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思维下的STEAM项目学习支架的建构

2021-03-24 01:32朱建人陈豪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设计思维教育

朱建人 陈豪

【摘要】在 STEM 教育中注入支架理论思想,为解决真实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通过合理运用设计思维的一些思维工具,梳理 STEAM、支架、PBL、高阶思维的概念与它们之间的关联。设计“支架+”STEAM 教学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支架+” STEAM 教学模式,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协作学习并完成原型制作、解决问题并展示作品、自我反思并发布作品五个阶段。并以此拓展STEAM 教育校本化研究和实践的新路径。

【关键词】设计思维 思维工具 学习支架 STEAM 教育 PBL

随着 STEAM 教育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学校就 STEAM 教育校本化展开研究, 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成为了困扰着各所学校和教师发展 STEAM 教育的枷锁和桎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强调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出发点,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一、“支架+”STEM 教学概念框架

PBL 是以结构不良的问题为核心,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与创造性, 促使学生产生新想法的内部动机, 贯穿于整个 STEM 教学脉络中。借助支架可帮助学生将难度较大的问题细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任务, 最终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吸收, 同时促进其高阶思维的养成。

学会用“同理心”思考问题,以“共情”的方式触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2.缜密观察——AEIOU 思维工具表

如何把习以为常的生活画面当新事物观察,发现人们的真实需求呢?使用 AEIOU 思维工具表观察,将场景中复杂信息分解,然后分类考察, 让思考变得更加严谨、全面而有深度。

3.同理心思考——用户移情

移情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的基础,通过深入地去理解别人,我们才能够为他们作出更好的设计。

假如自己是场景中的某个用户,“我”在思考什么,有什么感受?“我”看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周围人是怎么说的?“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感到的痛苦是什么?“我”希望得到什么?使用合理的推理和联想,可以更好地感受用户的“痛点”,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

4.聚焦问题——POV

发散思维会得到很多的想法,同时也意味着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信息。如何引导学生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整合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是定义问题的关键。POV 本身是指:多线索、多维度、多时空围绕一个焦点的一种写作手法。而 STEAM 项目中的 POV 是对“AEIOU 表格”和“用户移情图”大量信息的聚焦,每一次定义核心问题,确定最优解决方案也是对学生信息整合能力的锻炼。

笔者认为课程以思维工具 EAIOU 表格和用户移情图的使用是让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发散思维,而 POV 的聚焦观点则是一种收敛思维应用。以维果茨基的理论来说,学生开始触摸“最近发展区”了。

二、支架的第一步方案构思

1.延迟性批判——“核心问题权衡表”

课堂收集组内每个成员的观点,根据产品机会、用户价值、团队支持几个纬度为每个观点评分,有效筛选出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问题。这个过程起到支架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各小组相互间的辩论隐性纳入了评价体系,因为这不是当场批判某个观点的对与错,而是让学生以同理心代入,权衡利弊选择他们觉得最合理的一个观点。同时也为接下来课程中各小组明确了各自的驱动性问题。且这个驱动性问题是自发性形成的问题式驱动而非告知式驱动,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动力会大大增强。

2.创意无限发散——“635”法

635 法,帮助我们产生高密度的设想。每组 6 人,坐成一圈, 每人 5 分钟内在各自的卡片上写出 3 个设想(故名“635”法),然后由左向右传递给相邻的人。每个人接到卡片后,在第二个 5 分钟再写 3 个设想,然后再传递出去,如此传递 6 次,半小时即可产生 108 个设想。各类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创意令人瞠目结舌。而此时学生的创意自信获得无限衍生,当然此时创意的数量是远远大于质量的。

3.创意极限压缩——获取决策点

量变会产生质变,亲亲课堂将设想分分类,进一步筛选高质量的设想, 保留 5 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这 5 个方案哪一个更好呢?我们从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应用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权衡比较:各指标设定相同的权重,满分 5 分,最后合计分数,选出一个相对好的方法。

三、支架的第二步模型制作

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要转化为实际模型,遇到困难怎么办?除了小组合作和任课老师帮助之外,还可以向更专业的老师寻求帮助。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困难就是:创意大于能力,现有的技术不足以支撑起整个项目;上课老师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而约课制度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协作学习阶段, 根据学习者擅长的 STEM 学科知识的差异性将其进行分工, 每组协作完成任务, 可协助学生搭建同伴支架, 成员间相互提供支架的时效性往往优于教师支架, 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教师可为其提供适时的程序、范例等策略型支架, 利于学生破解问题的重点与难点。

四、支架的第三步测试优化

在解决问题阶段, 每组学习者将自己的 STEM 作品加以展示, 教师和各组成员需给出详细的评语和修改建议, 学习者也可通过观赏他人作品获得启示与灵感, 进而更好地完善本组作品。

综上所述,设计“支架+”STEAM 教学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支架+” STEAM 教学模式,帮助 学生参与假设、收集信息和寻找论据等活动, 提升其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柏昌,张丽芳.美国STEM 教育变革中“变革方程”的作用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4)

[2陈鹏,黄荣怀.设计思维:从创客运动到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 2017,(9)

[3]王佑镁,郭静等.设计思维:促进 STEM 教育与创客教育的深度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19,(3)

[4]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5] 杨玉琴.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16(17)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设计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