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住院药房,内蒙古 赤峰市 024000
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十分普遍,导致抗菌药物管理难度,从而增加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临床药师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本研究临评估临床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的30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300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男59例,女91例,年龄19~52岁,平均年龄(35.62±1.12)岁。本次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P) (1) 现状调查。通过PDCA循环管理模式分析Ⅰ类切口围术期患者全样本,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给药时机、用药疗程、预防用药品种等不合理。(2)分析问题原因:医师对抗菌药物缺乏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理解; 对抗菌药物产生依赖;临床医师和药学人员的沟通有效性、及时性不足。(3) 确立目标: 通过在I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合理性。
1.2.2执行阶段(D)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患者感染,可以避免患者感染。临床药师收集患者资料,将各种情况加以汇总整合,之后开展分析。在医院中组建PDCA 循环质量管理小组。分析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探究原因,而临床药师则需及时告知给药时机与时间不恰当、选药不合理、忘记停药等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持续优化改进,提高临床上对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的合理性。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点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进,基于《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质量考核持续改进反馈通知单》反馈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考核,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1.2.3检查阶段( C) 定期统计临床各科室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其中的药学部、安全管理委员会等部门需要定期检查各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情况。
1.2.4处理阶段( A) 利用PDCA 循环管理模式,定期召开研讨会,讨论临床普遍存在问题,在临床中重点推广有效的管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文件的要求,在临床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的抗菌药物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药物品种、预防时机以及预防疗程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 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明显下降,抗菌药物品种合理率、疗程合理率均要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p<0.05)。见表1。
表1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
2.2PDCA循环管理前后抗菌药物预防疗程对比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预防用药疗程为(1.39±0.58)d,要比管理前的(5.21±0.76)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DCA循环管理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在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控制院内感染,降低治疗费用和耐药菌出现[1]。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工具。而患者围术期的合理用药一直是抗菌药物管理的关键所在[2]。既往研究发现,在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时,通常是采用抽查方法,但由于效率较低,无法直接准确反应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所以关于样本点评方面最好通过全样本点评方式。
本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的3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和实施后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预防使用品种数、后预防使用时间等。结果显示,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临床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预防使用品种数以及预防使用时间等均得到降低(p<0.05)。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实际中,实现多部门、多环节、协同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类型,减少切口感染率,减少药物种类,缩短疗程,减少耐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