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秦文献中的“何有于”结构引起过很多歧义。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论语·述而》中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古今围绕这句的理解分歧很大。本文力图通过题元原则和汉语话题优先型的特点,对先秦文献中的各种涉及“何有于”的句子进行句法分析,阐释各种语义解释分歧背后的句法逻辑。
关键词:何有于,题元,话题
1. 《论语》中的“何有于我哉”引发的歧义
a. 郑玄注:“人无有是行,于我,我独有之。”
这种注解显得孔子的语气毫不谦虚,即所谓“不难之辞”。如果参照论语全篇中孔子的说话风格,则显得非常突兀,和孔子的风格极不相符。虽然刘宝楠引用《论语·里仁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与《论语·雍也》篇“为政乎何有”两处证明“何有”为不难之词,但要注意的是,这两个例子中,何有皆位于小句之末,和“何有于我”结构并不相同,所以不一定同义。
b. 朱熹集注:“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致,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这种注解是理解为孔子的自谦之词。但如果结合《论语》中的另一处,则发现有矛盾。“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明显在这里孔子是自承自己可以做到诲人不倦的。如果我们默认孔子不会前言后语相矛盾,那么“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一定是孔子肯定自己能做到这三点的。
c. 皇侃《论语义疏》引李充云:“言人若有此三行者,复何有贵于我乎?斯劝学敦诲诱之辞也。”其大义是,孔子说自己的学问其实不过如此而已,鼓励学生向这个方向努力。清人翁方纲也持有类似理解:“盖因时人推尊夫子,以为道德高深,不可窥测,故夫子自言我之为人不过如是。”(《论语集解》,P506)
2. 题元原则下的“何有于”结构
根据题元原则,和动词有关的名词成分只能充当一个题元角色。
朱熹的“自谦之辞”的理解,从题元原则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有”向“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下文简称“三行”)指派了客事题元,这“三行”获得客事题元后,移动到句首位置。同时,“三行”先向“我”指派当事题元,“我”获得当事题元后,再移动到了句末位置。这是典型的通过移位的方法来解释汉语的句法现象,即认为这种句法是移位生成而非基础生成的。把“我有何哉”看成是“何有于我哉”的深层结构。从而得出“我有这三行中的哪一点呢”的释义。
然而《论语·里仁篇》“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与《论语·雍也》篇“由也果,为政乎何有”,“为国”和“为政”并没有获得客事题元,理解为“何有为国”和“何有为政”显然意思不通。
郑玄的“不难之辞”的理解,首先把“何有”理解为“何难之有”的省略。从题元原则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有”向“何难”指派客事题元,“何难”获得客事题元后作为疑问词移动到“有”的前面。而“三行”则被指派了当事题元。
《里仁篇》的“为国乎何有”和《雍也篇》的“为政乎何有”就可以很自然地理解为“为国有何难”和“为政有何难”。
这两个两个例子确实是不难之辞,但是和“三行”的例子结构意义不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 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杨伯峻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
这句可以理解为“有”向“蒲人、狄人”指派了客事题元,再移动到句首位置。这里多了一個主语“余”。按杨伯峻的释义,则为“余心目中无蒲人狄人”。符合朱熹“自谦之辞”的句法逻辑。
《左传·僖公十五年》“獲晉侯,以厚歸也;繼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以上两句的“何有”都并非“何有难”的省略。
《昭公元年》“吉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于諸游?”
“何有于诸游”不能理解为“诸游何有”,只能理解为“有何难于諸游”。“于”后面的“諸游”并没有从“有”获得当事题元。按照这个分析,“何有于我”中的“我”也不是“有”的当事,当事题元只能是“三行”,这样就符合郑玄释义的句法逻辑。但郑玄释义的句法逻辑下,“三行”很难理解为主语,反而“我”很容易理解为主语。“我有三行”说得通,而“三行有难于我”似乎说不通。
一种解释是,可以假设“何有”前面有一个零形式的主语,但和“于”后面的成分并不共指。“吉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于諸游?”这句里,零形式的主语是“我”或者“余”。“我何有于諸游?”
同样,“何有于我哉”的例子中的“何有”的主语并非是“於”后面的“我”,而是另有一个零形式的主语,第二人称“女”或者“尔”。意思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已),你们何必太看重我。
增加一个零主语虽然说得通,但是却不符合句法解释的简洁性。
汉语话题句特征角度对“何有于”的解释
李讷&Thompson最早把汉语划入“话题优先型语言”,而把英语划入“主语优先型语言”。传统的句法学中,一句话都是以动词中心说为基础进行分析的。但这种源自印欧语的传统句法学对于汉语句子现象的解释并不一定适用。汉语并没有清晰的主语的概念。汉语的话题结构的特点,使得主语位置的成分往往不是主语,甚至不必有主语。“何有于我哉”,并不必然要被理解成“我有何哉”的倒装。尽管“何”和“有”并无主谓关系,作为话题的“何”也可以原生在其位置上,而不必是移位而来。整句话是包含了主话题和次话题的完整句子,无论是主话题还是次话题,都不必理解为从动词“有”获得某种题元。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中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以看成话题,而零形式的主语“汝”可以看成次话题。
皇侃的义疏,“言人若有此三行者”,把话题优先型语言话题的特点部分地揭示了开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绝不是简单的名词短语做主语,而是话题。有点时候话题和当事角色重合,如郑玄的不难之辞,有的时候话题是客事角色重合,如朱熹的自谦之词。这种话题和句法成分不同的对应是歧义产生的原因。
结论
综上所述,“何有于”结构的歧义,来自汉语话题优先型语言的特点下,话题和句法成分概念的交叉混淆。话题究竟是句子的某个成分还是属于语用平面,目前还存在很多争议从这些“何有于”的歧义看,话题不一定是某个特定的句法成分。理解汉语话题优先型语言的这种特点,对先秦文献中不同语境下“何有于”结构的歧义做出合理的句法解释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Charles N. Li and Sandra A. Thompson (1981),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程树德,《论语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何元建,《现代汉语生成语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
徐烈炯,《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
作者简介:
蒋慧成,重庆三峡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