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公办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分析与探究
——以漳州市公办高职院校为例

2021-03-23 01:54陈玉婷
林区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院系校园微信

陈玉婷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经济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变革和引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而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彼此从自我出发而寻求共同性的过程和结果,它表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关系,其核心是价值认同。”[2]我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路、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综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较薄弱,毕业后主要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们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本文以漳州市公办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调查当前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并对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创新高职学生主流意识认同度的途径,以期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的实践提供借鉴。

一、实证调查主要内容

(一)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校、性别、年级、专业类别、学历、政治面貌等问题;二是问卷的主体,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调查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状况、情感认同状况、行为认同状况。

(二)调查对象

问卷的调查对象选取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覆盖漳州所有公办高职院校。

学生专业涉及到电子信息类、财务会计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医学技术、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男女比例约为1∶3.7,2019级学生109人,2018级学生102人,2017级学生107人;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24人,共青团员284人,群众10人。可见,调查对象选取兼顾了代表性和科学性原则。

访谈对象是党委工作部、高校学生工作处等4名工作人员,随机访谈20名在校学生。

(三)问卷发放及回收数量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问卷调查”共发放318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调查的是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的是学生通过手机微信、微博的渠道,对国内外热点的关注度、学生对院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度、评价校园文化氛围等,这些变量相互独立,适合用卡方分布进行卡方检验。

(一)问卷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的程度、学生知行一致的程度、爱国情怀的程度、第二课堂的评价等问题。

1.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关注的程度

表1为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中,学生喜欢关注的信息与近期国内外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的卡方检验结果。可知,学生对近期国内外时事热点的关注程度,第②⑤⑥⑧⑨项卡方检验结果P值均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即这9项关注度与学生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中喜欢关注的信息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他小题P值均大于0.05,其关注度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学生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中喜欢关注的信息与近期国内外时事热点第①③④⑦⑩的关注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表1 学生对国内外时事热点关注度的卡方检验

2.学生知行合一的程度

思想政治教师授课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表2的两个变量交叉列联表分析结果发现,学生日常生活奉行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课堂上所学的价值观一致性越弱,认为思想政治课堂内容枯燥又不得不上的学生占比越多,这项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表2 学生课堂学到的价值观和生活奉行的价值观的交叉列联表

3.爱国情怀的程度

表3为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西方意识形态的交叉列联表,发现对西方“文化入侵”“西化”“分化”等战略了解越多的学生,其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比例越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越强。

表3 学生作为炎黄子孙自豪程度与西方意识形态的交叉列联表

4.校园第二课堂的评价

表4为调查学生对院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度同评价校园文化氛围是否有相关性,卡方检验P值小于0.05,两者相关性较强。

表4 评价校园文化氛围的卡方检验

表5为学生对院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度与对校园文化氛围评价的交叉列联表,认为学校文化氛围不浓厚、不理想、活动形式大于内容的这部分学生中,43.3%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参加院系活动,占比高;认为学校的文化氛围很浓烈、很满意,活动内容是喜闻乐见的这部分学生比例为58.8%,超过出于功利目的参加院系活动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且占比最高,学生对院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度和目的纯粹性同校园文化氛围有一定的相关性。

表5 学生对院系举办活动的参与度与对校园文化氛围评价的交叉列联表

(二)访谈情况结果

访谈中发现,学生全部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但内心是否完全认同并指导生活,难以从问卷与访谈中调查出来。

接受访谈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或受生源影响,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家国情怀不够深厚,责任与担当不充分,校园公平与民主现象的评价不客观,网络媒体信息甄别能力较低等问题。但高职学生也有优秀的一面,在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上是可圈可点的,在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大型比赛等活动中,也不乏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具备良好的可塑性。

(三)综合调查结果

综合问卷调查、日常工作观察、思政工作者访谈,漳州公办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总体呈现良好的认同情况,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1.理论认同不足

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但有12.7%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内容不实用,39.9%学生认为这些内容枯燥但不得不上,这集中反映学生重视不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自于思政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又来自学生成长环境,还来自于网络媒体多元化声音的冲击。因此,发挥网络信息化优点,掌握思政网络话语权十分重要。

2.情感认同不足

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评价为差且不乐意参加活动的学生占37.6%,对民族自豪感表示一般的学生占18.6%,这集中反映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有表面化和肤浅化倾向,认同感不稳定文化自信不够,情感认同不足。

3.行为认同不足

“知行合一”作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效果的检验标准,学生必须将认知向外化转变,并形成自然的行为习惯。学生不乐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占19.6%,找借口不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占2.3%,为了学分而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占38.9%。据此,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认同远低于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拓宽高职学生主流意识认同路径

(一)优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团队建设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息,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高校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承担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所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是有必要的。”[3]

思政教师要稳固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讲好课堂讲坛,在第一课堂构筑学生的理论认知,思想认知,唤起学生内在思想觉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同时,高校党委工作部门、学生工作处要起统筹作用,积极组建并优化“党委工作部门—学生工作处—系部教师—学生领袖”的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梯队建设,形成“组合拳”,发挥不同岗位的育人优势,实现育人成员在知识结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优势互补。通过观摩学习、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梯队成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成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中坚力量。

其中,辅导员也应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班导师是和学生联系最频繁、关系最密切的教师,要致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二)提升院校官微新媒体的吸粉能力和影响力

官微新媒体,就是官方微信,主要有高校或院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当前社会上新媒体发展迅猛,相比,所调查的三所高职院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吸粉速度是滞后的。因此,推广官微新媒体,成为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另一重要渠道。

1.打造互动平台,拓宽网络沟通渠道

院系举办活动可采用线上广泛宣传,线下积极推进,可借鉴微信中商家推广产品的经验,先关注公众号,发送到朋友圈,再参与活动。如院系迎新晚会活动,可以通过线上预热“抽奖”“迎新,我有话说”“我要爆照”等话题预先诱发学生参与的好奇心,线下通过多种渠道借势跟进,促使院校微信公众号被迅速加粉。

2.体贴关爱学生,达到润物无声效果

客观看待学生青睐官微的过程,即从“关注—接受—喜欢—信服—认同”的逻辑关系,注意要避免“掉粉”现象。因此要紧紧围绕学生,服务学生,赢得学生喜爱,认同感才有木本水源。官微要迅速地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可采用学生熟络的网络语句,如“做XX事,我们是认真的”“确认过眼神,我是你的XX级辅导员”“楼管大叔,了解一下”等话题,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巧妙地植入一问一答中,服务学生到位了,学生满意了,高校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也就水到渠成,提高了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

(三)创建“要我认同”到“我要认同”的认同机制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指出,只有需要才能产生动力。因此,要提高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其前提就是要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高职学生的需要主要是人际交往指导的需要、专业技能扎实的需要、学业压力减轻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缓解的需要、就业创业或升本帮助的需要等,这是当前高职学生比较普遍的需要。提高高职学生主流意识认同,就应该以学生的自身需要为出发点,千方百计、因人施策,最大限度为学生排忧解难,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是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从“要我认同”到“我要认同”的转变的基本条件。

“从‘要我认同’的社会外在机制到‘我要认同’的个人内在机制质的飞跃,才能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4]要实现这个飞跃,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丰富的社会认知,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巨大进步和先进文化,感受家国情怀,把个人成长、目标同历史使命、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的认同和内化,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开展集思想性、科技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活动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维度,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品格,是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外化于行”的重要环节和理论归属[5]。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2.5年,部分学生更是在入校之后早早为进入社会做准备,他们非常渴望尽早参与社会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在活动策划中,要准确定位高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充分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导向功能,开展集思想性、科技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活动。

充分发挥活动各载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示范岗、学生活动中心、青年志愿者中心、院系学生会、班集体、宿舍等组织的主要活动阵地的作用,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校园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等公益活动;针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以班会、沙龙形式开展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强化舆论导向。

漳州公办高职院校典型的活动项目有:“科技支农、文创助力”农产品包装文创设计项目团队、“医路同行”社会实践队、“情暖竹塔村,青春志愿行”“‘漳州生态+’之校园河长在行动——九龙江环保实践队”等,不断拓展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使学生的人生意义更加丰满,更具价值,帮助学生实现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同时要注重校园隐形文化建设。校园隐形文化可以渗透到师生思想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把学校校史陈列馆、学校名人塑像、校歌等建设融进校园,还可以结合高校地方文化,打造出新时代新媒体大环境下校园品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发挥校园隐形文化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院系校园微信
浅谈SQL Server中Select语句的分组统计功能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微信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微信
微信
高校院系经费分层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