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洲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再到今天的“深化体教融合”,历经了国家体育和教育治理体系的日趋完善与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过程。[2]其核心内涵的嬗变,旨在通过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系充分融入到教育培养体系当中,以实现资源共享与互补,将竞技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3]实现体育与教育的双向联动,形成合力效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审思三十年来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曾奉为圭臬的“体教结合”实践摸索与尝试,体与教结合过程并非“神形兼具”,而是追求不同的利益目标,使“体教结合”流于形式,绩效亦差强人意。基于建设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新的时代内涵,惟有重新梳理“体教结合”发展之路,筑牢体教融合主阵地,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应有之意与重要旨趣。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封市,有着浓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同时具备发展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坚实基础与发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必要条件。中学阶段是适龄青少年身心发展重要的基础发展阶段,也是树立正确的身心价值观,锻炼体魄的黄金时期,扎实做好适龄学生足球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有利于国家足球后备人才的选拔,有利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体系的不断完善[4]。
研究以开封市城区初级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为系统开展研究任务,调查对象选取开封市求实中学等六所初级中学校园足球基本情况为主要调查对象。
1.2.1 访谈法
本访谈以重点访谈与随机访谈相结合,利用时机对该地区在职体育教师、相关学校负责人及针对研究内容拟定了较为具体的访谈提纲并进行针对性交流,从中了解基本校情、校园足球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情况、体教融合等问题展开重点访谈,获得一手的访谈数据,为论文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必要基础。针对学生运动员及学生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态度等问题设置访谈提纲,同时与重点访谈提纲相印证,以保障访谈数据与结论真实性。
1.2.2 问卷法
设置有效问卷并对开封市城区的6所学校学生发放问卷220份。其中,男生占比64.65%,女生占比35.45%;对18名(男生11人、女生7人)年龄不等的在职足球教师(教练)发放教师问卷。对参与学校体育特长班、足球实验班的145名学生家长发放相关问卷。其中,男性占比40.68%,女性占比59.31%。
表1 问卷发放基本情况表
从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来看,学生问卷共发放220份,回收216份,回收率98.18%,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96.36%。针对在职体育教师发放问卷共18份,回收16份,回收率为88.88%,有效问卷15份,有效率为83.33%。回收学生家长文件共135份,有效率为90.34%。
2.1.1 调查对象对参与校园足球主观意愿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经调查,该地几所中学在体育课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比例,在校生对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有浓厚兴趣。在主观意愿方面,很多在校生愿意参加校园足球运动,他们认为参加校园足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强健的体魄,磨练意志品格,能通过足球运动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足球具有排斥与抵触心理。[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个人兴趣的取舍以及个体身体素质或外在因素等等。表2是在校学生对参加校园足球的主观意愿情况统计。从统计结果上看,选择“很愿意”参加校园足球的学生数为53人,所占比例为24.53%;选择“愿意”的学生数量最多,其比例为43.51%;而选择“不太愿意”的学生人数为31人,比例为14.7%;认为参加校园足球运动无所谓的人数为23人,比例为11.7%;选择“不愿意”的学生人数为15人,比例为6.94%。
表2 在校学生对参加校园足球的主观意愿情况统计(n=216)
基于此,分析造成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第一,学生家长偏重于传统课本知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体育运动较为轻视。孩子从小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育人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对足球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与抵触情绪,认为校园足球就是所谓的休闲,是调节课堂教学的一道开胃菜,从而限制了学生们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与时间[6]。第二,由于部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或发育方面的原因,如身体太过肥胖、身体太过矮小等担心引起别人取笑而选择了放弃。再者足球运动强度较高,少部分学生运动过程中担心身体受伤进而影响学科课程的学习 。
2.1.2 参与足球运动的频率情况调查与分析
一般来讲,学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频率(次)可以整体反映足球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相对来说,校园足球运动参与的频率越高,开展及训练效果越好。
表3 每周参与足球运动的频率(次)情况(n=216)
对在校学生校园足球运动的频率(次)的调研数据如表3所示:每周次为“0”的学生占6.48%;选择“每周2次”足球运动的人数占比例最高,占比为31.48%;其次为“每周1次”,占23.61%;“每周4次”的人数为25人,占11.57%;每周6次及以上的人数为4人,比例为1.85%。整体来看,开封市城区初级中学生参与足球的频率(次)还有待提升,这种情况不利于初级中学校园足球的发展与普及[7],应通过积极宣传动员,不断扩大校园足球在校生规模,推广与普及校园足球课程。
2.1.3 在校生参与校园足球的时间情况调查与分析
表4 在校生参与足球运动每次时间情况统计(n=216)
通过对在校生参与足球运动时间情况统计(表4)所示,在校生每次参与足球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人数最多,为109人,所占比例为49.07%;其次为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的学生数,为64人,比例为27.77%;人数最少的为90分钟及以上21人,比例为9.72%。虽然初级中学阶段的学生课余可支配时间较高级中学充足,但从他们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时间长度来看,还存在运动时间短、不充分的因素,另外,足球运动由于运动量大,需充分进行有氧运动状态下的热身运动。[8]较短时间的热身或无热身运动的准备,直接进入高强度球类训练对体能损耗度较大,且容易受伤。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应做好充足的热身。[9]从统计结果上看,近半数的在校生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时间仅不足半小时,这远达不到足球运动的锻炼效果。通过重点询问半小时及以下足球运动的学生个体,很多是家长不支持他们长时间的足球运动,在课余时间给他们安排了补习班,也有部分学生家长认为由于学校对安全责任事故相关制度设计不周全,一旦孩子在参加校园足球运动中出现运动事故难以界定权责,从而约束孩子参加校园足球运动[10]。有研究表明,该年龄段的青少年每次最佳的锻炼时长保证在60到90分钟为宜,该时长的足球运动既能保证身体机能的锻炼程度,又降低了出现球类运动疲劳对身体机能带来的负面作用。[11]
2.2.1 足球专业教师年龄情况调查与分析
年龄构成是泛指某类社会群体的所有年龄段人数的结构比例,任何年龄段的人员都是构成这个群体的基本要素,在统计上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调查对象年龄组的分类,可得出年龄群体的分布均匀程度及态势。
表5 在职足球专业教师的年龄构成分布(n=16)
由表5得出,25岁以下的足球专业教师比重为12.5%;26岁到35岁之间的人数最多,为7人,比例为43.75%,这部分年轻教师应是学校从事足球专业教育的骨干力量;36岁到45岁之间的比例为31.25%;46岁到55岁之间和56岁及以上的人数均为1人,比例均为6.25%。从数据呈现的结果发现:开封市城区初级中学的足球专业教师趋于年轻化,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人数占到75%。资深教师经验丰富、新进教师充满活力,资深教师和新进教师的有效结合,能够更加完善学校体育教学。因此,从体育教师年龄分配上来看,开封市城区初级中学足球专业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符合校园足球教学与训练发展的各项师资需求。
2.2.2 在职足球专业教师的科研情况访谈分析
从事足球专业教师的科研状况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从事足球教学和实践的必备能力,加强体育教师足球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足球教学的开展[12]。访谈中了解到,足球专业的教师师资配备仍不能满足校园足球教学和训练的需求。从教育教学方面来讲,从事足球教育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体育比赛及拿奖牌上,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系统教育缺乏必要重视,普遍忽视足球对学生身心发展及全面人格培养。对体育科研重视程度低,多数教师发表期刊论文仅仅是为了评职称,并且论文的研究层次较低,情况堪忧,鲜有关注自身专业开展的教学研究。
2.3.1 学校场地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在被调查的开封市城区6所初级学校中,仅有1所学校配备了人工草坪等设施,比例为16.7%。拥有水泥地和土质场地足球场的初级中学均为2所,比例均为33.3%。拥有其他场地的为1所,比例为16.7%。
表6 学校场地基本情况(n=6)
走访发现:个别学校受训练条件所限,开展的足球训练项目仍安排在水泥场地,学生运动过程中极容易受伤。水泥足球场地面硬度不适合开展足球比赛及拼抢性训练,仅能做基本短传训练时使用。而土质场地同样不具备开展足球比赛或实训的场地条件,特别是雨后很长时间不能进行训练,易扭伤或滑倒。由于场地有限,部分校园场地只能进行7人制、5人制足球的常规训练。但即便如此,还有较少学校使用不达标的运动场地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求,但这种训练或比赛对足球训练的效果的制约显而易见[13]。
2.3.2 学校足球教学中辅助器材配备情况调查与分析
表7 学校配置足球及相关训练用辅助器材情况(n=6)(多选)
由表7可得, 6所学校每所都有标志桶和作为基本运动器械的力量器械设施。这些并非足球训练特有的器材,也可以辅助其他项目的训练。从标准化程度来讲,不少场地仅为满足基本的训练要求而设置的。只有两所学校配备有标准化场地。整体来说,开封市城区初级中学足球场地与基础设施配备还有待完善,以满足开展校园足球之基本需求。
2.4.1 家长赞成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内部因素分析
体育活动参与动机是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它是人们能否坚持不懈的参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14]通过统计135份赞成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内部因素的问卷中发现,有69位家长认为足球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比例为51.11%;26位家长选择足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培养与磨练孩子的意志,尊重孩子爱好的为20人,比例为14.81%。其余还有为了让孩子发展为运动员、家长自己喜欢足球等,这些原因的比例都不是很大。由表8不难看出,初中阶段,锻炼身体、磨练意志,是家长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训练的首要原因,多数家长遵从子女意愿,能够认识到足球运动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好处的,无论在身体还是心理上都能给孩子以锻炼。
表8 家长赞成子女参与足球运动的内部因素(n=135)
2.4.2 家长对孩子参与校园足球持不赞成态度的原因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家长而言,并不是都支持子女参与足球训练,因为客观或主观因素影响了这一部分家长的选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或对校园体育有健康认识的家长对孩子的支持率较高。通过对不赞成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问卷进行统计(表9)发现,他们不赞同孩子参与校园足球的原因各有不同,其中以认为“足球运动耽误孩子学习”的人数最多,达63人,其比例为46.66%。这部分家长主观性地理解为,踢足球会占用子女大量的学习时间,也会对孩子造成学习效率分散,从而导致成绩的下降。其次一个选择是“足球运动容易导致受伤”,人数为42人,比例为31.11%。访谈中有家长提到“小磕小碰在所难免,但骨骼造成硬伤的话,就难以接受了。”除此之外,还有认为“无发展前景”、“自己不喜欢”等。
表9 家长不赞成孩子进行足球运动的原因情况(n=135)
分析主要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角度来考虑,影响家长的主观因素包括:家长对足球的感兴趣程度、子女对足球的感兴趣程度、子女身也健康和家长对子女未来学业和职业的考虑等因素。影响家长的客观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子女身体状况、子女是否具有足球天赋、学校训练条件及费用、相关政策等因素。由此可见,家长对于校园足球开展的理念尚不能完整理解,其关注的重点,依旧是把校园足球作为子女升学、就业的“便捷渠道”,整体上阻力大于助力。[15]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家长是赞成孩子参与足球运动的,他们能够从中认识到校园足球对孩子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赞成孩子进行足球运动的原因多是家长担心子女学习成绩受到足球训练影响文化课学习及担心校园足球运动事故难以界定权责,从而约束孩子参加校园足球运动。
2.4.3 破解家长对适龄青少年踢球顾虑的新视角初探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必不可缺的组成要素,对于校园足球顺利推进的藩篱绕不开家庭教育与家长的态度。“体教融合”提供了一个由内而外破解家长对适龄青少年踢球顾虑的新视角。外部层面: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这是新时代体育、教育领域一份具有新的特点的重大战略指导意义的文件,各级政府及省招生部门正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并落实出台相应执行办法,通过体育进中考、进高考,让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成为对孩子全面发展综合评价的一部分,而且对升学和成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势必推动广大家长对校园足球运动的认同与支持。[16]
内部层面,家长传统思想的转变:由传统意义上“校园足球”只是孩子日常学习可有可无的“调味剂”到“足球运动让孩子的情商更高,社会适应性更强”、“足球运动最贴近现实生活,涉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方面面”。作为家庭教育的必要成员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在保障日常学习第一要务的基础上,只要合理控制好参加足球活动的时间、负荷量与负荷强度,参加校园足球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反而会促进学生的文化学习,[17]孩子收获的是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1)培养校园体育竞赛文化环境与氛围,搭好体教融合大舞台。加大宣传力度,以科学引领适龄学生重塑参与校园足球的价值导向,营造优良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养成良好体育道德风尚,营造市域、县域特色的足球文化,引领校园足球文化良性发展。校园足球的本质是文化,依托千年传统“蹴鞠”文化积淀和多年积累的人才优势,树立健康、快乐、进取的足球理念,充分发挥校园足球在强身健体、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校园足球文化软实力,让参与校园足球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足球文化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切实保障学生在参与校园足球中获得有更多获得感与成就感。[18]
2)以校园足球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五个一”校园足球特色活动,建立科学、公正、透明的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体系,畅通体教融合新渠道。逐步完善优秀足球苗子的选拔培养机制,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相应的、统一的科学训练体系;打通校园足球竞赛与社会竞赛的渠道,破除赛事体系融合的壁垒,由教育、体育两部门共同组织落实体育赛事,逐步形成体教融合“立体化”竞赛体系,让青少年学生能够按需参加比赛,让真正有运动天赋及潜力的运动员苗子能够脱引而出。
3)聚焦师资培育,互利共赢,深度落实体教融合。就体制管理视角来讲,教育与体育应着眼于合力共享来解决各自系统内部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系统需要体育系统完善的人力、财力及赛事资源作保障,体育系统亦需要教育系统优质的教育资源来解决师资匮乏与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在学校足球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构建多级、多元培训组织结构,逐渐转变对足球教练员、裁判员、教师的培训范式,变“被动培训”到“主动发展”。学校应加强对足球教师队伍的引导与管理,鼓励在校体育教师进行足球相关的理论研究,并制定奖励措施,并在晋升空间上给予关注。适时合理引进高层次足球运动教师,来引领与弥补专业和科研上的不足,打造一流的教育与训练团队,树立良好的师风学风,潜心育人,在加强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在校生人格的塑造。
4)学校应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消除学校、学生和家长参与足球运动的后顾之忧。加强和家长沟通与交流,充分调动家长、社会等体育资源参与积极性,建立家长监督责任制。学校要客观、记录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日常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定期向家长反馈;定期举行亲子足球运动,让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让他们从实际运动中去理解、感受运动本身带给人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