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叶 丁希艳 李彦冬 董晓光 李 威
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吉林 吉林 132011;2.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吉林 132011;3.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脑梗死是脑血管常见疾病,致残率、病死率均很高,疾病发生主要是脑组织因为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血供障碍,使得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并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等一系列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梗死重要因素。阿托伐他汀有稳定板块、调脂、消炎等多重作用效果,用药效果临床认可度较高,此次研究分析了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治疗中的疗效,报道如下。
1.1基本资料 纳入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19年6月。纳入标准:①患者病情、症状表现以及各项检查结果与急性脑梗死标准相符。②患者有一定耐受能力,无此次研究相关用药过敏史。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有一次依从性,无语言及意识障碍。④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按照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中有患者65例,男性、女性分别有37例、28例;年龄53~70岁,中位年龄(58.19±5.14)岁;合并有高血压30例,糖尿病21例。治疗B组中有患者60例,男性、女性分别有35例、25例;年龄51~70岁,中位年龄(59.25±5.63)岁;合并有高血压31例,糖尿病22例。将两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急性发病,送至我科为其进行全面检查,明确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基本相同的基础质量,主要是灵活的选用溶栓类型、微循环改善类、降颅压类、神经细胞营养类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等,予以血压、血糖调节干预,及早开展康复治疗等。
除应用以上药物,所有患者均应用阿托伐他汀(规格是每片20mg,辉瑞制药,国药准字H20051408),各组选择的应用剂量不同。治疗A组以大剂量应用,即:每次应用剂量40mg,每天用药1次,睡前口服。治疗B组以低剂量应用,即:每次应用剂量20mg,每天用药1次,睡前口服。
各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5d,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留意各项身体指标变化,指导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注意患者用药后有无不适,及时帮助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帮助患者采集空腹静脉血在用药前与用药结束时对血脂相关指标(TG、TC、LDL-C)。掌握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变化,进行NIHSS评分。检查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前将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降低,小组内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A组患者用药后TG、TC、LDL-C水平低于治疗B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脂水平
2.2两组患者不同时间NIHSS评分和IMT水平 用药前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IMT水平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IMT水平均改善,小组内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A组患者用药后NIHSS评分和IMT水平优于治疗B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NIHSS评分和IMT水平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用药过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15d治疗。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急性的以脑组织缺氧、缺陷并伴有一系列表现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因为脑组织血流骤停,也会造成神经功能损伤,这常常导致患者经过治疗够仍有后遗症,比如语言、运动障碍等,使得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治疗过程要重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改善。脑梗死目前还没有完全的明确发病机制,但很多研究已经证明血脂异常引起动脉粥硬化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且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颈动脉斑块属于动脉粥样硬化全身病变的窗口期,形成的斑块也会造成脑血管堵塞,在很多程度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有研究证明,很多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出院后复发,究其原因在于颈动脉斑块并没有获得稳定或缩小,颈动脉斑块是由多种物质构成但其中最主要的是血脂类物质,故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是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帮助急性脑梗死患者获得更良好的降血脂效果,也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是安全性高、效果理想的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