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
【摘要】在科学知识不断普及深化的过程中,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高质量的小学科学教学是拓展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效,从而为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科学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众多教师更重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忽略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以期提升小学科學课程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改革工作也在持续深化推进。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及时改进个人的教学方法,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实际上,在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下,科学课程教师不仅要拓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创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学生个人知识探究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的有效问题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时候,首先需要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意识进行有效的加强,因为学生如果不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被动思维状态,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就不会有一个提升,而且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会变得更加的深刻。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良好的问题讨论的时候,也可以多引导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的问题,思维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逐渐的建立起自己的思维逻辑结构,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校园的树木"时,学生在对于校园的树木进行合理的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让学生对于校园中的树木的种类或者是类型等进行合理的分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根据不同植物的特点都可以建立起分类学习的意识,而且学生在面对自己不懂类型的时候,也都可以向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增强,也能够帮助学生收获到不同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技巧等。同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和分析,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实现学习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过程一定要认真观察,从观察中获取信息,开展深入探究工作。观察是否细微在于学生的思维逻辑,在小学生的探究实验中,很多问题答案都在于观察是否入围,只有细细的观察,才能获取更多更直观的信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形象的理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实验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适当时候进行正确引导,学会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循序渐进地开展知识探索,并且能将书本上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逻辑,让学生自己用语言组织起来表达出来。
例如,在学习"色彩变化"时,小学科学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现一年四季不同的色彩变化,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然后通过典型的视频让学生明白色彩在自然中的变化,再抛出问在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观察色彩。现在已经是春天,在讲述到春天色彩是学生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并且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观察小区内春天色彩的变化。开展问答式教学,让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中色彩变化,回忆学生自身的四季色彩变化,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互动分享成果
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提高小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通过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多引导小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有趣的科学现象,并指导小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敢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做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时,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哪些不能被水溶解并在黑板上记录下答案,最后进行补充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注意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现象可以用科学解释,从而促使学生细心观察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科学现象,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在于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小学科学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创新课堂教育方式,从多角度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开展多种教学途径,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互相展开交流,获取更多有效知识。
参考文献
[1]蔡刚,李成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家长(中、下旬刊),2020,(14).118,120.
[2]王朝鸿.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