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婉荣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在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刻就铸造而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断地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了伟大的创造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前,总书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振兴祖国、实现祖国伟大复兴崇高历史使命。在高中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能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积极贡献。[]为达到此目标,学校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坚持营造良好的红色基因环境,不断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中音乐教育、传承
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内在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是面对敌人的永不退缩、不懈怠的中华儿女流淌在血液里的精髓。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千锤百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总称。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对红色基因的时代内涵作了深刻的阐述,如“红船精神”就是“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就是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坚定不移地发扬红色基因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教育,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一、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基因”在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刻就铸就而成,而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落幕、朝鲜战争的凯旋等等,红色基因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不断蓬勃迸发,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的脊梁之魂。总书记在近年来一直强调红色基因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红色基因传承一事极为上心。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理念不放松,一直坚持着奋勇前进的精神不懈怠。中国共产党要求全国人民学习马列主义及毛泽东的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的传承有了充分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必然性,从而培养了一 批批有红色精神、红色热血、红色基因的中国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断地传承红色基因,为各项伟大事业积极贡献力量。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伟大的创造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具有红色基因的先进榜样便出现在人们眼前,让红色基因焕发出耀眼而璀璨的光芒,使红色基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文艺工作者们站在艺术的角度,创作了大量的红色经典作品,它们描述的是共产党经历的风雨历程,内容歌颂革命领袖、歌颂党,歌颂为革命事业作出牺牲和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助力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
当前,总书记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明确了“红色基因”的概念,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赋予了红色基因新的内涵。总书记指出,对于中国而言,继承红色基因,可以极大地提高政党治理效率、国家治理效果和军队治理效能。并在多地调研、考察的时候,都告诉地方干部、党员及群众,要继承红色基因,挥发红色力量,大搞红色事业。在重走革命圣地的时候,他亲自带领干部群众重温历史,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的重要讲话,提倡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基因真正注入血脉。此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研究红色基因的热潮。为振兴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战在正途上,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又增添了新内容。
二、红色基因在高中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经济全球化快速带动文化全球化,在这个背景下,娱乐全球化也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类千奇百怪、花样繁多的文化趁虚而入,类似于欧美文化、韩流文化以及日本二次元文化等不断地侵蚀我国青少年的内心。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最为躁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高中生渴望自由,求知欲非常强,对于潮流文化他们会更加敏感和感兴趣,因此被不良价值观侵蚀的可能性会更大。一旦接触到这些文化以后,由于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很容易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向前发展的信心与动力。
高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振兴祖国、实现祖国伟大复兴崇高历史使命。在高中音乐教育中传承红色音乐能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生中多学习歌唱红色歌曲,能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形成良好的品行,提升审美能力、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等,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积极贡献。
三、红色基因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学校对音乐教育并不够重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主要是社会音乐教育的制度不够完善,音乐教育的资源也不均衡,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等。相比而言,幼儿至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设置较为落实,并且这一年龄段的部分孩子还会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一至两门艺术课程,如器乐、歌唱、舞蹈等。但是初中生,由于课业负担较重和升学的压力,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放弃课外艺术课程的学习;学校为了升学率,音乐课程的安排也会有所减少,或被其他学科占用。到了高中阶段,音乐课可能只出现在课程表中而己;甚至有部分学生没有上过音乐课。主观意识非常强烈的高中生,对音乐课的渴望就更强烈了。音乐课的无法正常开展,制约了高中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是红色基因音乐在学生中认知度不高。由于高中学生都要面临着高考,他们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会放在备考上,这就导致他们对于红色基因音乐的认知、了解也不足。当代高中学生通过网络媒体、电视、报纸等方式对国家时政要闻进行关心,对社会民生进行了解。但是作为未来祖国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虽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人生职业规划,而他们毕竟还是年轻学生,认知力和理解力免不了存在着一些相对浪漫和幼稚的心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当代娱乐至上的社会,各类非主流文化充斥在我们的文化環境中,他们的思想极容易受到娱乐文化的不良影响。
四、红色基因在高中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措施
首先,将网络红色音乐引入课堂教学。近几年,有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热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个词语叫做“正能量”。所谓正能量就是正确的、积极的、上进的,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一切元素。而“红色基因音乐”无疑在各个角度都能契合“正能量”的主题。在近一百多年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题材而又富有革命传统意义的“红色歌曲”,如《十送红军》、《南泥湾》、《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团结就是力量》等一批积极的、正面的、健康的、正能量的歌曲相继问世。把这些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吸取红色歌曲中的精神力量。比如莫文蔚翻唱的红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在学生唱到“我的手鼓纵情唱,欢乐的歌声震山河,草原盛开幸福花,花开千万朵”时,感受到祖国的大好山河,无比壮丽。唱到“前进的道路多宽阔,我的手鼓纵情唱,快马加鞭建设祖国”时,引发学生热爱祖國的豪情,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并立志为将来参与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其次,学校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红色基因环境。环境是人生活与学习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人良性本质养成与发挥。也就是说,环境对于人信念与理想的确立极为重要。高中学生的道德素养确立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学校品牌建设也至关重要。优良的校园环境可以助力学生高尚品德、高尚情操、高尚行为的发展。由于文化发展呈现出了一定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是红色音乐在高中学生中传承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比如:1、搭建红色音乐文化为主题的长廊,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校园中的红色基因,从而在潜移默化受到熏陶;2、把红色音乐融入到校园广播中,通过反复播放红色音乐,让学生们耳熟能详,受到影响,与红色文化的距离就会更近;3、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使学生们牢记中国革命的历史,牢记为党和人民牺牲和奋斗的革命先烈,从而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牢记使命,砥砺前行;4、定期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班校文娱活动等,让学生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红色基因的传承,需要红色环境作为承载平台,才能够让红色基因在传承的过程中畅行无碍。所以,要让红色基因在高中学生中传承和发展,学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教学计划,落实音乐教学课程,重视红色基因在音乐课程中的运用,注重营造良好的红色基因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保军. 浅析高职院校传承红色基因工作【J】 人文之友,2018.06.01.
[2] 栾雅璐 "红船精神":中国革命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原典 【J】领导科学论坛,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