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延边地区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研究

2021-03-23 09:23毕烨朴秀英
成功营销 2021年8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社区

毕烨 朴秀英

摘要: 随着延边地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强调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本研究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延边地区养老服务可及性较为良好,但受惠老人群体呈“阶段性”特征。并且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深度老龄化;可及性;社区;养老服务;延边地区

1 引言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延边州总人口中,延吉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占22.2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4.82%。延边州地区老龄化态势持续升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随着养老服务覆盖面与覆盖内容的扩大,层次化、多样性的需求与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的供给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中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

国外关于“可及性”(Access)的研究最早见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公共卫生服务领域。Andersen(1968)首先从“对卫生服务的使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Panchansky和Thomas(1981)将“可及性”定义为“患者与卫生保健系统的适配性”,从可获得性、空间可达性、适切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五个访问维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患者满意度问题模型。其后David H.Peters(2008)从较微观的层面分析卫生服务系统与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的“适合度”,构建了一个卫生服务可及性概念框架模型。此外,可及性概念还被应用到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教育、养老服务等领域,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跳出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框架。

国内的公共服务可及性相关研究多建立在西方研究框架基础之上,较为典型的多从“匹配”角度出发,如王振振、雍岚等人借鉴David H.Peters(2008)的框架,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定义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与居住在家庭的老年人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拆解老年人需求并圈定对应服务  [1]。雍岚、王振振等人借鉴Panchansky和Thomas(1981)的框架,考虑到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特殊性,从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四个方面的服务内容进行剖析  [2],最终分解为23个三级指标,同时引入李克特五点量表法,在卫生政策研究与和教育政策研究中,可及性评价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服务评价框架,有鉴于此,可及性评价我们衡量养老服务质量水平、制定改进养老服务政策的关键环节。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从代表性的本土可及性框架维度出发,对养老服务服务中心的考察和访谈了社区相关负责人、老年人群体。

研究工具方面,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的文件精神建构了分析框架。本研究中选用了Panchansky和Thomas(1981)的理论框架,探究社区养老服务的“可及性”问题。

访谈地点选择了延吉市规模最大的Y社区养老服务站。Y社区养老服务站自2012年成立以来,在2015-2017年发展最完备时,配备有共计七人打理事务,但如今服务站只剩两名工作人员。总占地面积1247平方米,老年人实际开展娱乐活动的场地面积为99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每周上午二楼老年兴趣协会自由组织活动、工作日每天一楼体育活动区全天候免费开放。

3 调查结果

3.1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资源的类型、数量与老年人所需要的类型、数量之间的关系,主要衡量社区提供养老服务资源的能力。涵盖诸如社区网点服务人员数量、服务设施数量、服务内容种类、上门服务人员数量、上门服务内容种类、可租赁的服务设施数量等方面。

网点服务人数缩减,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服务内容中,生活照料方面,2017年之前服务站有送餐服务,一餐10元左右,可包月送上门,服务站通过“三区计划”,在民政与当地体彩福利彩票公益基金支持下,与小棉袄家政公司合作签约三年,后只试行两年半。医疗护理方面,2019年之前在老年人活动中心专门设立了卫生诊室,并抽调名老中医免费坐诊,平日的看诊仅限于把脉、针灸,由于硬件条件使得其他治疗难以付诸。存在医疗需求的老人向社区医院转移,大部分享有免费定期体检。此外服务站配有一套市值约60万元的心电设备,主要面向行动不便、就近在社区体检的老人。文化娱乐服务方面,服务站开设的活动包括不限于舞蹈、乐器、摄影、书法、绘画教学、广场舞大赛、乒乓球、台球、健康讲座等内容。精神慰藉服务方面,对一些计生、民政登记的个案开展定期的上门探望、陪伴服务,同时社区也会不定期地探望孤寡老人、贫困户等。社区上门服务、上门服务人员方面,Y社区联合有三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九支综合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可租赁服务设施暂无。

总之,2017年之前的Y社区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可用性较高,基本涵盖了诸方面需求,但后续因为资金不足及人才短缺问题,服务的规模体量逐渐缩减。上门服务、租赁服务等滞后发展。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充足但使用不能最大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养老服务领域 “重设施、轻服务”的现状。

3.2 可达性

可达性又称地理可及性,是指从距离、时间和交通成本方面考虑居家老年人住址与社区网点所在地之间的关系。多数社区与养老服务网点皆为一体化办公,但Y社区养老服务站办公区与服务区独立,对于老人,到服务站的距离即是家到社区的距离,但碍于访谈样本分布于已经抵达并活动在服务站的老年群体,对可达性欠缺进一步的精密化考量与评价。

3.3 可负担性

可负担性是指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价格与老年人支付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衡量老年人对价格的负担程度。涵盖了诸如对社区生活照料服务、医疗护理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上门服务的费用的可负担度等方面。

自从服务网点成立以来,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价格来看,即便收费、会普遍低于市场价格,以目前开展的活动种类及规模来看,老人几乎不用负担任何服务成本,其服务可负担性不是很重。

3.4 可接受性

可接受性是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供给方提供的网点和上门服务做出的心理反应,主要衡量老年人对服务的接受程度。关于社区网点环境、服务的接受程度,一位常打乒乓球的受访老人的陈述如下:

“我觉得社区现在在文化娱乐方面提供的服务已经很好了,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目前Y社区的这些乒乓球场地啊、台球场地之类的,每逢节假日和周末这里就会关门,让我们这些老人都不知道去哪里玩了。我就是希望能够延长一下开放的时间,让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能够来这里”。

可接受性方面,受访老年人多对服务站环境及服务表示相当大程度的尊重与接受,当问及其他需求或意见时极少有老人提出服务站供给清单以外内容的相关建议,显然老人的认知需求主要是建立在社区既有的服务种类上的,但接受意愿较高。

3.5 可适应性

可适应性是指老年人对所享受养老服务适应程度的自我评价,主要衡量老年人对服务项目的满意度。涵盖了对社区提供的各方面服务的满意度。

总体来说,社区服务老年人评价比较满意,其中对于医疗护理方面(主要为免费体检)及文化娱乐活动相当满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相对较弱。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老年人不愿意花钱购买生活照料服务,或者对于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来说,生活照料服务价格可能偏高;二是在收入、生理和思想的限制下,老年人对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相对较弱,导致精神慰藉服务需求尚未充分显现  [3]。

4 结论

综上分析,Y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的服务的可用性中等偏上,但仍存在如服务对象狭隘:家政公司解约后社区的上门服务仅限于计生、民政部分名单老年人或特殊情况人员;宣传辐射影响局限,部分服务种类尤其是文娱活动组织起来消息难以尽覆盖;客观衡量网点地理可及性框架有待商榷,可能存在服务供给与需求空间错位、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的问题;可负担性方面,受访老人的生活成本主要集中于医疗开销方面,而接受其他服务的成本几乎为零;服务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方面,现有的服务中上门服务及相关服务缺失,其他操作简便,老年居民表现出的意愿多为文娱、餐食等方面需求,但我们应当警惕的是,在需求较弱的情况下可能呈现出可及性“虚高”现象,即“低需求、低供给、高可及性”。除此外,接受养老服务的受惠老人群体还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特征(即指活跃于服务站的老人的人群面貌每两三年便发生极大改变,推测为前一批老人陆续因身体年龄原因、患场疾病、死亡等放弃按照以往频率抵达服务站接受服务)。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的参考性建议。

第一,简化合并社区服务项目的审查制度,破除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以审计制度为例,报销对活动经费的审查尤其严格,甚至发挥出了影响决策人裹足不前的反面作用,而这是需要对政府流程再造、精简手续完善审查制度的。负责人谈到:

第二,改善并解决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选调为例,社区在屡次向街道申请人力的情况下街道迟迟派发不出人才,固然与人才的储量不足有关,这个可以通过定向帮扶,专题培养解决,组织相应专家“下去”对具有共性问题的相邻地区进行定向辅导,针对短板,济困解危,帮助基层解决某一方面工作的人才急缺问题。但Y社区养老服务站人才调拨不及的关键之处在于编制问题,即公务员的编制问题,越到基层比例越失衡,选派难度较大,这是与体制机制息息相关,并扎根于人们价值观当中且互为因果的。

第三,动员社会组织的参与,提高社會资源的整合力度。社会合力参与不足,以往服务站繁荣时期,在政府出面支持的牵头作用下,数量、实力相当的家政公司、保险公司、爱心理发点、Y社会工作服务中心、G街道  ***志愿者协会等志愿者组织纷纷与养老试点合作,但在资金源头收紧后随即纷纷解约或“不复繁荣”,致使负责人以法人身份集资以维持多余开销运转,是否基层组织可以在合理范围内不依赖或少依赖政府财政支持而自行适度接受部分商业合同以开大资金源头,形成社会合力有待商榷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振振,雍岚,王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评价研究——基于苏州市的调研[J].人口与发展,2016,22(03):90-99.

[2] 雍岚,王振振,张冬敏.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可及性——概念模型、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J].人口与经济,2018(04):1-11.

[3]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08):48-53+129.

[4] 代佳欣.西方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研究:分析框架及比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0,22(06):85-95.

[5] 代凯,郭小聪.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概念界定、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13(04):68-75.

[6] 鹿莹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及性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7] 赵子昕.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存在的问题与提升路径[D].内蒙古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影像社区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2015影像社区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