。然而到了同治八年十二月传来旨意,大婚礼瓷粗糙不堪应用,要求照数赔补。直至同治十年十一月才将大婚用瓷补烧解京。

虽然在同治三年御窑厂恢复了烧造,但由于战乱,御窑厂老匠良工都已逃散,而新招募的均为新手,制作技法多有失传。所以同治时期瓷器的胎体较咸丰时更显厚重,胎质虽较为粉白,但质地粗松,釉质不及前朝莹润,釉色或为青白、或为粉白,施釉不均,波浪釉现象较前朝更明显。器型也多承袭前朝,少有创新,颜色釉瓷器品种更为减少,彩绘品种也不多,以青花和洋彩为主流产品,纹饰以传统的龙、凤、蝠、寿、花卉较为常见。

光绪朝计三十四年(1875~1908年),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统计,光绪朝在其达三十四年的瓷器烧造过程中,共烧造大运、传办瓷器约102万件,共用制价银约116万两。这主要是因为光绪朝宫廷内用瓷量巨大,如有慈禧五十大寿、光绪大婚、慈禧六十及七十大寿等。在嘉庆以后官窑衰落的形势下,大有中兴之势的起色,当时仿明代,仿清康雍乾甚至嘉庆、道光的各种品种,同时也有本朝的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在器型方面,除杯、盘、碗、瓶、罐等之外,有仿青铜礼器如豆、簋、鼎等。

光绪时期瓷器纹饰在清代晚期中最为丰富,在图案纹饰方面,传统的纹样几乎普遍使用,尤以八吉祥、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等多见。光绪时期彩绘品种在晚清历朝中也最为齐全,以青花、洋彩为主流产品,颜色釉也较前朝丰富。据清宫档案,光绪年间,御窑厂窑火从未停歇过,生产极为有序。

光绪朝最富特色的瓷器当属式样丰富的传办瓷器,如慈禧太后用瓷、赏赐用瓷、祭祀用瓷等,而这当中以慈禧太后用瓷最为主要。按时间先后有:“大雅斋”瓷器、“体和殿制”瓷器、“储秀宫制”瓷器、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寿庆用瓷等,慈禧太后这三次寿庆用瓷,御窑厂共烧造瓷器达十余万件以上。

光绪朝先后以广饶九南道并兼管窑务的有沈保靖、吴世熊、王嵩龄、洪绪、李希莲、涂椿年、诚勋、明徵、瑞徵、汪瑞闿、文炳等人,其中沈保靖督烧了“大雅斋”瓷,李希莲督烧了“体和殿”瓷和“储秀宫”瓷,诚勋督烧了慈禧六十大寿庆典用瓷,瑞徵督烧了瓷器七十大寿庆典用瓷。

所以光绪瓷器虽然创新不足,但是由于烧造量大,加上品种齐全,在清代官窑瓷器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宣统朝计三年(1909~191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宣统瓷器的烧造和前朝一样,可分为大运与传办两种性质。据时任广饶九南道督理九江关税务文炳呈内务府文记载,“宣统元年份应进大运瓷器……定于十月初六日照章附搭轮船有海道运京解交瓷库验收”。本年大运瓷器有琢器6种80件,圆器46种1204件,宣统二年的品种、件数均与元年相同,宣统三年的品种、件数与前两年的无异,但由于宣统皇帝的退位,这批瓷器并没有直接交库,而是由瓷库派员在天津招商局领回。

宣统时期御窑烧造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只是因为它是封建社会官窑瓷器烧造的终结。

综观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烧造,经历了顺治、康熙(早期)的有命则烧、无命则止;到了康熙(中晚期)、雍正、乾隆三朝的窑火不息;嘉庆、道光朝偶有停烧、减烧;咸丰五年至同治三年因窑厂被毁,无瓷器烧造;以及同治三年岁末,御窑厂窑火再次燃起,直到宣统三年清朝结束。随着中国封建王朝的垮台,景德镇御窑厂烧造御用瓷器的历史也随之结束。

猜你喜欢
窑厂同治嘉庆
嘉庆真是被雷劈死的吗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便秘、痔疮要“同治”
远去的窑戏
嘉庆的尴尬映射大清衰亡
教皇帝说话
荒唐同治讲信义
江山安定了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将御窑厂打造成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御窑厂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