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探究

2021-03-21 22:29:59赵沭寒
艺术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

摘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方式。在学校中,对于老师而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借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观念,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增强音乐的多样性,使音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念。基于此,文章以专业音乐教育为例,对多元文化教育在专业音乐教育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2-0-03

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

多元化是现代政治和教育理念的基本理念,能够更好地将各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将多方面的音乐文化融汇在一起,这种理念已经成为众多领域的核心思想。它不仅仅包括世界各国文化的结合,还包括各民族、种族文化的融会贯通,而这也是文化的多样性所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文化都是平等的。所以,多元文化教育是各国思想与多元文化教育全面融合的体现。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平等对待不同国籍和种族的学生,保障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做到不歧视。这种观念是学生得以自由思考和创新的基础[1]。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以高校音乐教育为基础,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教授单一的音乐体系,而应平等对待和教授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应关注每个地方的音乐文化,并一一向学生展示,从而向学生传达多元文化的音乐思想,让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要让学生在课后展开思考,并在后续的课程中展示自己所理解的多元化,而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课,这能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从而使音乐更加多样化。

在多元文化教育中发展大学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天,素质教育得到了进一步推进,教育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对音乐教育重视不足会严重影响人才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学在人才整体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所以,我们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重视音乐教育。充分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宝藏,开展高校音乐教育,让学生接触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

在社会大发展的时代,与过去相比,如今的本科教育视野更广阔,对教育的接受度和需求更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和音乐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真实需求[2]。多元化音乐的特征自然地表现出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指在大学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平等对待和教授各个国家的音乐文化,向学生传达多元文化音乐的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更优秀、更具发展潜力的社会音乐人才,这样我国的多元文化才能发展得更好。

2 发扬本土音乐文化的方式

我们必须传承本土音乐文化。课标颁布与实施后,将音乐加入各种文化中,使人们多去了解,这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理念。目前每所高校都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音乐不再单单是一门学科,其逐渐与各个学科融合,如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社会人文等。音乐学习也不仅仅停留在学唱歌曲,而是将中国音乐与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及其所在的文化背景结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学校在教学方面通常会选择国外的音乐素材,然后把外国作品翻译成中文再开展教学,这使得本土音乐文化不再占据主要地位,最终导致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广博视野中的音乐强调了解文化中的音乐、了解音乐中文化的有效教育方法、开展出版和课程实践以及将音乐融入文化以获得承认和理解,这已成为促进音乐解释的一个基本概念。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后,音乐融入文化获得了认可和理解,并成为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文化和社会人道主义音乐学习不再满足于教学和唱歌,其逐渐将民族音乐、全球民族音乐和地方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增强了多文化音乐的多样性,使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获得了更优的音乐体验。

在《课程方案》和《课程纲要》这两个文件的相关内容中上课是不同的[3]。《课程方案》要求高校音乐专业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有声乐、钢琴、中国音乐史、乐器演奏、视唱与练耳、中国民族音乐等。在中西课程中,西方体系的音乐不在主要地位,反而加入了大量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在乐器演奏方面,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中国乐器,又要学习外国乐器,不同于之前更注重对西方乐器的学习。对中国音乐史和中国民族音乐史的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除此以外,《课程方案》还要求与当地民族文化结合,开设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区域音乐文化、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

特色民族传统音乐在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校的音乐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开设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或特色班。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也是为了促进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学习。这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促使高等音乐教育不断发展,让学生拥有世界多元文化视野,培养其相关的文化观念。

3 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逐渐发展,对多元的文化音乐也逐渐重视起来。面对多元文化教育,教师应该对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持平等的态度。以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为例,这首作品以琵琶为主奏乐器,西洋管弦乐队负责伴奏,表现极其丰富,同时还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个主题以《草原赞歌》中的主题音樂为基调,旋律欢快,是蒙古族特有的短调风格歌曲,具有节奏性和舞蹈性。第二个主题旋律悠长,是蒙古族特有的长调风格歌曲。在这部作品中,两个小姐妹对祖国的态度,对祖国的爱,可以表达人们对祖国、人民和文化在意识、自尊、尊严和荣誉方面的统一。这种思政主题的文化音乐教育作品能使人们积极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加深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其对党和民族的热爱,增强其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欣赏和理解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并展开小组讨论,分析和回顾作品,这能让团队成员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伙伴关系,让学生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音乐艺术,展开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讨论对音乐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只负责引导,教学效果较好,学生会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就会有惊喜的表达。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能找到一种有目的、有顺序的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能在教师的鼓励下展开思考,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和音乐打好基础。比如这次实践,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时还会增添学习的乐趣。在独立思考、描述自己的观点、发现美、享受表达美的快乐、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思想、表情、创造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分享自己的见解,各个看法相互交融,这样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才是我们想要的。学生表达自己思路,学会欣赏美,学会创造,能够品味这部作品蕴含的文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理解各种层次的内容,实现包括社会史在内的个人情感的发现,从而使人们对音乐和艺术多元化情感的欣赏向前迈进一大步。

人们通常会利用音乐缓解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的结合对大学生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音乐始终是针对每一个人的,在每一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代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走在自己的潮流中,展示着自己的音乐文化特色[4]。

4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学校实施的措施

4.1 多元化音乐教育在学校的改进

在学校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有必要采取系统性的改善措施。转变思想,优化高校教师体系,与世界音乐文化融合,进一步分析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我们以后应该做到的。高校老师应该与时俱进,与社会一起发展与进步,增强自身的实力,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对教学教育水平的要求。

4.2 提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效果

提升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效果,传播音乐知识是关键。音乐老师必须为学生学习这种多元文化发挥关键作用,激励学生学习音乐。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社会趋势要求日渐提升其学术水平。多元文化主义需要提高音乐教育水平,而音乐差异不喜欢陈腔滥调的音乐课程。教育中的教育和文化的整合,除了需要学生的帮助外,老师也需要与学生就课程展开交流,建立共同学习模式,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多元文化。

4.3 增强知识多样性,创新音乐教材

高中音乐教学还要求音乐内容根据当前的社会趋势改进,音乐理论和实践与音乐教材相结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实现首先要求取精华、去糟粕并融入音乐,同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音乐教育不能只看技能清单,更要着眼于教材的编写,应该以学生活动为重点,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同时还要在教材中增加具有思想性的教学内容,创新性地增减教材内容。中国有5 000多年的音乐发展史,也有各种将民族文化与高等教育音乐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通过增添地方歌曲、开展必要的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反思,把中国的民族文化融入研究音乐教材中。这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落实有很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在讲解中加入本土元素,补充必要的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其不断积累知识[5]。

目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结合来自所有国家的音乐数据,并加强对学生数据的收集,以了解不同的人和不同的音乐形式,进而进一步了解音乐文化和教育。同时,要以合理的方式构建教师队伍和编写教材,并培养多样化的高技能音乐专业人才。

5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尽管近年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受到学校的推崇和推广,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众尚未全盘接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音乐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主,没有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音乐评价和创造性的重要性,不注重专业音乐人才的培养。其次,一些学校对西方音乐和地方音乐持有偏见,未能平衡各种音乐之间的关系。有的专注研究欧洲音乐,有的则更喜欢研究地方传统音乐。有的人喜欢中国传统古典音乐,但忽略了现代流行音乐,那是因为其对中国多元文化音乐了解不够。一些高校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关注各种音乐作品的研究与评价,但忽视了多元文化音乐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事实[6-7]。教师应该多了解多元文化知识,大学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多数大学音乐教师不了解多元文化教育,对较偏远地区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教师认为只要音乐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教育中传播,就等于多元文化教学,这种理解比较表面,有待改进。

6 结语

多元化音乐要获得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助力,还离不开高校管理人员的协助。对于培养方案的选择,要融合多元民族文化,引导学生传承及发扬多元文化。在教学音乐方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音乐教育作为文化的交流载体,在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培养人才、继承优秀文化上也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虽然还有问题存在,但教育工作者会逐步改进,努力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机制,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理解和交融。这是新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的命题,直接关系着我国音乐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晓迪,霍楷.中国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0(8):162.

[2] 徐敏.多元文化下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评《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探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9(6):139.

[3] 于晓晶.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评《音乐教育概论》[J].高教探索,2019(3):136.

[4] 孙婷.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声乐教育发展创新探讨:评《中国民族声乐概述》[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6):1856.

[5] 冯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当代音乐,2021(6):34-36.

[6] 郑丽莎.钢琴艺术教育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发展研究:《钢琴教育教学与实践问题探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2):2.

[7] 舒勇康.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21(24):119-122.

作者简介:赵沭寒(1997—),女,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3410501908247

猜你喜欢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创意素描,创造新意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34:07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0:14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