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与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的衔接
——“大学先修课”的应用

2021-03-23 01:54刘鸿燕
林区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分课程体系阶段

刘鸿燕,王 卫

(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衔接”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或指不同事物在一定范畴内的相互连接与沟通[1]。人所接受的教育是一个连贯的系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从小学到中学阶段、从中学到大学阶段,每一阶段都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前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对后一阶段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外关于中学到大学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早,在这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由于国内近些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以及高考的不断改革,中学与大学的衔接问题日益突出,该问题也渐渐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下是对最近几年发表在中国知网上关于中学和大学教学衔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一个汇总,如表1所示:

表1 历年关于高中与大学衔接研究的文献篇数汇总图

由表1可知,近几年,中学和大学教学衔接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大部分工作都只停留在不同学科之间或理论层面的探讨,而如何具体强化中学与大学之间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如何加强中学与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衔接的几乎没有。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高中与大学有机化学知识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大学“先修课”在其他学科应用的经验,将“大学先修课”应用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希望能为两者的衔接、融合以及中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2]。

一、有机化学衔接知识点的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人教版必修二、选修五,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

必修二模块中的有机化合物,选取了几种典型的物质,如烷烃、烯烃、乙醇、乙酸、葡糖糖等。这部分内容简单地介绍了这几种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从性质、结构、用途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有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有机物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3]。

选修五模块是在必修二的基础上设置的,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有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在必修二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可以从分类的角度来学习有机物,从而认识到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这一模块中开始注重有机物官能团、化学性质以及结构的系统性学习,让学生能从有机物的官能团、化学性质、结构等方面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对有机物有更系统、深入的学习。

大学阶段对有机化学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以结构决定性质呈现出来的。比如在学习芳香烃、脂肪烃以及卤代烃时,通过结构呈现到化学性质的研究,最后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总结相应的反应机理;在学习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异构时,可以在其结构学习的基础上,对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进而学习该类化学物的反应机理;对油脂、蛋白质、糖类的学习,也是从结构开始学习,再认识该类物质的化学机理。因此,大学阶段的学习,首先是让学生掌握有机物的结构,然后在结构学习的基础上引出有机物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知:高中与大学两阶段的有机化学知识点呈螺旋上升形式,难度逐级递增。然而,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使得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有机化学时不能较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所以许多大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那么,如何让学生可以从高中阶段的学习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呢?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借鉴别的学科以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受到了启发,尝试将“大学先修课”引入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希望能为高中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

二、“大学先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开设“大学先修课”的现实条件

社会认可:“大学先修课”(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而创建的。AP课程是由美国大学理事会负责,任务是在高中阶段开设大学程度的课程[4]。AP课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11年3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研究团队正式提出,希望能借鉴美国通过AP课程培养精英人才的理念、思路、经验以及管理模式,基于中国国情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的大学先修课的课程体系,以此丰富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希望能为国家现代化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5]。

人才保障:高等师范院校的快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科普及率达80%以上,在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研究生学历人才的比例达19%左右,并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这一发展趋势为“大学先修课”提供了人才保障。

技术支撑:现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效打破了信息闭塞,实现了大面积、大范围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6]。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网络技术与教学活动相融合,才能进一步优化校园建设,提高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7]。当前,许多中小学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了在校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使学校不管在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为“大学先修课”提供了技术支撑。

2.有机化学“大学先修课”的实施过程

“大学先修课”是以慕课形式呈现的,在高中开展有机化学先修课的具体流程如下:

(1)开发有机化学先修课程。这个课程体系是由高校和高中教师合作开发,以解决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的问题,然后将先修课程上传到MOOC平台上[8]。平台要根据每一种有机物对课程进行归类。

(2)高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高中学生要依据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以及自身对有机化学的爱好程度来选择有机化学先修课。

(3)学分认定。此环节是学生学完这门课并通过有机化学先修课的结课考试后,拿到相关的学分认证。

(4)取得课程成绩或证书。学生进入大学后根据本校的分数折算标准,满足本校相应的课程标准后,兑换相应的学分成绩或是结业证书[2]。其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3.有机化学“大学先修课”的课程开发

大学先修课的课程要求要与大学课程的要求相一致,否则就不能成为大学先修课了。但是,大学先修课的课程设置不是简简单单地把大学课程下移,而是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仔细设计,要与高中的化学课程进行良好的衔接。本文根据某高校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标准以及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了以下有机化学的课程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有机化学先修课的课程安排

4.有机化学“大学先修课”的学分认定

若学生考取了开设该门先修课的高校,那么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将学生先前所修的这门先修课进行学分认证。以下是学校采用的三种认证方式:

(1)大学内部统一认证:这种方式是学校采用统一的认证方式,适用于校内所用专业。无论学生所学专业是否与有机化学相关联,进校后统一折算为选修课成绩,拿到相应的学分。

(2)跨专业学分认定:因为有些专业不需要学习有机化学,因此学校在学分认定时必须给出一套折算标准,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并且要提前清楚地说明学生进入高校后哪些专业选修该门课的学分有效,哪些专业无效。

(3)相关专业的课程认证:如果学生进入大学后所学专业与有机化学相关联,那么学分认定时可以根据先修课成绩折算成相应的专业课成绩[8]。

三、“大学先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反思

大学有机化学先修课在我国还处于萌芽阶段,发展尚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本文认为,在大学先修课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调整,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国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其具体思考如下:

首先,借鉴学习。美国是开设大学先修课程最早的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其做法具有启发性,自实施以来在美国已经掀起了一股优质教育的浪潮。美国先修课程的优势在于:加强了中学和大学的交流,使学生可以从高中阶段顺利过渡到大学阶段,提高了大学的毕业率;对美国大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贡献。在初步探索大学先修课程的阶段,我们可以借鉴美国AP课程的教学模式。

其次,坚持自主开发模式。中国大学课程的开发要符合中国特色和中国人才培养的特点,它是针对我国高中课程、大学课程的衔接而开发的课程体系。大学先修课程要由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在分析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上共同开发。

再次,提升教师能力。大学先修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几本教材为一辈子”的教学模式已成为过去,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大学先修课的培训,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其他资源和平台提高自身素养。

最后,不断反思与探索教学环节。大学先修课程作为我国新生的一类课程体系,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反思。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论是对教材本身的解读还是对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都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对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进行追踪,然后进行反思,以期能对大学先修课程的建设推波助澜。

猜你喜欢
学分课程体系阶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