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贞
【摘要】初中数学是以小学数学为基础进行的拓展和延伸,所以两个阶段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探讨二者的有效衔接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还能够有效的规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心,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方案,協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个关键时期的过渡。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当今的时代特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制定出小初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学数学;衔接机制
随着教育机制的不断改革,初中阶段也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升学分水岭。数学作为一个具有较强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理科,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少学生虽然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是不理解自己学习的数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科,所以他们在主观上还是没有完全的深入了解,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地参与进来。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关于做好小初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路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乐学好学。
一、充分利用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正是因为他们对外界的了解有限,但是他们又对未知事物的憧憬,导致他们能够将很多东西赋予有趣的灵魂。学习数学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个能力,因为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更加简洁明了的学习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有些时候,学生的这些想象力常常被误以为是不听话不懂事,因此也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教师不应该抑制活泼好动的性格,要辨别学生的“顽皮”的原因和目的,积极发掘他们身上的发光点。
例如,在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看看周边环境中的图形都像什么,如果自己是发明家的话,利用这些图形自己会制造出哪些伟大的发明。这样一来,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的投入,结合他们的想象力会让他们在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时候更加的清楚。除此之外,让学生以发明家的角色利用这些图形不仅能够让他们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图形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和应用。
二、要鼓励学生探索生活,从中获取有用知识
知识绝不仅仅只存在于书本之中,走进生活学生会发现,其中的知识是非常丰富并且十分有趣的。因此,在学习完书本中的知识以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生活中的奥秘。这样才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掌握更多有趣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常识要比书本中的知识更加的实用,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此同时,学生在探索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与社会接触。
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习完课本中的知识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搜集生活中的数据,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并且说明这些数据代表了什么意义,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认识到数学存在的意义所在,他们也会在实际的活动中发现数学的奥秘。通过搜集整理和处理,学生更近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培养起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独立思考,采用适合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三、结合学生自身的感受,让知识更通俗理解
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学生自己来感同身受的,有些时候教师需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身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数学问题,自己去感受数学魅力,他们才能够知道如何去应用和提升。只有自己将知识做一个消化,他们才能够克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障碍,知道自身的不足和劣势所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指导,鼓励他们努力的去克服困难。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节课的时候,学生就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学习这节课的知识。可能性实际上是一个概率问题,生活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概率性,抛硬币、猜拳等学生日常参与的小游戏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非常清楚的明白可能性所具备的内生和外延的含义,非常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应用。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学到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升或者是降低某件事情的概率来使结果更加的有利于自己,进而通过学习数学来影响和改变生活。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与一定的思维引导,但是随着学生步入初中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减少对学生的思维控制,锻炼学生培养起一定的数学思维,尽可能让他们独立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军,杨永宝. 有效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4):80.
[2]朱小华. 有效衔接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 速读(下旬),2020(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