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探究

2021-03-21 21:26刘艳艳孟凡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7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家长

刘艳艳 孟凡军

摘 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进而能够帮助小学生得到全面化发展。因此,在现如今的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合作成为一种创新型的教育模式。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教师要想在班级内,更好地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则需要积极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合作,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

关键词:家校合作 小学班主任 工作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7.051

家校合作是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逐渐重视,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型教育模式。能够通过学校与家长之间共同来承担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工作,结合两方力量共同促进和完善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基于家校合作的视角下,对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策略进行探究分析,进而能够保障班主任教师对教育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质量同时,又有助于增强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开展。

一、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分析

1.家长和班主任互相不理解

基于家校合作视角下,对于实际教育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中可以发现,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互相表现出不理解的状态。一般家长对于小学班主任为学生布置的亲子作业表示不理解,认为作业应当是学生独立完成,或者认为是班主任教师在将工作负担推卸到家长身上。而班主任没有通过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对于家长的不理解态度,便认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过多的耐心,只是一味地将责任推卸到学校和班主任的手中,进而有时会对家长产生一定的误解。这种情况下阻碍了家校合作的应用发展,不仅无法实现理想化的教育管理目标,甚至还会由于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相互不理解、相互抱怨的行为,造成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2.家校合作的实践性不强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现如今的家校合作教育工作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应用的情况下,学校和班主任教师已经对其理论以及概念进行了深入了解。虽然小学阶段的一线班主任教师对于教育部门以及校方所布置的家校合作这一教育政策给予支持和认可的态度,但是在进行实践过程当中,却由于种种问题,会阻碍家校合作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出自教师方面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长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导致家校合作的实践性不强,无法在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当中得以应用开展。

二、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所面临问题

1.教师方面问题

由于现阶段小学的班主任大多都兼任着各学科的教学责任,因此,在进行课程讲授的同时,还需要兼任班级管理的工作。这样一来,在教学和管理之余可供班主任进行自主调节的时间和精力就相对较为有限。在此基础之上,让班主任能够与家长之间进行家校合作的这一过程,对于教师来讲可谓雪上加霜,加大了工作压力和工作难度,使教师日积月累的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积累下,逐渐出现倦怠的心理。其次,由于家校合作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因此,绝大部分班主任对于其理念不了解,经验不足。加之学校只是对班主任下达了这样一项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任务,而没有对其提供相应的培训教育,导致了在进行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2.家长方面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生存压力等都相对较大。并且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家长,大多都是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的一个特殊时期,因此,在家中无法将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孩子的身上。这样一来,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在进行开展过程当中,一定会有班主任鼓励家长能够与学生之间共同通过实践动手的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教育培养,发挥家庭教育的意义环节。

除此之外,现如今在我国城镇、乡村所能够常见的就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如此情况下,家中父母都是背井离乡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也只剩下老人来对孩子进行看管,造成了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难度相对较大。

三、家校合作视角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分析

1.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功能价值,为小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顾名思义其中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合作努力才能够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教学目的。班主任作为学校的代表,能够将学生的近期学习情况、学生实际出现的问题,以及学校内的相关教育事项与家长进行沟通,完成信息的传递和沟通交流的过程。在家校合作工作当中,班主任教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家长則是对班主任的相关管理和教育工作进行配合。进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升,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能力得到强化培养。进而需要班主任与家长共同认识到家校合作的功能价值,在实际进行合作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过程当中,做到统一战线,为学生的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积极优化完善家校合作的体系,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合力

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一所义务教育机构。因此,在现如今开展的家校合作过程当中,应当明确学校教育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则是在其中起到辅助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进而能够促进班主任教师与家长之间共同对于家校合作的概念以及合作形式进行了解,在双方的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家校合作的体系,发挥家校合作的合力,促进对学生的高效化管理和高质量教育。

班主任作为家校合作工作中的核心管理人员,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当中,应保持对家长的充分尊重,进而对学生在学校内的实际表现情况与在家中所呈现的状态进行沟通和交流。有针对性地找出学生在这一时段内所出现的问题,或在生活上的不良状态、不良习惯、不良行为,进而共同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出家校合作的管理教育方案。进而通过优化完善家校合作的体系,来对学生给予更大的帮助,在发挥家校合作的合力作用同时,又能够确保班主任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3.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为学生有效制定教育方案

随着现如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开展家校合作的管理教育模式当中,教师无须再登门拜访以家访的形式,或以在学校内开展家长会的形式,来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现如今可以通过一些新媒体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进行多元化的沟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缩短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够为有效进行沟通提供了便利性。继而基于家校合作的工作,有效融入信息技术的相关设备,充分挖掘家校合作路径,来进一步实现家校合作沟通,加强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而能够为家校合作的工作提供便利性和快捷性同时,又有助于促进家长与班主任之间能够时时对于学生的情况进行分享沟通,为学生有效制定教学方案。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手机的普及力度逐渐提升,因此,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可以通过手机的短信或微信、QQ软件的信息发送来完成相互之间的合作沟通。班主任教师借助家长之间所建立的信息平台,将学生在校内的表现情况,以及班级内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照片或视频信息上传到平台当中,供大家进行欣赏。有效实现家校合作的工作管理模式,为家长提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在校的生活情况,激发家长的热情,进而有助于家校合作模式的有效开展。

综上可知,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此特性为基础,通过应用家校合作的工作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到辅助的作用,对于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化的教育和管理。引导班主任教师和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到家校合作的功能价值,积极完善家校合作的体系,进而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随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实现,能够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多样化沟通,推动学生以综合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娜《关于小学班主任家校合作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年第8期。

[2] 程子木《小学班主任的家校合作工作困境及优化策略》,吉林外国语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刘艳艳,女,任职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孟凡军,男,任职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源学校)

2709500783375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