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刘旭燕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一带一路”中,我国与国外的教育文化交流日趋密切,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也逐年增加。各国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基础不同,给留学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留学生课程教学的难点,以材料科学基础为例,探索如何运用互联网和虚拟技术在留学生教学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了给出了解决方法。
我国科技和教育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国内高校接收交流学习和攻读学位的国外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校专门针对留学生开设了一些必要课程[1]。材料科学基础是能源、化工、环境、机械和材料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最早开设的留学生课程之一。本文即以该课程为例,探讨针对留学生如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工作。
1.线上和线下两种教育模式的优缺点
互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软硬件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也给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支撑。传统线下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在于老师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能够实时交流,但对学生注意力要求比较高,较容易遗漏知识点;线上教学通过课程资源共享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查漏补缺,更全面的掌握教学内容[2]。此外,对于留学生而言,母语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听课时存在一定信息获取遗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的获取知识。
2.混合教育模式的发展与现状
线下面对面授课方式是长期以来高校授课的主导方式。近年来,随着在线精品课程的推广,“雨课堂”、“课堂派”和“学习通”等一大批智慧网络教育工具为线上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育模式在高校课堂中飞跃式发展和普及。目前,教师一方面通过线下课堂授课,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智能终端发布学习视频、考勤、作业等,完成知识体系的数据化和评价方式的智能化,完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成为高校课程教育的普遍模式[3]。
3.留学生课程混合教育模式的设计
线下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线上教育则依靠智能终端,能够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留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知识体系也有差异。教学设计时,既要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个人因素。线上教育过程中,除目前已经普遍应用的在学习平台上传资料供学生观看和学习外,智能终端的使用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调研留学生个人情况,对学生完成知识摸底;根据学生基础,划分学生层次;按照层次混合分组,即每组都包含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平台,发放教学预习资料;同时,要求留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并根据自身水平提出若干问题。教学内容针对学生问题展开;寻找工程材料的应用案例,设计若干分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首先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2)过程实施
将教学过程分为授课和分组讨论两部分。授课部分按照课程要求教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分组讨论部分针对课前教学中提出的若干工程实践案例问题,要求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首先运用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和授课内容查找和制定解决方案;接着进行组内讨论提交小组方案;随后各组之间通过平台进行互相提问和现场回答;最后由教师点评。
(3)考核评价
课程的考核依照学生线上和线下完成情况综合给出结果。考核和评价突出过程化管理,以学生学到了什么为考核重点。期末考核以开放式问题为主,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可以一方面由任课老师根据出勤和表现评分,另一方面设置学生相互评分,包括组间互评和组内成员互评等。
4.结语
本文针对留学生特点,探讨了线上线下相混合教育的方案。随着科技的进步,诸如虚拟技术等更多高端前沿方案可以应用与教学过程中。可以预见,多模式多方案的实施更能吸引学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璐,蔡一夫.理工类留学生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探析,高等理科教育.2021,(05):92-98
[2]张林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背景下MOOC与传统线上教育的比较,办公自动化.2021,26(19):6-8
[3]代張音,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科技与创新.2022,(0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