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孟娈
[摘 要]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 显示了教学情境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文章结合一个课堂实录(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堂教学为例)详细了解“学习金字塔”的应用,这对教师设置或调整教学方法有导向作用.
[关键词] 学习金字塔;教学方法;应用;导向
[?]前言
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理论(如图1),该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不同. “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出了教学中最常见的7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得到的教学效果各不相同. “学习金字塔”塔尖提到的是“听讲”方法,即“教师讲内容,学生听内容”,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其教学效果却是最低的——学习内容留存率只有5%. 其他6种教学方法分别为:“阅读”方法,即“学生用眼睛看学习内容”;“视听”方法,即“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学习内容”;“演示”方法,即“教师联动学生利用实验或实物、图表等把学习内容显示出来,供学生认识和理解”;“讨论”方法,即“师生、生生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实践”方法,即“在实际应用中学习内容”,也即“在做中学”;“教授给他人”方法,即“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后教其他同学理解”. 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学习内容留存率在30%及以下的几种传统方法,都是个人学习和被动学习,而学习内容留存率在50%及以上的方法,都是团队学习和主动学习.
[?]课堂实录简介
下面,本文结合一次课堂讲解(以“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为例)来详细了解“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应用. 说明:在开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课堂讲解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集合的概念”.
环节1:教师通过情境类比引入集合之间存在的关系
探究1:在课程开始之时,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组实数:2____2,3____5, 7____3,1____1+x2,让学生判断这些实数的大小关系.
探究2:当学生轻松完成判断之后,教师请学生类比实数的大小比较,观察下列各组两个集合中元素的特征:①A={1,2,3,4},B={1,2,3,4};②A={1,2,3,4},B={1,2,3,4,5},说一说集合A与集合B有什么样的关系. 由教师通过“男同学”“女同学”和“全班同学”的实际演示引导学生总结:集合A中的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集合A中的元素比集合B中的元素少……并由此得出了形象的结论:“A=B,A
探究3:总结完成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出类似于集合A与集合B关系的两个集合,让学生从自我实践中明白集合之间存在的关系.
环节2:让学生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探究4:鼓励学生抽象出集合A包含于集合B的符号表示,选出一些学生抽象的具有特性的符号进行现场展览,与教材中的符号进行对比,并解释教材中符号“?”的来源和用意,由此板书子集的定义.
探究5:引导学生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A?B(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表现出了学生的画图兴趣),教师展现了部分学生的图画后板书Venn图.
探究6:请学生再次观察两个集合A={1,2,3,4},B={1,2,3,4},并讨论这两个集合的关系,故意引起学生对A?B和A=B的争论. (在争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回忆实数a≤b且a≥b与a=b的关系)
探究7:让认为是A=B的学生用子集的概念向其他学生对两个集合相等作出解释. (教师引导学生逐渐规范描述)
探究8:请学生再次观察两个集合A={1,2,3,4},B={1,2,3,4,5},在小组讨论后说出A,B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真子集的概念)
研究9:总结子集(A?B)、真子集(A?B)、相等(A=B)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
环节3:引出空集的概念
探究10:学生解答二元一次方程x2+x+1=0的实数根,从没有实数根引出空集的概念.
探究11:故意引起学生对空集、集合{0}、实数0的争论,在争论过程中回忆集合、元素的概念,更加熟悉、理解相互的区别与联系.
环节4:从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总结集合的性质
探究12:从问题直接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判断:集合的反身性,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集合的传递性,对于集合A,B,C,如果A?B,B?C,那么A?C(由学生用Venn图来表示说明).
环节5:现场测试
由涉及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空集等例题或习题进行测试(例题或习题略).
在整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是演示、讨论和实践;由于是新课教学,所以“教授给他人”的时间和机会稍微较小(更适合复习课程时使用). 在授课的5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到的团队学习和主动学习(即学生主体参与度决定着学习内容留存率的多少),这需要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和欲望,因此对有效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归因激发出来,是实现团队学习和主动学习最大的可能. 在整个课程中,类比情境和画图情境就是关键所在(如表1)——需要明确一点,情境创设需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着眼、着手——通过类比情境和画图情境的启发,加上学生多种器官(耳、眼、脑、口、手)的综合使用,对集合之间包含关系和Venn图的认识与理解让整个课程教学的基础得以稳固,使得学习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由“学习金字塔”理论引出有效情境的重要性
從“学习金字塔”理论应用的关键点可以认为,“学习金字塔”理论就是教学主体参与度决定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高低的理论. 教学主体参与度与教学效果存在着正比关系. 而教学情境又对教学主体参与度的高低起着关键性作用. 简单递推地说,“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到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体现着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程度,相互存在着正比关系. 因此,创设多维度、多元化的有效教学情境并引入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创设多维度、多元化的有效教学情境并引入课堂,需要对情境素材进行多方面的累积和加工、整合. 教学情境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感觉到数学兴趣,更要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价值. 为让数学情境能灵活地“融入”数学教学中,使得整个课程教学自然流畅地完成,在数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应掌握以下三个界面.
1. 教学情境的基础性和学科性. 基础性指数学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能回忆已学习过的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学科性指数学教学情境需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科重点,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情境的基础性和学科性是学生形成学科观念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基石.
2. 教学情境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逻辑性指数学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将所学到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过程中通过整合和加工、归纳和总结学习到新知;层次性指数学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对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情境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和体系.
3. 教学情境的目标性和高度性. 目标性指数学教学情境能凸显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度性指数学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完成以上数学教学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形成学科观念和提高数学素养.
总之,以“学习金字塔”理论为教学导向,即主导教学以有效情境为基础,将学科、教师、学生结合成有机统一体. 另外,为凸显情境的功能和作用,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需要掌握教学情境的三个界面,对情境素材进行多方面的加工和整合,帮助学生乐于团队学习和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