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康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学阶段,注重阅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语文教学工作者们的共识,然而,在依旧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下,繁重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导致语文的教学也愈发的功利性,如何将实施有效阅读的空口号,特别是提高阅读实践活动效率的落实成为当前每一位语文教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从中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特点出发,通过更新导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实践活动实效,使学生形成知识和能力迁移;组织阅读活动,构建阅读展示平台,点燃学生阅读热情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笔者在提高中学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效率方面的尝试,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学;阅读;实践活动;效率
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究其语文的概义是变成了文字的语言,其基石仍然是语言,这样就凸显了读的重要性。兼阅兼读,会阅会读,则是学生语文能力方面一项主要的能力之一,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能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效率则是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和质量以及能力的关键步骤。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语文教学赋予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成为阅读实践活动的新要素。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坚冰,千帆竞发,这无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进步。 但是,热闹的语文阅读课堂的背后也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阅读实践活动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发挥不了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做的一些做法,以期能改善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
1.中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特点
1.1顺序性。中学生处于特定的身心发展时期,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因此,阅读活动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地开展。考虑到学生读物的类型、阅读的方法和策略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不仅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梯度,而且方法上更需要循序渐进。
1.2趣味性。中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摆脱小学生的模式,加上平时考查的课业略显枯燥,所以,他们对生动直观的语文教学普遍缺乏浓厚的兴趣。语文实践活动读物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形象性、生活化的特点,更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贴近生活、语言浅显有趣的读物。
1.3多样性。有关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如下特征:最初对学习过程和外部活动感兴趣,之后渐渐对学习的实质性内容、必需独立自主思考的功课和任务感兴趣;从最初的完全以兴趣为中心,慢慢地分化为求知为主、兴趣为辅,求知的欲望不再被自己的兴趣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对经验类和具体知识的追求。中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会渐渐从课内阅读扩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寓言类扩大到广泛的文学作品类,他们看待世界、社会、生活的眼光也会越来越敏锐,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2. 更新导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更新导读方法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1设疑诱读法。限于学生的个人爱好等因素,对于有些书籍他们不一定会主动阅读。这时教师可以结合书籍内容提出问题,吸引学生进行阅读。这一方法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作品,教师可以简要地介绍故事的结果,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迫切阅读的好奇心。
2.2竞赛促读法。由导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系列知识竞赛、"同读一文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比如百科知识竞赛,告知学生出题范围在哪类书籍中,给学生一些复习、准备的时间。对于比赛优胜者给以表扬、奖励。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3追溯扩展法。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知识性的作品。例如:在学生具备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炼出一个话题: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从而使他们了解到:贝尔怎样发明了电话,张衡怎样发明了地动仪,爱迪生怎样发明了电灯......应有尽有,通过些次交流与挑战,学生利用图书搜集资料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2.4美文诵读法。为了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会读好书,我们进行了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学生品赏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佳作,从中获得美的发现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2.5学科推荐法。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的语文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推荐学生借阅有关图书。
3.提高阅读实践活动实效,形成知识和能力迁移
对于中学语文老师来说,虽然我们重视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但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有着一定的思考,他们认为考试不考,读了也没用。因此,我们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要转变他们阅读无用的观点,要让他们在考试中获得运用的能力。
其实,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除了名句默写之外,基本上不会有原封不动的书本上的知识作为答案的。因此,我们在学生阅读实践活动推进中,可以针对常见考试内容进行一些训练。这里,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用名著节选为考题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做题。在做题之后,再去读原文,读节选部分,读全文,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得以提升。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有的阅读都是有用的。当然,我们可以就某一篇可以作为考题的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尝试。如明确问题,确立阅读目标,让学生就一篇小说或者散文,按照考试的考点自己或者小组的进行问题设计,然后自己或者小组进行探索,筛选目标信息,这里也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出题和解题。如此,我们阅读检测的方式为做一些阅读理解题,不仅帮助学生知道我们应该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关注什么,还能提高阅读分析和解题的能力,从而不仅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拓宽视野,还能形成阅读解题的训练,使得阅读实践活动更具实效。
4.积极组织阅读活动,构建阅读展示平台,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4.1精心组织"读书节"活动。对于"读书节"活动,我们需要事先进行周密的部署,学校制订总计划,各年段制订分计划。各年段分段读相关要求的书籍,如"童话、勤学故事、孝敬故事、爱国故事"等,展示活动有讲故事比赛、读后感比赛、百科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读书活动有序展开为学生自主阅读、年段推荐阅读和提高展示阅读的网络结构。
4.2搭建学生知识积累、展示的平台。在阅读的同时,我们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工作,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做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或摘录好词好句,写心得、评论。教师做好批阅、推荐工作,及时将有关文章向校广播站、班级宣传栏、黑板报推荐展示。各类读书活动生动地推进着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做讲座,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只要我们老师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他们营造热烈的阅读氛围和构建丰富的阅读展示平台,并提供必要的阅读指导,那么,学生在日积月累、不断运用中就会获得语文方面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使其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吴亚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设计方案[J].文学教育(下),2018(8):102-103.
[2]彭怀永.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38+146.
[3]王珂.初中語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