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于课内 获益于课外

2021-03-24 01:32桂爱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语文

桂爱萍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中,课内外阅读衔接方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又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内外结合之下实现阅读视野的拓展,以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写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体系构建之中,应进一步强化课内外阅读衔接的效果。从当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解决。本文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发展过程之中,应如何从多元化的角度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内外的阅读,并在课内外阅读知识学会正確的阅读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课内外衔接

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关注到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平衡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之间关系时,能够发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价值和功能,保证小学生能够在自身阅读理解的层次之上,摆脱课内阅读的局限性,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技能。这样能够将课外阅读所掌握的知识综合运用到课内阅读之中,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推动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升华。

一、小学生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无法引导学生选择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导致学生在具体课外阅读之时,难以与课内阅读进行良好的衔接。并且在选择阅读材料之时,花费了学生更多的精力,使得学生阅读时间大幅度缩水,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

2.小学生在开展课内外阅读之时,过于看重成绩的提升,而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的阅读时间都放置在成绩提升之上,并没有真正把握阅读的重点,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而言是一种十分不利的做法。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之下,经常会看到学生的成绩而做出相应的评判,这种做法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在错误的评判之下,会导致学生对于阅读难以提起丝毫兴趣,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发展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正确的课内外阅读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走出传统教学的困境,寻找到正确的阅读道路。

二、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

1.培养阅读兴趣, 激发阅读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之时,形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这也是新课改教育理念之下,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在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能力之下,大幅度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将阅读的主动权重新还给学生,使得学生能够积极转变以往被动的阅读状态,在主动探索和主动合作之下,逐渐关注到阅读内容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之中,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共鸣和思想交融之下,真正体会阅读的内在原理,大幅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比如,在学习《春天来了》一文中,学生可能才刚刚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还不具备良好的抒情类散文的鉴赏能力。所以,教师没必要一上来就过多讲解课文本身。可以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美。比如,文章描述了春天来临时万物的变化,而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思绪,回忆一下自己所亲身体会、亲眼所见的春天来临时的风貌特点,从而与文章形成对比,更好地去感受“春天来了”。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去,不自觉地与身边的事物形成对比,更加主动地去探究不同,也会对文章产生学习兴趣,激发阅读热情,同时也能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2.鼓励多元化阅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内外阅读教学活动之时,应摆脱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关注课内外阅读趣味性和生动性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阅读指导,鼓励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阅读之中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在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之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积累大量的阅读量,实现学生阅读素养的质变。

比如,教授《少年闰土》一文时,课前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阅读他的个人事迹和著作;课中,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帮助理解“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课后为学生推荐阅读鲁迅先生其他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等作品。通过多元化的阅读,对于学生阅读量的有效提升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更加宏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3.依托课堂教材,延伸课外素材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之中,课内与课外阅读应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课外阅读之中应结合课内阅读的主要思想,将两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方式,在彼此之间进行有效的补充和对比,这样对于学生开展阅读而言具有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

比如,课堂上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时,其中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那么到底有多么“难”,这是当代学生难以体会到的。虽然人人都知道红军长征时条件艰苦,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的确难以想象。此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联想同类题材课文,如,《金色的鱼钩》课文,饥寒困苦的场景跃然于书本上,便能从课文里感受到其中的艰难。

总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之下,能够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握阅读方法之时,树立正确的阅读目标,尽可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鹏伟.读书: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0(12).

[2]曾瑞华.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小学语文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