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冠花
【摘要】现阶段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中国应试教育的发展,社会家长以及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学生就不得不承担了过重的课业负担,但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会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会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发展。也正是基于这一现状,我国提出了双减的教育政策。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来说,其担负着为学生之后高中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职责,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部分教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其课业负担成为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紧紧地落实双检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地减负与增效当中探究初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路径,以推动初中化学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化学教学;双减政策;减负增效
双减教育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是减轻负担并不意味着减轻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双减政策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来说,其地位是极为重要的,是为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要想架设起初中化学学习与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之间的桥梁,教师就必须紧抓教学方式的创新,既要落实双减的核心政策,也要提高课堂效率。因此笔者就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分层教学机制和打造融合一体的作业体系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目的是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减负与增效,在推动初中化学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的同时,也构建一个更具科学潜力的课后作业体系,推动初中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质量
想要准确落实双减政策,实现为学生课后学习活动减负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革新,寻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有限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在课上时间中即建立起牢固的知识体系,减轻课后巩固基础知识的学习负担。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切实寻求与初中化学教学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建立合作小组的方式,利用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
例如在《原子的结构》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中掌握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相关教学内容,应当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使其能够在自主探索中优化对知识理解,从而建立更牢固的知识体系。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效率,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合作小组中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这不仅能够以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将使学生在合作中实现互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以此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环节的时效性,使其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建立起最牢固的知识体系,真正为其课后学习减负创造条件。
二、建立分层教学机制,创设减负空间
另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起任意阶段的学习时间,教师还应辅助学生实现学习针对性地增强,使学生能够切实在特定的学习模式下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最大化提高。这要求教师始终以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在教学中建立起多元化分层教学机制,始终为学生创设符合自身能力的学习空间,以最短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一方面,在课堂中教师应对教学任务做好分层设计。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化学学习能力设置难度具有差异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对应的层次中展开探究活动,这既能够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又将推动学生个体真正在完成探究的过程中建立对应的知识分析体验,使学生的个人学习素养得到最大化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应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这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不同需求做好随堂作业的布置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课后学习活动,得到自身能力最大化提升的同时,减轻其课后负担,为其兴趣爱好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打造融合一体作业,减轻课后负担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打造课堂与课后一体形式的融合作业形式,利用课堂时间中特殊学习活动的组织,分担学生课后学习活动的负担,以此减轻课后学习对学生课后时间的占用率,为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例如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练习结束后即時对练习中的错误进行记录,并使其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剖析,发现问题所在。而在后续的课后作业环节中,学生则可以快速地对错误资源进行整合,并结合课堂的分析对错误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在重新解题中完善对漏洞的认知,最终真正实现牢固知识体系的高效建立,并切实在课堂分担负担的作业方式下减轻了学生的课后压力。
总而言之,双减核心理念的提出,给予了教师教学方式创新的全新目标,同时也让教师转变了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为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课后学习体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通过作业设计的创新来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同时还能够从心理层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减负,使学生能够在新的作业形式下得到个人能力多角度和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新国.基于"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10):2.
[2]孙学礼."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