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校合作的内涵、现状及改进路径

2021-03-22 02:30熊少严戴育红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熊少严 戴育红

摘    要

新时代家校合作的目标、对象、關系和技术方法都在发生变化,而传统的消极的合作状况仍存在于许多学校中。中小学校应与时俱进、主动引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教育改革,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一些地区、学校和教师的实践从不同层面为我们的观念更新、策略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关 键 词

家校合作;立德树人;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1-00-04

家校合作是现代教育为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而倡导的一种策略,通过学生的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学校、教师形成的一种通过共同协作而形成的有利于促成学生成长的关系。目前,这种关系的建立已被视为现代学校所不能回避的一项重要工作,成为适应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和学校教育、管理开放性、民主性要求的制度性保障。但在实践中,不少学校的认识和实务明显存在诸多问题。新时代家校合作的目标、对象、关系和技术方法都在发生变化,学校应与时俱进,主动引领,不断深化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

一、把握新要求:新时代家校合作的新变化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管理理念、水平的不断提高,家校合作越来越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面对社会对教育高质量需求的日益增长,家校关系、教育主体间关系,以及人才标准和培养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赋予新时代家校合作新的内涵和特征。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更新更高的目标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前后,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做出重要拓展,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这一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把“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目标的时间节点定在2035年,与整体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社会发展目标时间一致。

以今年秋季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孩子为例,2035年他们正好大学毕业;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100年”规划,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他们正当盛年。作为强盛国家的公民,他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格、才华、血性和襟怀;在国际关系交汇、合作和冲突持续加剧中,在世界格局不断调整中,他们将如何走向世界;在国家建设步伐一日千里、民族图强振兴日新月异中,他们将如何自觉自为;在新技术革命不断升级,职业更替换代周期不断缩短的职场岗位中,他们将如何谋生发展适应自如?他们将面临怎样的世界,今天的教育就应该做怎样的应对。这是我们教育的基点,也是我们开展家校合作的基点。

(二)更加强调尊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需求

本世纪初,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至201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了52.1%,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今的中小学生家长有很大比例成长于这一教育背景下,整体而论,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比起以往的家长不可同日而语;而许多参与教养孩子的祖辈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有对学校教育介入的冲动。

新时代的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就应该尊重家长对学校活动了解和参与的需要,引导他们参与班级的家校合作管理,重视他们的想法和经验,倾听他们富有个性诉求的意见,坦诚沟通,在近距离的合作交往中,以专业的方式进行正面疏导,通过现场体验形成共识,进行高包容度的互动合作。许多成功的学校班级活动,都能调动家长“零距离”参与,在亲历中体验合作的愉悦感。这样的互动,使家校合作成为了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支点。这需要把关系建立在和谐信任的基础上,教师须有专业引领的意识和能力。[1]

(三)走向平等互动的家校关系

现代教育强调主体间的平等互动。对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来说,家校合作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这与传统的教师本位,合作和教育的对象是被动的客体不同,更强调共同目标下主体间平等互动的学习共同体模式。[2]“学习共同体”中,家长是学校教育最大的资源,学生是促进教育者持续学习的核心要素,而教师和学校作为教育专业角色,是家校合作的专业主导,共同学习中“平等中的首席”。在有专业主导的合作中,每一个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与其周围的成员及其共同的实践活动、共同的话语、共同的工具资源等,会形成一种特定的“场”,构成一种弥漫着学习氛围的环境。

因此,现代教育中的关系经营具有特殊的意义,“关系重于教育”。作为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因孩子成长而发生紧密联系的、完全独立的社会系统的联系人和主导者,年轻教师应该提高与儿童对话、与家长对话的能力,建立起除学科教与学之外的更深入的师生、家校关系。家校之间建立强大便捷的沟通合作联系,不仅仅是让家长在有问题时方便询问,家校间有事时及时沟通;更重要的是,相互理解、配合默契的家长与教师会形成高度融合的教育大环境。弥漫于孩子成长中的家里家外、校里校外的,积极、亲和、信任、尊重的氛围,本身就是对孩子的良好培育。

(四)信息技术下家校互动内涵的被动拓展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持续升级不断引发教育技术和观念的进步,充斥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信息技术产品,使信息获取和互动沟通变得方便快捷、无所不能,既为家校合作提供了先进、丰富的技术支持,也对家校合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和中小学应积极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实际需求,建立多种途径、形式丰富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校合作平台,如家庭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或微信群等;一些传统的指导和互动项目也会因引入新技术而更加生动、便捷和个性化,如微讲座、空中课堂、微信沙龙、聊天私微等。

技术改变的不仅是速度、空间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家校互动的内涵被大大拓展,超越了一般的信息交换,而加大家校互动沟通的培训、指导、宣传力度,更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建立和深化。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使社会影响变得强大。在互联网世界里,孩子过早大量地接触到各种媒介,携卷着混乱无序的信息大潮冲向孩子,如果缺少家校有力的合作引导与管治,必将造成巨大的危害性。

二、直面新问题:家校合作存在的深层实践问题

家校合作在制度化指标保障之下,仍存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执行中意识淡薄、理解偏差、消极被动、专业化程度不高等方面。我们针对中小学家校沟通的现状,于2016-2018年间,在某地区1500多所中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之访谈和现场督导考察。结果显示:

一是作为刚性的指标,大多数学校设置的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指导部门或主责人员是基本落实的,多数学校还成立了校-级-班等多级家长委员会,成为家校合作的重要力量,已发挥出较好的效能。

二是班主任对家校合作机制认识存在偏差,這既显示了许多学校家校合作机制功能和效果不清晰、不明显的问题,也反映出许多教师并不认为中小学负有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能,对学校教育仍处于较为狭隘的认识水平上。

三是在“影响良好家校关系”和“导致家校纠纷”的家长因素方面存在的认识差距,反映了许多学校的家校沟通、家庭教育指导并不深入。访谈考察中得到的大多数意见也指向家校联系中普遍缺乏深层的交流、对话,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的专业引领,往往就事论事和围绕常规工作的布置、告知多,建立广泛共识的深层沟通少。

四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家校关系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惯性上,与时代发展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这导致实际执行不力,或者不知该做些什么,制度和设施的建设往往用以应对检查评审,而非致力于实际效能的发挥。

家校合作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上述现象,反映出执行部门重智轻德、重设置轻实务、重硬件轻内涵、重评检过关轻效能实现的倾向。在学业成绩压倒一切的评估指标面前,学校很难摆脱课堂教学、成绩唯上的倾向。许多学校从管理机制和专责部门设置上虽然都按规定具备了相应的格局,但是,在具体执行者看来,较之常规学科教学似乎都是虚设的。基层深陷于学生管理和学科教学事务,还有数不清的各种检查汇报指令性非教学任务。因此,他们很容易将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委员会等机制化社会支持保障视为外加的、非本岗位业务范畴的工作,从而抱以消极被动的态度。也因此,才会有比例不小的教师认为这不该是自己的岗位职责,甚至分不清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不同机构的职能区别。

三、改进新思路:优秀家校合作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与时俱进、主动引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增值,更好地承担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此,一些地区、学校和教师的实践从不同层面为我们的观念更新、策略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参照。

(一)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区域家庭教育指导大格局

1983年,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正式署名开办家长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率先开办的家长学校。近年来,面对社会发展,该区认为家庭教育仅仅依靠家长学校的培训授课,显然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必须由单一的学校指导转化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联动,把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受教育者这四个要素进行科学的整合。协同共育作为该区的育人方式和育人观念,不仅包括家长与学校之间,也包括家庭与不同学校、不同社会资源、不同媒介、不同教育情境之间等全方位的协同,让涉及家庭教育各个领域的元素都整合起来。

基于此,2014年,该区首创区一级家庭教育学院,形成区政府主导,区教育局牵头,区财政保障,区妇联“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协同,对全区域相关教育领域进行宏观统筹和引领,共担职责、分工合作的大工作格局。该区倡导基于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基础上的教育,旨在帮助每个家庭成员做好自己,以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生活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区教育局依托家庭教育学院,组建由教育部、全国妇联、中科院等专家构成的智库,以各教育机构的家长学校为基地,创建“荔湾区家庭教育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学院微信群”等平台,重点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普及科学育人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等需求。同时,与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妇儿和家庭社会组织紧密结合,强化社区阵地建设,提供公益性或半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践表明,大思路大格局促进了工作的大效益。[3]

(二)培育学校主导的家校社教育健康生态

广州市越秀区瑶台小学是典型的城中村学校,流动儿童占了将近一半,学生家长的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校早期参加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教育”项目研究,黄妙贤校长认为学校有责任在有关城市适应性、地区文化价值普适性认同、跨文化融合、家庭幸福感和孩子异地成长指导等方面,给予家长充分指引,从而帮助家长,影响孩子,让他们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合。结合“城中村”和“网络时代”的时空特性,学校确立了“协同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滚动实施了两轮“家校协同谱写和谐教育新乐章”的发展规划。由此,发挥学校在“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共育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家校社教育生态健康化。

该校较早开办“网上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短信资源网站”,形成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交流和参与氛围。学校引进社区文化和家长专业资源,参与社区传统活动,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创新亲子活动式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学校热情引导家长超越自身文化水平和日常行为习惯,理解学校教学理念,配合教学改革;在家庭营造方便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关心激励的心理环境,调整闲暇作息时间和生活内容,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开展亲子共读、亲子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校外健康阅读、学习、运动和娱乐的质量。家长有力地辅助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各科会考和体育健康达优检测等,在区里领先,家长也从中获益非浅。这对于把学科教学视为硬任务,把家校合作视为软任务,将两者截然分隔的观念无疑是很好的回应。[4]

(三)促进走向幸福人生的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

广州市增城区新康小学杨丽娟校长是小学语文名教师,她坚持承担满工作量的语文课教学,并从一线教师角色位置来经营家校合作。她主张,好教师应该懂得家庭教育,一是为家长提供参与班级活动的平台,二是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专业支持。杨老师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在自己带的班级进行幸福教育实验。在家校合作中,她倡导营造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人际关系,结成幸福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成员积极正面的成长进步心态。她主张“真正的教育是家长的自我修行”,提倡以优势、积极性为导向,唤醒和充分激发人的潜能,让人达至最佳状态。[5]

每接触一届学生家长,杨老师首先给“家长”更名——成为民主平等的现代父母,而不再是管制型、干预型的家长。她引导家长从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强调要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支持,消除负面影响,体验民主型家庭所拥有的“天下最大的幸福”。她在诸多方面为家长提供支持:家长角色的准确定位,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建立,关注孩子重在支持,民主的家长才有自主的孩子,班级实行民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等。她归纳了许多简明扼要又精准实用的亲子教育要领,如关注支持孩子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做人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者顺序不能倒错;又如,家长要学会沟通四个话题,学会运用爱的五种表达方式,抓住六个成长的最佳时机,给孩子服用九种心理营养素,等等。[6]幸福教育让家长看孩子的角度变了,处理关系的方式变了,家校共育的态度和能力变了,孩子也就变了。家长在反馈文章中写道:“杨老师这些新颖的教育理念和非常实用的教育方法,不仅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也深深地吸引了家长。”[7]这无疑是新时代家校合作的美好憧憬和必然走向。作为家校合作最直接的实践者,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家校合作观念与方法的创新,自当是新时代家校合作必不可少的专业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家校合作的范式转型与路径选择[J].教学与管理,2019(21):6.

[2]鲁云林,朱丽娟.论新形势下的"家校关系"——家校合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4.

[3]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廣州市荔湾区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院.家校社携手 荔溪满庭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33.

[4]熊少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 促进儿童社会融合[J].教育,2017(37):75.

[5][6][7]杨丽娟.行走的风景:杨丽娟与幸福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63,166,17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