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春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文化、艺术各种交叉学科知识在全球内传播,社会越向前发展,就越迫切的需要杰出的人才、优秀的人才以及综合性人才。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采取更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工笔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基于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工笔画教学,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水平,提高学生对工笔画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核心素养;工笔画;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后,美术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因此,在现代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美术课程的基本知识,还要完成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工笔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工笔画简单易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工笔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學生基础薄弱
中国画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画可以分为许多形式和题材,工笔画则是其中的一种。工笔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画传统绘画形式的一部分。虽然工笔画只是中国画的一小类,但目前初中美术休闲活动中的工笔画教学可分为工笔山水画、工笔人物画、工笔花鸟画等。由于工笔画体系的复杂性和工笔画的类型,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成工笔画的全部学习内容。此外,一些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工笔画,因此工笔画的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学习工笔画会有困难,这些原因加剧了工笔画在中学休闲活动教学中的难度,增加了工笔画学习的难度[2]。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工笔画教学往往通过临摹历代名画、教师亲自演示工笔画的绘画过程、学生的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可以了解传统工笔画的艺术风格。然而,这种单一固定的工笔画教学模式缺乏新颖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浓厚,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工笔画的理解比较肤浅的,不能真正理解工笔画的艺术风格,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技巧。此外,工笔画教学中绘画技法课与写生课之间存在脱节,这也是工笔画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绘画技巧与写生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导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效率低下。传统的单一工笔画教学模式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如果总是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概念化和模块化。这种教学形式是教师向学生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甚至完全不符合培养绘画人才的标准和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继承工笔画的艺术风格,理解工笔画的内涵[3]。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工笔画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美术课堂的教育特征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着指导、激励及评价教学的角色。由于历史原因,工笔画在近代逐年没落,再加上西方绘画理念和方式对我国绘画造成的冲击,导致工笔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工笔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无法得到普及,大部分人并没有工笔画的概念。因此,急需将工笔画这一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中国画的一部分,工笔画细致的特点突出了中国人谦逊内敛的内涵,并且从工笔画的表现形式、绘画方式来看,都结合了画者各方面的文化修养,这可以从诗、书、画、印一体的效果看出;历代画家对工笔画绘画的内容有着丰富的绘画理论,这些绘画理论也是历史的证据,在历史文化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工笔画在以实物为绘画准则的同时,也是画家对真实形象的高度理解和对周围事物的最高审美概括[4]。在学习工笔画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到工笔画的独特审美,使学生通过工笔画更好地理解美,通过仔细的工笔画欣赏美,理解仔细工笔画所包含的优秀品质,不断美化学生的在浮躁社会所形成的不良习惯,逐渐提高了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能力。工笔画博大精深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获得难以想象的收获。
三、基于核心素养下工笔画教学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随着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在画中国画的过程中习惯于遵循“六法”法则来创作。“六法”是指骨法用笔、应物象形、气韵生动、传移模写、经营位置以及随类赋彩。“六法”用于制作传统的工笔画创作中,它通常使用以线造型,利用多变的线条来创作,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效果。此外,过去创作传统的、细致的工笔画时,人们更加重视工笔画的“随类赋彩”,特别是真实的色彩在整个绘画过程中的作用。虽然传统工笔画特别强调“随类赋彩”,非常重视工笔画中的色彩和写实性,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工笔画创作还体现出一定的理想性、写意性[5]。传统工笔画创作中的写实性和西方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在当前工笔画教学中,大多是引进素描、色彩等西方教学方法,为工笔画教学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在小学的工笔画日教学中,如果教师希望提高整体工笔画教学效果,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简化传统工笔画创作用线造型的基本教学关系,并将西方现实主义模式引入教育。
(二)拓展工笔画的创作题材
在工笔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让学生掌握熟练的绘画技巧,教师可以适当拓宽工笔画创作题材,传统的教学中,创作题材单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文化的追求和审美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初小学工笔画教育中,如果教师反复使用这些常见的艺术创作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艺术思维将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也会导致学生对工笔画产生学习疲劳,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今天的小学工笔画教学活动中要与时俱进,紧跟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育需要,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工笔画的创作题材。调动学生参与工笔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发挥,体验艺术魅力[6]。当前,绝大部分的工笔画在精神力度方面存在一定欠缺,缺乏真正的写实作品。所以,在工笔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际生活,将生活元素结合工笔画创作,同时研究当代人的审美观与审美意识,拓宽工笔画创作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创造具有现代精神的写实作品。
(三)注重工笔画临摹教学,开发和研究新材料
临摹是学习工笔画的基本步骤。在工笔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创作技能,需要让学生学会临摹。在工笔画临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首先建议学生分析和理解所临摹作品的笔、墨、线。中锋和侧锋是临摹用笔的两种基本方法。而用线则要体现出线条的特点,线条应具有曲折、粗细、起伏的变化,学生要想熟练掌握工笔画的用线技巧,需长时间不断训练。在用墨时,教师必须教学生根据不同的临摹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选择干墨和湿墨的百分比。此外,教师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工笔画教学中必须要促进美术教学的良性发展,注重研究新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当前中国画领域的最新材料研究和开发成果,与学生分析和讨论这些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在仔细绘画的过程中加大对新材料的尝试[7]。
总结
综上所述,工笔画时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无可取代的内容,但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基于核心素养的工笔画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学生对于工笔画的学习兴趣,采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规范学习,培养学生对工笔画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实现对工笔画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灿. 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陶印课程实施策略[J]. 少男少女,2021,5(9):54-55.
[2]马燕玲.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课堂生活化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2021(7):217-218.
[3]张炜.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4):2194.
[4]谢娟.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绘本教学的探讨[J]. 意林·儿童绘本,2020(23):19-20.
[5]鲍宜婷. 小学工笔画教学中学生审美判断能力的培养[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8):0111.
[6]王筱燕. 民间美术资源在高校工笔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 青海教育,2018(7):32-33.
[7]陈双珍.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J]. 文渊(中学版),2021(3):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