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梅
【摘要】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推出了很多的教育方针,都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从而为社会提供有用之人。阅读是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去阅读相应的文字内容,以便更好的理解其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这就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针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此阶段开展早期阅读,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拓展他们的学习渠道,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综合发展。所以,在幼儿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重要性
在学习中,阅读能够让人们正确了解世界、感知世界。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正是行为习惯培养、意识提升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孩子们,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从自身角度上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阅读,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书海中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综合品质,为未来的全面成长打造基础。下面,本文就对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式进行探讨。
一、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养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的,无论习惯是好与坏,都将影响人的一生。如果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他将会主动参与到书籍的阅读中,从书本的阅读与感知中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进行学习,将改变自己的想法,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如果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没有养成,那么他就不会积极进行阅读,难以收获阅读体验,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心智发育、心理成长的重要初期,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阅读对幼儿来说,当幼儿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后,他们将会打开不一样的世界,体会与感悟出不一样的人生。所以,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利用多元教学、制定阅读计划等方式,让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学会如何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感受知识的海洋,在阅读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二、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原动力,是维持与提高人积极性的重要法宝。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们,他们的大脑其实是一张白纸,需要教师运用彩色画笔,给他们画上五彩颜色,丰富他们的情感。在幼儿阶段开展早期阅读,他们阅读的内容基本上以绘本为主。绘本是当前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的重要载体,以其丰富的图画内容和明亮的色彩符合幼儿认知特点,而被教师所青睐。依靠绘本进行课堂语言输入,在绘本故事中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氛围,让幼儿在语言氛围中进行表演,能够推动他们的语言交际技巧,又能让幼儿在表达時,严谨地保证语言的特点与结构,不仅如此,绘本还可以帮助幼儿从课堂内容方面热爱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助力幼儿阅读兴趣的良好发展与提升,这也是幼儿园早期阅读开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能够让幼儿积极进行互动
交流是人与人交换情感、表达内心想法的重要方式,有效的交流可以让他人准确知晓自身想法,从而实现情感共鸣。在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中,当幼儿对某一阅读内容产生兴趣,深入探究阅读内容,并对阅读内容进行产生想法之后,教师利用幼儿此时的心态,让其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互动,利用互动的形式,由幼儿之间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在思维碰撞中,既锻炼了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的能力,还能提高他们语言上的思维逻辑能力,让语言的展现更加具有逻辑性和通顺性,同时,由于语言上的互动,幼儿将会获得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并在思维融合中,感知自己,丰富自己的情感,促使自己价值观的形成。
四、将会培养自己的规范性
在幼儿早期阅读中,幼儿会根据教师所设计的阅读计划进行阅读相应的书籍,利用阶层性的书籍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当幼儿在有计划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中进行书籍阅读中,能够使自己形成一种阅读惯性,即该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的好习惯。当幼儿培养自己的规范性后,即使未来进入高层次的学习中,也会变得有规律,这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造基础。当然,作为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幼儿阅读的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阅读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心智发育、心理成长的重要初期,幼儿阅读教学实践研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教学改革有很大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幼儿之根本,结合课堂实际与有效理念,开展多种阅读方式,想方设法的引起幼儿的阅读注意,既能让幼儿体会到阅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又能树立终身阅读的良好品质,让幼儿获得能力提升,为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因素。
参考文献:
[1]王秀吉.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对策分析[J].科教文汇,2021(11):2.
[2]黄星群.早期阅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开展策略简析[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