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解和支持,努力做专业的家长

2021-03-23 18:27夏燕勤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榜样情绪家长

夏燕勤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碰撞在所难免,有的孩子次数少,有的多;有的孩子受伤程度重,有的轻;有的身体设有受到伤害,但是心理上影响较大……家长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会紧张、着急、生气、心疼、自责、埋怨,同时也会因为自身专业性不足,在事后的处理过程中存在困惑。结含案例,我想给家长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希望增强家长处理孩子冲突问题的专业性。

1我家孩子是故意推人吗

案例中,得知石头推了小五并导致小五受伤后,石头妈妈非常着急。她既担心小五的伤情,又担心石头真的像小五妈妈说的那样趁老师不在故意推小五。石头妈妈的心里存在一个疑惑:孩子真的是故意推人吗?

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看待孩子

儿童心理学认为,孩子之间出现肢体冲突常常是因为他们内心有某种需要(如希望对方安静地坐好,希望对方离自己远一点等),但是他们还不能像成人那样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会直接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他们缺乏对行为后果的预见,并不清楚推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长认定孩子是故意推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使孩子产生不满情绪,后续的教育效果则会适得其反。

客观判断孩子的行为动机

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行为动机时,需要摆脱惯性思维或主观判断。家长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努力理解孩子行为所反映的需要或意愿。当冲突事件发生时,家长要先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再做判断,而不是武断下结论。当家长理解了孩子,并帮助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孩子紧张的心情就会放松下来。孩子满足了被理解、被关爱的需要,家长后续的教育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了。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反思:孩子非理性行为中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孩子好模仿,这是他们学习成为社会人的方式,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会不加鉴别地吸收,所以家长的良好榜样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家长可以反观自己平时教育孩子的行为,如确实存在动作或语言粗鲁的情况,就进行调整,用平静、温和的语言和动作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孩子推了人,我该马上批评他吗

说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可能会选择严厉批评,如"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真是无法无天”“以后好好长点记性”。有的家长批评前连具体情况都不了解。一些家长认为批评是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也有些家长担心不严厉批评自己的孩子会被对方认为自己在袒护孩子。但是,批评真的是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法吗?

闲平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孩子容易受家长情绪的影响,家长的焦虑和怒气会导致孩子产生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在不良情绪影响下,孩子既不能很好地理解家长的批评,也不能接受,特别是孩子在不认为自己有错的情况下,批评就更不能发挥作用了。此外,孩子记忆保持的时间不长,间隔久了,孩子可能像案例中的石头那样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此时,家长的批评就更没有作用了。

这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以及正面、具体的引导。我们可以先抱抱孩子,让孩子紧张的情绪舒缓下来。然后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正面表达想法,如“看到他站在椅子上你有点担心,怕他摔跤对吗?你想让他下来”。当家长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孩子就会感受到关爱,从而信任家长。之后,家长可以指出推人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如“你推人,他就摔下来了,会受伤,他会很痛”。最后,再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如“你可以告诉他这样太危险,请他下来,或者请老师帮忙”。

研究认为,鼓励对孩子形成良好行为更有帮助,拥抱、倾听、理解、信任、说理等是对孩子良好行为的鼓励。当然,并不是说批评这个方法就不能用,而是家长要用平静的心情和孩子沟通,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以理服人。

为孩子展现良好的情绪控制力

对孩子来说,情绪积极稳定的家长能让他受益终生。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后,家长出现焦虑、生气等情绪是很自然的,不过这些不良情绪不利于问题的处理以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其一,孩子会产生害怕或抵触情绪,从而不接受家长的教育;其二,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孩子情绪的不稳定,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当然,家长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从人本主义角度来说,家长不良情绪的产生也是因为内心希望孩子能有好的行为表现。家长理解了自己,就不会再被不良情绪左右,可以更理性地面对孩子。此外,家长应关注自己的批评行为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孩子爱模仿,家长的批评行为同样会被孩子效仿。也就是说,家长期待批评带来的好效果不但没有达成,反而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孩子被推了,我该计较吗

案例中,小五被推后,家长还算冷静平和。也有不少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吃了亏,久久不能释怀。

非理性的解决方式,不利子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家长可能会选择这几种策略:躲避,如让自己的孩子远离推人的孩子;以牙还牙,如要求孩子打回去;小題大做,如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件起因,不停地追问孩子事情经过,或是为了讨回“公道”当着孩子的面和幼儿园老师及对方家长激烈争执。

我们来看看这几种情况下孩子会是怎样的反应。

当家长让孩子躲避推人的孩子时,孩子学到的是一种消极的应对办法,而且会产生戒备心理,导致孩子的在园生活总是处于紧张焦虑之中,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也变得谨小慎微。

当家长要求孩子以牙还牙时,孩子学到的是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如果孩子内心拒绝家长的要求,还可能导致他在今后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

当家长不停追问孩子事情的经过时,孩子可能会在回忆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也可能因为家长的步步紧逼使其产生害怕情绪,还有可能导致孩子受家长暗示而出现错误回忆。

当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与幼儿园老师和对方家长争吵时,孩子可能会产生恐惧心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孩子学到了非理性的解决方式。

上述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障碍。

理性沟通,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长应注意理性沟通、恰当教育孩子,因为冲突事件的处理关系的不止是眼前,而是孩子的长远发展。暂时的占据上风,可能只是家长的一时得意,真正受伤害的是孩子。案例中小五妈妈虽然有些介意、生气,但是她能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石头妈妈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能接受小五妈妈提出的要求。这样的沟通既很好地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也给孩子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把一次冲突事件当作教育契机,利用这个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正面引导孩子,才是用心、好的教育。事实上,有时候家长耿耿于怀的事,孩子们早就忘记了。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这值得成人学习。家长们需要甄别、排除社会中的消极因素,让孩子感受到和同伴交往的美好,同时引导孩子积极面对冲突,友好地处理问题,让孩子学到好的交往方式。希望家长能在育儿过程中多学习理解孩子,多选择正面、积极的方式支持、引导孩子;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培养下健康快乐成长,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猜你喜欢
榜样情绪家长
家长错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情绪认同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